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方建春

双月刊

1674-1331

gysb@chinajournal.net.cn

0954-2079538

756000

宁夏固原县文化巷161号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ingxia Teachers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固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其中第1、2、4、5期为社会科学内容,第3、6期为自然科学内容。以反映本校科研成果为主,兼聚全国最新研究成果,旨在活跃学术气氛、推动教学发展、繁荣学术交流。突出师范性、民族性、地方性和学术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元稹元和四年部分诗歌编年管见

    吴伟斌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和四年(809)是元稹政治仕途中非常重要的年份,文章对作于此年的一些诗歌作了深入考辨.

    元和四年元稹诗歌编年

    从《序》到《诗集传》:经学阐释系统的建构和突破——以《周南·螽斯》为例

    龚佳闻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螽斯》是《诗经》中值得深入分析的一首诗,《诗序》、毛《传》、郑《笺》、孔疏对其的解读构建出一个较为完善的经学阐释系统,却留下螽斯如何与诗旨关联的问题.朱熹在《诗集传》中用"比"将螽斯合理纳入了诗旨的阐释系统中.朱熹这种将诗歌文本同阐释文本共同纳入对诗体的解读,形成了经学阐释系统的突破.

    《螽斯》经学阐释系统建构突破

    清代壮族文学家郑献甫著述考

    陶慧杨学娟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郑献甫是清代广西著名的壮族文学家,曾官刑部主事,但仕途较为短暂,一生主要致力于著述和教学.著作主要有《愚一录》《四书翼注论文》《补学轩诗集》《补学轩文集》《象州志》等.通过考证理清了郑献甫著述的内容、文献著录和版本等基本情况.

    郑献甫壮族著述

    觉罗崇恩生平及著述考论

    孔德成胡玉冰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宁夏大学图书馆藏有清稿本《香南精舍金石契》一部,不分卷,署名觉罗崇恩.觉罗崇恩,清朝皇族,金石学家、文学家,曾两任山东巡抚.目前对于崇恩的研究,集中于诗文成就与金石收藏两个方面,对于其生平与著述的情况则研究不足.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清史馆纂《觉罗崇恩列传》,详细记载崇恩之生平信息,学界尚未加以使用.此材料证实崇恩系爱新觉罗氏满洲正红旗人,晚年遭革职,居家中十余年,卒于光绪四年(1878)四月十六日,年七十有五.以文献学的角度,通过实地目验原书的方式,从目录、版本、文献内容与价值等方面,对崇恩传世之著述进行了系统梳理.

    觉罗崇恩《香南居士集》《香南精舍金石契》《金石玉铭》

    论本末思辨对《文心雕龙》文体论的建构

    邓卓扬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末思辨是中国文论一以贯之的思辨传统,是原始要终和执本驭末相结合的中国古人的基本思辨方式.具体到《文心雕龙》,本末思辨以其独特的思辨思维的形态和具体的运思方式,运用于文体论部分理论体系的构建,表现在文体论部分的言说内容和言说方式中.

    本末思辨《文心雕龙》文体论建构

    "知雄守雌"——《阿娜的憨敦敦》中的母性情怀与女性拯救

    盛开莉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乡族作家马自祥的长篇小说《阿娜的憨敦敦》以故土和母亲作为创作主题.小说塑造了集女性的隐忍与担当、智慧和慈悲于一身的典型形象珠玛姐.珠玛姐改变了传统女性的生存处所,给以内囿、封闭、固定为标志的女性生存附上了开放、外向、变动的特征.面对生活境遇的改变,珠玛姐对传统的持守与男性人物在都市的陷落形成了对比.小说通过珠玛姐这一形象传递出这一主题:女性所代表的看似柔弱、保守的力量,也许正是时时警醒人类提防文明病、守望来时之路、返归人类心灵家园的恒久力量.

    《阿娜的憨敦敦》生态女性主义母性情怀女性的持守

    假上帝之手的恕与罚——论《基度山伯爵》中的仪式书写

    马硕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凭借大量的仪式素,刻画出在法国皇帝拿破仑"百日王朝"时期的各类人物形象;仪式的"秩序"内涵,为作家理想中的社会正义和公平做出了客观、合理的解释;小说流露出的悲剧情绪,使得作品以戏谑的形式呈现出一种崇高的仪式感.

    仪式素仪式化仪式感基度山伯爵

    成长意义的追问与怀旧情怀的表达——《大鱼海棠》与《千与千寻》之比较分析

    李小红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千与千寻》和《大鱼海棠》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动画电影,两部电影在主题呈现、叙事方式、美学风格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从成长内涵的揭示、成长意义的追问等方面分析影片的主题;从影片的画面、动画场景的设计等方面探究两部影片的美学风格.两部影片的意义在于在成长主题的表现中追问生命悲剧的本相,在怀旧情怀的表达中寻找自我认同.

    成长意义怀旧情怀主题美学风格

    韩国民族的"恨"迹与立民之根——以朴景利的反殖民叙事小说《土地》为中心

    万红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韩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定社会意识和文化思潮影响,朴景利的作品以乡土叙事来表达反殖民思想,将个人的生命感悟与民族命运相契合,以"坚韧与顽强""家国保护"的民族主义立场真切地表现出"民族之恨"的根源所在.作品的恨文化意识所包含的强烈民族自尊与人道主义,最终将反殖民叙事引向民族和谐的意识,在韩国文学界实属空谷足音.

    朴景利反殖民家国之恨民族情怀

    治天下匠(下)——耶律楚材析论

    薛正昌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耶律楚材生活在13世纪,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通晓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医卜释老之学,精通传统汉文化.金朝中都陷落后,受诏随成吉思汗西征中亚.拖雷执政时期,受命治理燕京之乱.窝阔台执政时期出任中书令,就中原官制、刑罚、财政等重大国事提出了实施意见,诸如便宜十八条、十路课税所、括户与税制、时务十策、儒学开科等.敢于担当,不畏权贵,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国家治理诸方面发挥过重大作用,成为元代开国元勋和一代名相.

    耶律楚材燕京治乱文臣智襄国家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