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光源与照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光源与照明
光源与照明

章海骢

季刊

shlled@126.com;shlled@qq.com

021-54337209

201114

上海市闵行区江月路900号2号楼402室

光源与照明/Journal Lamps and Light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上海市照明学会主办的有关照明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的任务是及时报导国内外照明工程、电光源、灯具、元器件、材料等照明领域的先进科学技术成就和最新动态、信息。《光源与照明》是由国内照明界著名专家学者参与编撰、众多知名企业加盟的专业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信息技术在配电网运维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陈云帆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电网的运维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加强对配电网的建设与维护,确保配电网能够正常运行.在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需要构建一种高效的配电网运维体系,加强对配电网运维技术的研究与探索.基于此,文章从信息技术在配电网运维体系中的作用出发,分析了配电网运维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信息技术在配电网运维体系中的应用策略.

    信息技术配电网运维体系

    光伏发电在城乡电力供应中的应用分析

    戴嘉毅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技术,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文章简述了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强调了光伏发电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优势;分析了城市电力供应的现状与问题,指出了成本、技术难题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探讨了光伏发电在城乡电力供应中的具体应用,介绍了分布式和集中式光伏发电.此外,还通过国内外成功案例,展示了光伏发电的潜力和积极影响.

    光伏发电电力供应分布式光伏发电集中式光伏发电

    光伏发电并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张海军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并网技术将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系统连接,实现光伏发电系统向电网输送电能的目的,光伏发电并网技术在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电能质量、高效利用、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光伏发电并网对电力系统产生的影响,并对电力系统中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了分析,有效解决了光伏发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不利影响,保障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升电能质量.

    光伏发电并网电网系统无功补偿逆变器

    大规模光伏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研究

    王璐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旧的发电模式存在过度耗费不可再生资源和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运用新能源进行发电能够有效地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对用电的迫切需求,故而发展新能源发电成为制胜之道.文章对新型发电技术进行了扼要分析,针对大规模光伏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讨论,详述了太阳能光伏在发电系统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并提出了若干促进新能源电力技术成长的建议,以期为我国新能源电力产业的良性发展贡献力量.

    新能源发电电力系统光伏发电

    新型风电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薛云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效提升风电场实际可利用时间,提升经济效益成为当前风电场的重要发展路径.文章设计实现了一种风电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通过实际运行数据验证了其实用性及经济效益.该系统分布接入场内风力发电机组自用电系统,通过逆变器接入自用电变压器低压侧,能有效提高风力机组控制供电可靠性,增加风机、集电线损耗的补偿能力,提升风电场的实际发电能力.

    新型风电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机

    某地铁车辆段分布式光伏系统设计分析

    谢经纬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对电能的需求量巨大,利用地铁相关配套设施的空间资源建设光伏系统优势明显.文章以某地铁车辆段光伏系统设计为例,从自然资源分析、系统构成、电气设计、预计消纳情况、系统效益分析等主要环节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后续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地铁照明分布式光伏系统发电量预测容量估算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建筑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方法

    马天琳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建筑光伏发电系统中,由于部分组件受到阴影遮挡或不均匀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光伏组件会展现出多个局部峰值的功率输出特性,限制了建筑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为此,文章对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建筑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方法展开了研究.为掌握光伏组件的输出性能,对输出特性展开了分析,获取光伏组件并联支路电流与电流源两端的电压,进而计算出了相应的功率输出.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不断迭代,跟踪光伏系统的全局最大功率点.通过仿真分析验证,应用该方法,光伏系统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影响下始终保持最大功率输出,从而大幅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和性能.不仅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也为实现更高效的光伏发电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粒子群算法建筑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方法

    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技术研究

    邱露赵志伟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光照强度、温度等,而光伏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具有不确定性、可变性等特征.基于此,文章对光伏发电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光伏电池产出信息的数据,建立了光伏电池产出的信息曲线;通过对光伏技术发电信息进行分析数据处理,检测并替换空白值,同时进行归一化处理;基于模糊逻辑控制实现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实现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技术能较好地跟踪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使跟踪的动态性得到明显提升,在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的跟踪测试中,文章设计的方法能保持较高的跟踪精度和响应速度.

    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技术电力系统

    光伏发电储能充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戴淼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光伏发电逐步成为人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主要方式之一.相比传统的火力发电,光伏发电的优势更大,其不仅可以推进电力电网、新能源、电动汽车等产业的进步,还可以助力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就目前来看,光伏发电系统逐步呈现出储能、充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为相关产业的技术应用提供了很大便利.然而,部分技术人员对光伏发电储能充电一体化的理解不够透彻,致使光伏发电储能充电一体化技术难以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基于此,文章以光伏发电储能充电一体化技术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原理、特点、应用意义展开了探讨,重点分析了其具体应用,以期提升光伏发电储能充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水平.

    光伏发电储能技术充电技术一体化技术

    基于"双碳"目标的新能源光伏储能配置技术方案研究

    刘志方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文章基于光伏储能技术设计了新能源光伏储能配置技术方案,通过新能源光伏储能配置模型设计,架构了光伏发电模块、储能模块、能量管理系统(EMS)核心模块来优化能源和减少碳排放,并以典型工业园区的光伏储能系统配置为例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可提升能源系统的输出稳定性、经济性,明显降低电能消耗与减少碳排放,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对推动全球能源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双碳"目标新能源光伏储能配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