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建筑
工业建筑

白云

月刊

1000-8993

gyjz@periodicals.net.cn;gyjz@chinajournal.net.cn

010-82227236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

工业建筑/Journal Industrial Constru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具有技术方针政策和技术发展趋向的指导性,推动科技工作发展的针对性,解决生产建设中重大技术问题的实用性,促进技术进步的创新性。多年来一直为中国建筑科学类主要核心期刊。重点报道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地基和基础、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和开发技术,突出工业建筑、钢结构和维修改造技术等特点,并优先报道国家或省部级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层状岩质边坡变形破坏及其支护设计的颗粒流数值模拟

    张雪丽杨长虹李登峰闫鑫雨...
    173-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工程建设中,层状岩质边坡十分常见.该类边坡受其结构面的影响,失稳变形特征较为复杂,且由于边坡滑动面不明确,给工程支护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通过PFC2D软件,以高陡岩质顺层边坡为原型,建立含不同岩层倾角的岩质边坡数值模型,提出了一种通过临界荷载反演搜索边坡潜在滑动面的方法,对层状岩质边坡变形、失稳和破坏过程进行细观分析.通过对比临界荷载系数,得出了不同岩层倾角边坡的相对稳定性;不同岩层倾角的墙锚支护效果差异明显,水平岩层边坡和高倾角切层边坡支护效果较好,而反倾边坡支护的效果欠佳;在边坡支护设计优化上,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嵌入比和嵌入角度均能提高支护效果.从施工和经济的角度,建议采取嵌入比为 0.33,嵌入角度 90°的支护设计方案.

    临界载荷法层状岩质边坡支护设计颗粒流

    不同强度等级预应力混凝土给定超低温下预压变形性能试验研究

    时旭东张备崔一丹
    180-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强度等级分别为C40、C50、C60及C70的预应力混凝土开展超低温作用试验,探讨其预压变形性能的变化规律,及选取的-80℃和-160℃两种典型低温环境作用对其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在不同低温环境的降温点和温均点时的预压应变差率随强度等级提高均呈增大的变化趋势,但作用的低温环境不同时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低温环境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降温段的瞬态应变变化率和预压应变变化比率随强度等级(C40 除外)提高大致均呈增大的变化趋势,但其恒温段时的变化较为复杂;而各强度等级预应力混凝土低温环境作用下的恒温阶段预压应变仍将增大,但不同的低温环境作用对其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这些试验结果及拟合公式可为液化天然气(LNG)储罐类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低温环境预应力混凝土强度等级预压变形

    基于高延性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无伸缩缝桥面连续构造优化试验研究

    徐召马雪媛郭亚唯朱尧于...
    188-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高延性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用于桥面连续结构代替传统伸缩装置的受力性能,以后浇槽深度和钢筋有无黏结作为变参数,设计制作了 4 组高延性ECC桥面连接板缩尺模型构件,开展了弯拉组合工况下的连接板受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ECC 连接板顶面呈现微裂缝多点开裂现象,裂缝宽度处于0.2 mm内,ECC材料自身发挥了较好的抗裂性能;增加后浇槽深度能够提升连接板的受力性能,但某种程度上弱化了连接板延性性能,钢筋设置无黏结段能够显著释放钢筋对ECC基体产生的约束作用,继而更好发挥ECC连接板的高延性性能.

    ECC桥面连续结构裂缝宽度构造优化

    硅粉对低热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

    郭建强
    195-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低热硅酸盐水泥在水利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对低热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水下钢球法量化硅粉掺量(0、3%和 5%)对低热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和其他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硅粉可有效提高低热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当掺量由 0 增大至 3%和 5%时,抗冲磨性能分别提高了 12.2%和 14.6%;相比于不掺入硅粉的混凝土,当掺入 3%硅粉时,低热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分别降低约3.5%~6.0%、3.8%~11.1%;轴向拉伸性能(轴向拉伸强度和极限拉伸值)提高约 7.0%;当掺入 5%硅粉时,低热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轴向拉伸性能分别提高约 3.6%~7.0%、2.8%~3.5%、6.9%~14.8%.可见,硅粉掺量为 5%的低热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具有相对理想的力学性能.

    硅粉低热硅酸盐水泥抗冲磨性能力学性能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海砂混凝土路面现场车载试验及数值分析

    杨浩黄靓吴曦魏令港...
    200-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筋-海砂混凝土路面车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特征,将GFRP筋-海砂混凝土路面运用于实际工程.本研究结合项目浇筑一条 17 m×98 m的GFRP筋-海砂混凝土路面进行现场车载试验,现场试验表明:改变筋材种类以及单层筋材配筋率对车载作用下路面板应变影响较小.同时,基于现场试验数据建立GFRP筋-海砂混凝土路面有限元模型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接近,模型具有较高可靠度,改变GFRP面板筋弹性模量、GFRP纵筋间距、传力杆直径和传力杆弹性模量对GFRP筋-海砂混凝土面板最大拉应力影响较小,GFRP传力杆荷载传递性能弱于钢筋传力杆,实际工程中可通过增大GFRP筋传力杆直径来提高横缝传荷能力.

    GFRP筋海砂混凝土混凝土路面试验研究数值模拟

    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连接及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进展

    何利沙慧玲种迅高俊...
    207-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是一种高性能非承重外围护墙体,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分为刚性连接、柔性连接和耗能连接三类.研究者围绕上述三种连接方式,针对新型连接节点研发以及各类连接对主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墙板与主体结构采用刚性连接方式时,二者之间会产生较大的相互作用,外挂墙板会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和地震响应;合理的柔性连接节点可以实现墙板与主体结构间的相对独立变形,从而减小墙板对主体结构影响;柔性连接方式对于节点的构造方式、施工质量和精度要求较高;耗能连接可以利用墙板和主体结构间相对变形耗散地震能量,有效控制主体结构和墙板自身的损伤.对上述研究进行了回顾和综述,并对可进一步开展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刚性连接柔性连接耗能连接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新型GFRP-钢复合筋材料拉伸性能测试

    黄健阎亮熊哲陈苇...
    219-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新型GFRP-钢复合筋进行拉伸性能测试,分析了复合筋的破坏过程和力学性能指标.同时构建了新型GFRP-钢复合筋的应力-应变关系理论模型,并将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FRP-钢复合筋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双线性特征,其在内芯钢筋屈服后仍具备稳定的抗变形能力,所建立的应力-应变关系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该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复合筋的拉伸性能.

    GFRP-钢复合筋拉伸性能双线性特征理论模型

    带衬套灌浆锚杆在砖砌体中拉拔性能试验研究

    敬登虎朱其一石运汪方勇...
    228-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带衬套灌浆锚杆是一种可用于加固修复且不改变大体积砖砌体文物建筑外貌的新型技术.为了研究带衬套灌浆锚杆在砖砌体中的拉拔性能,以灰缝饱满度、锚固深度、钻孔直径以及锚固方向为研究参数,设计并完成了 21 根锚杆的拉拔试验,分析了锚杆的破坏形态、拔出力-滑移曲线、锚筋应变和界面黏结应力分布以及峰值拔出力.试验结果表明:带衬套灌浆锚杆与砖砌体的拔出力-滑移曲线呈现明显的四段线特征;锚杆中锚筋不易屈服;灰缝饱满度和钻孔直径对锚杆的破坏形态有直接影响;锚杆的峰值拔出力与锚固深度存在非线性增长关系;灰缝饱满度高、钻孔直径大,锚杆的峰值拔出力高;竖向锚杆的峰值拔出力明显高于水平向锚杆.

    带衬套灌浆锚杆砖砌体灰缝饱满度锚固深度钻孔直径拉拔性能

    日本火车站建筑遗产样式及其设计动因研究

    乔文琪刘抚英陈颖
    238-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火车站建筑遗产是近代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近代建筑发展史、工业发展史、铁路建设发展史重要的实物证据.日本与我国近代工业发展史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且日本的铁路发展对中国东北地区有一定影响,对研究中国铁路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以日本火车站建筑遗产为研究对象,梳理了日本铁路及火车站建筑遗产的历史发展脉络,收集和整理了日本所有火车站建筑遗产的基本信息,考察了各个火车站建筑遗产的样式特征,结合日本建筑思潮的发展脉络以及火车站建筑遗产建成时的文化、科技、经济等社会要素,分析和研究了各种样式的火车站建筑遗产的设计动因,其成果有利于加强中日两国铁路工业遗产保护和再生方面的研究.

    火车站建筑遗产风格特征设计动因近代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