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肝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肝脏
肝脏

月刊

1008-1704

ganzang2010@163.com,ganzang@online.sh.cn

021-54483359

200235

上海市徐汇区沪闵路9585号

肝脏/Journal Chinese Hepat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是报道国内肝病领域的临床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交流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肝病新技术的重要发展并开展国际及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为肝脏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技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肝病的诊治和预防研究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腔大隐静脉转流术围手术期处理

    周荣汪际李奕卓
    342-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顽固性腹水患者的腹腔大隐静脉转流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6例应用腹腔大隐静脉转流术治疗顽固性腹水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总结护理方法及患者对手术的配合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腹围较前明显减少,腹水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及消退,尿量也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患者术侧下肢皮温、色泽正常,双下肢水肿均得到减轻,足背搏动良好,无出血倾向.结论 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和并发症的护理工作,能保证手术成功,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腹腔大隐静脉转流术顽固性腹水围手术期护理

    新型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进展

    陈治莉谢青莫瑞东
    345-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门静脉高压症(PH)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肝硬化失代偿的主要驱动因素.卡维地洛作为新型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SBB),较传统NSBB治疗肝硬化PH更有优势,有望作为治疗临床显著性门静脉高压(CSPH)的首选药物.与普萘洛尔和(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相比,卡维地洛在血流动力学应答及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体现出更好的疗效;在全身血流动力学稳定和肾功能正常的肝硬化患者中,应用卡维地洛安全性良好,并可提高生存率.卡维地洛治疗PH的目标剂量为12.5 mg/d.本文就Baveno Ⅶ推荐在肝硬化中使用卡维地洛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卡维地洛普萘洛尔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研究进展

    李菊红邵勇
    348-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常见的并发症.近年研究提示,肠道菌群失衡在ICP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ICP可增加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如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等,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ICP孕妇血清胆汁酸谱分析有助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熊去氧胆酸仍然是ICP一线治疗药物,奥贝胆酸是很有潜力的一种药物.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胆汁酸谱奥贝胆酸

    CPA分析在肝纤维化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杜文涛任万雷胡豆豆
    352-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评价肝纤维化程度对于明确疾病诊断、制订医疗决策、判断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对胶原纤维评估是诸多慢性肝病病理学分类系统的重要指标.计算机辅助数字图像分析是目前计算胶原面积的主要方法,获取的参数指标为肝组织纤维化面积比例,与传统病理学评估胶原分布的方法相比,具有对比参照客观、量化精确的优点.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证实,肝组织纤维化面积比例可用于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反映门静脉压力高低及评估临床预后,这为胶原比例面积(CPA)的临床应用及临床价值提供了有利证据.

    肝纤维化门静脉高压预后胶原比例面积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2型糖尿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张心怡贺娜张粉娜孙荣荣...
    35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两种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严重的健康和经济负担,两者之间的关系复杂双向.一方面,HCV感染通过诱导胰岛素抵抗、触发炎症反应、使肝脏脂肪变性等多种机制增加T2DM患病率,以及发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另一方面,作为丙型病毒性肝炎最常见的肝外表现之一,T2DM的发生加剧了一系列肝脏不良结局.目前,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的引入,不仅可以降低肝脏相关结局的发生风险,而且可以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本文就HCV感染合并T2DM的相关病理生理机制、相互作用及目前治疗进行综述.

    丙型肝炎病毒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直接抗病毒药物

    固有免疫细胞在急性肝衰竭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王小燕张雨夜田李均韩旭东...
    358-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肝衰竭(ALF)是一种高病死率的临床危重病,其特征是无基础肝病患者的肝功能进行性恶化,常伴有黄疸、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ALF的发病机制很复杂,尚未完全阐明.嗜肝病毒、药物毒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缺血等不同病因均可引起急性肝损伤,可迅速进展为ALF甚至死亡,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和方法.因此,深入探究ALF的发病机制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 ALF相关的固有免疫机制,以及固有免疫细胞在ALF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急性肝衰竭固有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韩笑马红
    363-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肝病,目前尚无特征性的诊断标志物,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学、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肝活检仍是金标准,且AIH患者肝组织学评估已成为监测患者疗效及停药指标,但其有创性、术后并发症重等缺点,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无创影像学检查在AIH患者中应用较少,且目前尚未发现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但近年来影像学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影像学检查用于弥漫性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评估,现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影像学应用进展做一个概述.

    肝炎自身免疫性影像学

    IgG4相关性肝病合并胆管癌1例

    曹玫华孙家敏
    367-369页

    IgG4相关性肝病胆管癌CA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