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力大数据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力大数据
电力大数据

曹洪

月刊

2096-4633

0851-5592768

550002

贵州贵阳解放路32号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

电力大数据/Journal Power Systems and Big Data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电力系统辅助服务分类与市场化获取机制评述

    代江唐建兴赵晋泉唐成魁...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详细探讨了新型电力系统辅助服务的分类及其市场化获取机制.随着中国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各类市场参与者需要提供更多丰富和多样化的辅助服务,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电能质量和清洁能源的消纳.该文将新型电力系统辅助服务分为"清洁促消""电能质量""安全稳定"三类,分别描述了不同辅助服务的市场化获取、衔接机制的特点和难点,并分析了辅助服务的分摊和补偿机制.最后,对电能和辅助服务市场化获取机制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成果对于新型电力系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辅助服务获取机制分摊机制补偿机制安全稳定

    北斗三号高精度定位技术在输电线路塔架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邓钥丹高正浩欧家祥杨柳青...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研究了北斗三号高精度定位技术在输电线路塔架安全监测中的应用.北斗三号具备厘米级定位精度和短报文通信能力,通过融合多频信号和网络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eal-time kinematic,RTK)技术,可实时监测塔架的沉降、倾斜和振动等关键参数.文章详细阐述了北斗三号系统的组成与技术原理,并设计了基于正方形切片的塔架监测系统,系统采用多层监测单元分布关键节点,能够实时采集并传输数据.针对监测过程中存在的干扰问题,提出了数据清洗与处理方法,结合趋势预测和预警机制,显著提升了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实际应用表明,这一创新性的监测方法在复杂地形下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为电网输电线路塔架的安全监测提供了科学支持和可靠保障.

    北斗三号高精度定位技术输电线路塔架安全监测

    基于PEEC-MTL混合方法的光伏系统建模及电磁瞬态计算分析

    张松肖小兵何金宇蔡永翔...
    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双碳"战略目标推进,光伏发电已成为电力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伏系统由大量的电力电子器件和设备组成,在遭受雷击时直流侧产生的过电压容易导致电力电子器件和设备损坏.目前光伏系统防雷缺乏有效的理论方法指导,特别是在光伏组件接地建模以及混合AC/DC系统的电磁瞬态计算上仍存在一定的空白.针对上述问题,基于部分元件等效电路(partial element equivalent circuit,PEEC)法和多传输线(multi transmission line,MTL)法,该文提出了部分元件等效电路-多传输线(PEEC-MTL)混合方法,对光伏阵列接地效果以及整体系统接地布局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将光伏阵列接入交流电网有助于降低系统遭受雷击时的过电压水平;此外,电缆两端安装防雷装置和电缆护套两端接地更有利于设备安全.

    光伏系统雷电防护接地PEEC-MTL混合方法电磁瞬态计算

    基于蒙特卡洛光线追踪法的定日镜场优化设计

    马佳怡马勋白练施贤海...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减少定日镜场的能量损失,是提高塔式太阳能发电效率的关键.该文结合塔式电站的实际情况与相关数据,建立蒙特卡洛光线追踪模型,研究如何优化定日镜场的布局设计以提高其发电效率.首先,运用理论模型,求得单位镜面面积年平均输出热功率局部最优解;其次,不断改变定日镜尺寸参数,并运用模拟退火算法对不同尺寸下局部最优解进行计算比较;最后,通过改变每个定日镜尺寸和它的安装高度,在使用蒙特卡洛光线追踪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模拟退火算法,从而使得单位镜面面积年平均输出热功率最大化.该研究对下一代塔式太阳能发电站中定日镜布局和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塔式光热电站定日镜场优化设计蒙特卡洛光线追踪法模拟退火算法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余云昊狄查美玲郭翔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电力系统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精度与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建立一个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与风险评价矩阵相结合;然后,通过计算指标的信息熵,确定评价指标的风险等级,并将其分为五个风险等级;最终,计算及输入网络安全风险分布融合特征值,并以电力系统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采用RBF神经网络构建电力系统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实验证明,该方法达到预期目标,最高安全风险评估,精确度为96%,评估效率达到98%.

    RBF网络电力系统网络安全风险安全性评价安全性等级

    基于AI机器视觉技术的新能源无人值守场站自动巡检方法

    曹瑞安
    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能源无人值守场站巡检数据构成复杂,导致专业人员无法准确快速地判断巡检结果,为此,提出基于AI机器视觉技术的新能源无人值守场站自动巡检方法.该方法利用多个基本分类器组成的初级学习器对视觉图像类别进行初次判断,具体的集成学习采用随机森林方法,构建多个决策树分类器,基于输出结果中最频繁出现的标签,判断新能源无人值守场站图像所属类别;基于信息增益选择最优新能源无人值守场站视觉图像的划分特征,利用ID3决策树算法输出具体的巡检结果.在测试结果中,mAP始终稳定在0.95以上,对巡检图像进行分类的准确率在90%~98%之间,对异常图像识别耗时可保持在15 s以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AI机器视觉技术新能源无人值守场站自动巡检随机森林信息增益ID3决策树算法

    具有改进功率控制能力的有源备用光伏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

    刘安茳郑友卓张恒荣贾先平...
    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并网给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带来诸多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光伏系统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在传统虚拟同步机有功控制的阻尼反馈回路中引入阻尼系数控制器,响应动态功率控制,以此来应对电网侧频率扰动对功率输出的影响.通过这一措施,可以对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进行优化,从而确保系统的一次调节具有充足的有功备用容量.该策略有效地利用了光伏电源自身的特点,使系统在正常运行时具有主动备用能力,保证了电网的稳定性,解决了与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相关的惯性恶化、缺乏频率调节能力等问题.最后,经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验证,所提控制策略具备提高系统稳定性的能力.

    光伏并网虚拟同步机主动备用一次调节光伏电源

    基于SPSS的覆冰模型修正及应用

    杨喻清黄欢王浩舟刘丹丹...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输电线路覆冰会对电网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因此,覆冰预测的准确性关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在总结以往主流覆冰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建模因子进行对比分析,以可量化、易提取、影响覆冰规律明显为选取原则,运用SPSS软件,采用多个增长函数关系进行建模,最终选取其中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作为覆冰修正建模成果.经现场实测数据检验,修正后的模型整体上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覆冰预测及冰区划分准确,对输电线路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输电线路覆冰增长函数模型修正

    计及电解铝负荷灵活性的事件驱动调峰调度策略

    韦天菊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量新能源接入给系统调峰带来巨大压力,火电机组进入深度调峰运行模式,增加了单位发电成本.因此,需寻找新的调峰资源参与平抑新能源出力的间歇性.电解铝负荷容量大、调节速度毫秒级,是优质的调峰资源.基于此,首先根据电解铝负荷生产过程的系列电流、温度和产量等因素,以及结合火电机组调峰速度阶段划分,构建事件驱动型调峰调度模型.以火电机组实时出力大小为事件触发机制,触发调峰模型的不同目标函数,达到差异化调控的目的.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提升新能源消纳率和电解铝产量,并降低火电机组单位发电成本.

    调峰电解铝负荷新能源消纳事件驱动

    基于神经网络的复杂作业人员操作特征识别

    邱伟刘兴班国邦付磊...
    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人体行为识别使用固定视角动作数据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复杂作业人员操作特征识别方法,以配网作业人员的操作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始数据的采集、预处理和模型学习,并对不同的处理路径和建模方法进行对比,解决作业人员操作特征的识别问题.以识别速度与识别准确率为依据,对KNN、SVM两种静态识别算法进行对比,在最佳参数配置下,KNN模型与SVM模型均准确率达到100%;然而,在评估识别效率时,两者表现出显著差异,KNN模型的识别过程仅需0.62毫秒,而SVM模型则需耗时2.4毫秒,在各自模型的最优化参数设置下,KNN模型以其更快的识别速度相较于SVM模型展现出了优势.

    神经网络配网复杂作业特征识别静态识别算法识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