首页期刊导航|工业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建筑
工业建筑

白云

月刊

1000-8993

gyjz@periodicals.net.cn;gyjz@chinajournal.net.cn

010-82227236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

工业建筑/Journal Industrial Constru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具有技术方针政策和技术发展趋向的指导性,推动科技工作发展的针对性,解决生产建设中重大技术问题的实用性,促进技术进步的创新性。多年来一直为中国建筑科学类主要核心期刊。重点报道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地基和基础、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和开发技术,突出工业建筑、钢结构和维修改造技术等特点,并优先报道国家或省部级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跨度开合结构连续倒塌分析及施工过程监测

    华勤春王秀丽王康王进洲...
    9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跨度空间结构作为公共建筑备受关注,一旦发生事故将带来恶劣的舆论和不良的社会影响.以平移式大跨度开合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敏感性分析找出结构中重要杆件,然后,利用ANSYS/LS-DYNA进行结构在重要杆件失效工况下的连续倒塌动力响应分析,最后,对重要杆件和关键点的应力应变、振动和位移等响应进行健康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开合屋盖结构是在全闭状态、半开状态还是全开状态下,重要杆件大致分布在轨道主桁架、次桁架附近;无论是单根杆件失效还是多根杆件同时失效,结构都不会由于杆件的失效而引起新的杆件失效.通过对结构施工过程监测发现,在施工过程中,结构整体处在弹性范围以内,且监测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彼此吻合,两者得到很好的验证.

    大跨度开合结构重要杆件连续倒塌施工监测

    钢结构阀厅与设备耦联效应对换流站800 kV穿墙套管地震响应影响研究

    杨大峰孙松陈峰林康立...
    99-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典型特高压阀厅 800 kV穿墙套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 800 kV套管与钢结构阀厅、阀塔、400 kV穿墙套管及防火墙的不同耦联方式的 7 种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穿墙套管及其端板的地震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考虑与钢结构阀厅、防火墙及 400 kV穿墙套管的耦联作用后,800 kV穿墙套管的端板应力幅值增大了 21.7%~26.6%,而横向加速度幅值提高了 20.5%~31.1%;外套管的应力幅值相对更大,约为内套管的 1.06~1.17 倍;阀厅结构与设备的耦联作用,使内套管的应力幅值提高了 10.3%~11.9%,而对外套管应力没有明显影响(最大仅相差 0.62%);结构设备耦联作用使得导电杆与套管内壁的相对位移明显增大,使横向相对位移提高了 20.6%~63.4%,而纵向相对位移提高了 38.5%~42.8%.因此,在穿墙套管设计选型及强度校核时,应全面考虑钢结构阀厅与设备耦联效应的不利影响.

    换流站阀厅穿墙套管抗震性能耦联作用地震响应

    撞击荷载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力学性能研究

    孙继红安国青王蕊
    108-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研究和分析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抗撞性能,采用ABAQUS建立了单层钢板混凝土组合(HSC)板与双层钢板混凝土组合(SCS)板在撞击荷载作用下的数值模型,并通过已有 SCS 板落锤撞击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基于此,首先分析了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撞击全过程;其次,从动力响应、破坏模式与吸能系数三方面对比了HSC和SCS板的抗撞性能;最后,重点探讨了钢板含钢率与撞击高度对构件动力响应的影响,并对撞击力时程进行了简化.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值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撞击力与变形;该类构件的撞击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与HSC板相比,SCS板的抗撞性能更好;建议的撞击力时程简化模型可有效用于此类构件的抗撞设计.

    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撞击有限元分析撞击全过程动力响应撞击力简化

    悬挂钢-木塑单层球面网壳的设计及分析

    杨锦权李俞谕何文辉侯剑山...
    117-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采用绿色可再生木塑作为主要材料的悬挂网壳进行了设计和分析.对比了多种材料的相关性能,创新性地采用木塑共挤材料作为网壳的主要受力杆件;结合建筑和布线的需求,设计了木塑杆件的截面形式,开发了新型钢-木塑组合节点;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网壳模型进行了相关的力学分析,对比了不同节点连接形式的结构内力、位移及挠度;对网壳进行了特征值屈曲分析及考虑初始缺陷的几何非线性屈曲分析,得到了该网壳的安全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该新型网壳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结构内力、变形和稳定性均能满足现行相关规范要求,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木塑共挤材料钢-木塑组合节点悬挂网壳稳定性分析

    预应力钢-竹组合工字形梁受弯性能有限元分析

    王会芳茅鸣张振文童科挺...
    126-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预应力钢-竹组合工字形梁的受弯性能进行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中考虑了重组竹的各向异性和屈服准则,引入内聚力单元模拟了钢-竹界面的黏结滑移,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探讨了预应力大小对组合梁受弯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模拟与试验中,预应力钢-竹组合工字形梁的破坏特征及荷载-挠度曲线基本一致,容许承载力及最大跨中挠度吻合较好;配置预应力筋可提高组合梁的刚度,但随着预应力值的增大,组合梁刚度无明显变化,而极限承载力及变形能力提高,钢-竹界面胶层破坏情况延缓,当预应力过大时会导致组合梁钢-竹界面过早脱胶、极限承载力降低,为了满足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的要求,建议预应力施加值为普通钢-竹组合工字形梁的容许承载力值.

    预应力钢-竹组合工字形梁受弯性能有限元分析各向异性内聚力单元

    谐波激励下风机塔筒模态参数自动识别

    杨春侠陈涛张永涛万鹏...
    13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行工况下风力发电机组的周期性激励会产生与结构模态频率相近的谐波干扰,将影响结构基本模态的振动水平及动力参数的识别.为了在运行过程中有效连续监测塔筒振动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势能凝聚层次聚类(PHA)的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Cov-SSI)与概率密度函数法(PDF)相结合的风机塔筒模态参数自动识别方法.通过现场振动响应测试,首先采用Cov-SSI法初步识别塔筒结构模态参数;其次,引入PHA法改进稳定图,定义频率与模态置信准则(MAC)距离矩阵进行清洗、聚类,实现自动化分离不同阶模态;最后将聚类簇信息通过PDF法判定并剔除谐波模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分离并剔除谐波分量,实现风机塔筒运行模态参数的自动化识别,对风电机组安全运行自动化实时监测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风机塔筒振动谐波势能凝聚层次聚类模态参数

    高中低拉拔速率下筋土界面拉拔试验分析

    王家全王梦莲唐毅祁航翔...
    142-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边坡及挡墙倒塌破坏会导致土工格栅与土之间快速滑动,筋土界面相互作用较为复杂.通过对不同拉拔速率下界面筋材受力和变形特性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筋-土界面工作特性的认识.基于此,采用拉拔试验以拉拔速率和法向荷载为研究因素探讨了9种拉拔速率和3种法向荷载对筋-土界面作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峰值拉拔力随着拉拔速率由低到高变化增大幅度逐渐变缓,界面黏聚力与拉拔速率呈正相关变化趋势,最大增大了278%;界面摩擦角呈负相关变化趋势,最大减小了 19.1%.格栅应变在低速时受拉拔速率影响较大,随着拉拔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当拉拔速率超过5 mm/min时,格栅应变变化幅度减小,抗拔刚度增大.界面剪胀量随拉拔速率的增大呈增大趋势,随法向荷载的增大呈减小趋势.高速时界面剪胀量约为低速时的1.56倍、中速时的1.13倍.

    土工格栅拉拔速率界面作用拉拔试验

    软岩嵌岩桩自平衡试桩荷载-沉降曲线解析转换算法

    郭宸畅饶军应刘畅陈忆...
    149-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准确反映软岩地基中自平衡试桩结果,提出一种针对软岩嵌岩桩承载力的自平衡试桩结果解析转换算法.首先,通过分析桩-软岩接触面剪切机理,建立了考虑胶结、剪胀以及滑移三个剪切阶段的桩-软岩接触面荷载传递函数和模型.其次,考虑荷载箱上段桩重力的影响并结合桩-软岩接触面荷载传递函数,推导出自平衡试桩荷载-沉降曲线的理论解析解,通过将两根试桩的实测数据与理论解析解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得出理论解析解的精确度分别为 87.3%和 85.6%.最后,在现有简化转换法基础上提出解析转换法,通过与精确转换法结果进行比较,解析转换法结果较简化转换法结果精确度分别提高了 15.3%和 17.4%.解析转换法简单实用且精确度较高,可为软岩嵌岩桩自平衡试桩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软岩嵌岩桩自平衡试桩桩-软岩接触面荷载传递法

    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法施工地层横向沉降特性研究

    王建潘泓骆冠勇曹洪...
    158-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现场实测的土体长期沉降数据,利用Peck经验算式,对横向地表沉降槽和横向深层土体沉降槽的形态、宽度系数和沉降影响范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盾构施工引起的土体长期沉降,无论是横向地表沉降还是横向深层土体沉降均符合高斯曲线分布.受扰动土体固结的影响,沉降槽逐渐变深扩宽.2)从地表沉降来看,盾构掘进施工的横向影响范围为1.4倍的隧道直径,受土体长期固结影响增至2.3倍的隧道直径,对于深层土体沉降(埋深12.1 m处),盾构掘进施工的横向影响范围为0.8倍的隧道直径,随着时间的增长,影响范围扩大到 1.2 倍的隧道直径,盾构施工对深层土体的横向影响范围要小于地表.3)地表沉降和深层土体沉降宽度系数随盾尾脱离被监测断面时间的变化均符合指数分布,沉降宽度系数最终将趋于定值,但地表处沉降槽宽度系数的增长速率和量值均大于深层土体处.4)深层土体横向沉降曲线较陡峭,地表处土体横向沉降曲线较平缓,深层土体横向沉降曲线的曲率大于地表处土地横向沉降曲线的曲率,深层土体横向沉降较集中.

    经验算式盾构施工沉降槽宽度系数长期沉降

    采空区残余沉降对深挖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范永丰罗锦徐衍郭庆彪...
    166-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空区残余沉降对高速公路的稳定性会有很大的影响,为分析高速公路下采空区残余沉降对高陡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设计了多组试验方案,对高陡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完成深挖边坡稳定性优化研究,得出坡角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其次为坡高、岩体的内摩擦角、黏聚力和岩体的重度.以实际工程为例分别得出了黏聚力、内摩擦角与边坡安全系数的关系式以及同时减小黏聚力、内摩擦角时边坡安全系数的计算式.结果证明:采空区残余沉降严重影响深挖边坡的稳定性.残余沉降等效模拟可为采空区残余沉降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评定提供参考.

    边坡稳定性强度折减参数敏感性残余沉降等效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