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梁光义

双月刊

1002-1108

gyzyxyxb@126.com

0851-5652096

550002

贵州省贵阳市东路50号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iy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9年,是贵阳中医学院主办的贵州省唯一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性刊物。1987年起即为首批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中文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等所收录。本刊普及与提高兼顾,理论与实践并重。主要报道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等领域的新成果和新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和解少阳法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探讨

    高乐女方勇飞王勇
    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中医治疗RA由来已久,疗效肯定。“肝主筋”是中医治疗早期RA“从肝论治”的理论基础。本文从该理论出发,探讨和解少阳法治疗早期RA的可行性及疗效。

    类风湿关节炎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从湿温论治新冠肺炎探析中医膜原病症

    黄倩倩许滔姚滔郑玉华...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冠肺炎(COVID-19)是一种变症快、人群普遍易感的呼吸道急性传染疾病。根据此次疾病的病症特点,其当属中医“温疫”范畴。由湿温疫毒致病,病邪首犯肺脏,初起寒热并见,易于传变,重者病及三焦,化热化燥,耗气伤津,甚者内闭外脱,化源欲绝,与膜原病症所见略同。治疗早期宜宣化湿热、透邪外达。邪毒内伏则宜辟秽化浊,解毒透邪为主。危重阶段重在救阳固脱、化浊开窍。恢复期注重固护阴津,瘥后防复。开达膜原,驱邪外达,调护三焦气机,是防止该病进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对膜原病症进行精准辨析,明确病症特点,将为新冠肺炎的防治提供思路。

    新冠肺炎膜原温疫湿温

    胡捷教授治疗郁病经验简析

    章鹿野胡捷
    9-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郁病是中医常见的心身疾病,随着郁病患病率逐年上升,病程易迁移反复,对个人健康、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明显,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心身障碍。胡捷教授据多年临床经验,在郁病的临床诊治中运用整体观、形神统一论、五脏藏五神主五志的中医思维方法,提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从心、肝、脾、肾辨治,全身治疗与外治法相连系,勤求古训,善用心身同治之法,调阴阳、理气血、治脏腑,临床疗效显著。

    郁病专家经验心身同治胡捷

    李正胜教授运脾调精法治疗膜性肾病经验

    文晴李正胜谢娟张雄峰...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文在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的指导下,总结了李正胜教授治疗膜性肾病的经验,李教授认为膜性肾病基本病机属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主,并贯穿疾病始终,提出“运脾调精”理论,倡导“补益脾肾”的治法,自拟芪锦颗粒方,全方以补为主,以疏为辅,共奏健脾益肾、升阳固元、利水渗湿之效。本文将从病因病机、方药分析、辨证论治、医案等四个方面阐述李正胜教授中西医结合运脾调精法治疗膜性肾病经验。

    膜性肾病运脾调精法经验

    浅析彭玉教授防治小儿厌食经验

    陈竹彭玉杨见辉冷丽...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儿厌食是以食欲低下、食量减少为主要表现的儿童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是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本文对彭玉教授临证详辨厌食之脾运失健、气失调和、阴阳失衡不同的病因病机,以及运用运脾散健脾助运,补脾阴方平和脾胃阴阳治疗厌食之遣方用药特点,以及“三早一改善”防重于治经验进行总结,为推广老中医药专家临证经验奠定基础。

    厌食小儿防治经验

    不同直径毫针针刺对穴区Cx43表达的影响

    冯平凤徐照张泽东万亿...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测不同直径毫针针刺对小鼠穴区、近端非经非穴、远端非经非穴Cx43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0。16 mm针刺组(0。16 mm×13 mm)、0。25 mm针刺组(0。25 mm×13 mm)、0。35 mm针刺组(0。35 mm×13 mm)、0。45 mm针刺组(0。45 mm×13 mm),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各组分别采用相应规格的毫针针刺小鼠足三里、近端非经非穴及远端非经非穴,针刺手法为平补平泻法,每组留针30分钟后采用脊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取材、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空白组除不给予针刺外,其它处置同针刺组。组织常规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后切片,采用Cx43免疫组化法染色。结果:组内比较,除0。45 mm针刺组外,各组穴区Cx43表达与其非穴区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0。25 mm针刺组足三里Cx43表达与空白组足三里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16针刺组近端非经非穴区及远端非经非穴区Cx43表达与空白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针刺实验中毫针直径的选择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针刺研究小鼠穴区Cx43时选用0。25 mm毫针较为适宜。

    缝隙连接蛋白Cx43针刺刺激量针体直径小鼠足三里

    UPLC法同时测定新安名方脑络欣通中5个活性成分的含量

    刘雪石晓倩吴晏杰何玲...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脑络欣通方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毛蕊异黄酮苷、阿魏酸、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5个活性成份。方法:ACQUITY-CSH-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0。05%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0 nm;流速:0。25 mL/min;柱温:30℃;进样量:2μL;分析时间:17 min。结果:脑络欣通方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毛蕊异黄酮苷、阿魏酸、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的含量分别为59。847 ng、6。888 ng、11。735 ng、2。085 ng、1。834 ng。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高,可适用于脑络欣通方的质量控制。

    脑络欣通方UPLC含量测定质量控制

    三黄胃漂浮片指纹图谱研究

    宋信莉何鑫汪云霞刘文...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三黄胃漂浮片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三黄胃漂浮片中主要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大黄素进行定性分析,为三黄胃漂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迪马WondaSilC18 superb色谱柱,甲醇-1%磷酸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0 nm,流速1mL·min-1,柱温25℃,洗脱时间70 min。结果:初步建立了三黄胃漂浮片指纹特征图谱,其主要成分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大黄素的色谱峰分别位于21。75 min、27 min、54。08 min处,色谱峰较明显,基线较平稳,峰型和分离度较好。结论:确定该方法稳定、可靠,得到的三黄胃漂浮片的HPLC指纹图谱特征性较强,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三黄胃漂浮片主要有效成分的化学信息,可以为三黄胃漂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三黄胃漂浮片指纹图谱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大黄素

    贵州民间草药血盆草止血活性药效初步研究

    陶小艳曾沿江文莉杨武德...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贵州民间草药血盆草的止血药效及活性部位。方法:采用中药造模的方法建立小鼠出血模型,醇提物灌胃给药7天后用剪尾法和毛细玻管法测定出血、凝血时间,并统计小鼠血小板数,评价血盆草醇提物的止血作用;采用经典的系统溶剂法(极性由小到大: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血盆草的95%乙醇提取物,经中药造模方法建立小鼠出血模型,灌胃给药7天后,取眼眶血离心后取血浆检测小鼠血浆的TI、PT、APTT及Fib浓度,综合分析全面评价,确定血盆草的止血药效活性部位。结果:模型用药组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均缩短,血小板数升高;凝血四项检测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TT、PT、APTT均缩短,Fib浓度降低,具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出血性小鼠的TT、PT、APTT均缩短,Fib浓度升高,石油醚和氯仿组具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盆草有较好的止血药效,其活性部位为石油醚和氯仿部位;检测方法简便、可靠。

    血盆草止血药效活性部位

    支气管源性囊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荚培辉罗猛张庆斌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提高支气管源性囊肿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9例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X线片、胸部CT检查等结果,本组病例中纵隔型44例、肺内型14例、异位型2例(其中1例表现为前纵隔及右肺下叶多发病变),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并病理证实,其中术前误诊25例(误诊率41。7%),手术方式包括囊肿局部切除,胸腺及周围脂肪切除,肺叶切除,肺楔形切除及肺段切除,术后均治愈出院。结论:支气管源性囊肿发病部位、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应通过综合多种影像检查来诊断,手术切除是最佳治疗方案,其确诊仍需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

    支气管源性囊肿诊断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