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地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地质
贵州地质

王尚彦

季刊

1000-5943

gzdzbjb@163.com

0851-6856944

550004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203号

贵州地质/Journal Guizhou Geology
查看更多>>本刊1984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季刊。本刊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贵州及其邻区地学领域的科技成果和科技进步,为推进地球科学的创新和发展、普及和提高先进技术、促进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以及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为加速贵州地球科学和勘查技术的现代化、培养地学新人而竭诚服务。本刊主要刊载我省及其邻区地学及其相关边缘学科的新成果,并向读者介绍国内外的地学新进展和新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2年贵州省自然灾害灾情时空特征分析

    许启松
    75-7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贵州省2022年年度灾情数据,采用自然断点(Natural Breaks)空间数据分类分级方法加权标准化灾情指数(Weighted Standardized Disaster Index,WSDI),基于加权标准化灾情指数和4个维度指数对贵州省受灾情况进行了分类分级,并对贵州省自然灾害分布和变化趋势情况进行了分析.从空间分布来看,贵州省2022年自然灾害分布总体呈北部重、中部轻的规律;从灾害类型来看,洪涝、干旱两种灾害影响最为严重;从灾害时间分布来看,6、7两月灾情最重.

    自然灾害加权标准化灾情指数灾害损失时空特征灾害分布趋势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以贵州省纳雍鬃岭煤矿区为例

    安全李亮邢愿黄广才...
    8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时序InSAR技术在地表变形监测方面应用广泛,传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存在时效性较差、动态更新滞后等问题.本文基于信息量-AHP模型与SBAS-InSAR时序技术,首先以覆盖研究区高分影像与2019-2021年SLC级Sentinel-1A C波段雷达数据提取研究区灾害点与变形点,然后选取相对高差、坡度、坡向、NDVI、降雨、距断层距离、距采空区距离、地表形变等8个地质灾害影响因子估算研究区地灾危险性指数;选取GDP、POP、道路、林地、耕地以及工矿用地因子,选用AHP层次分析法赋权计算各个因子易损性指数,最后结合危险性指数、易损性指数构建区域地质灾害区风险评价体系并采取危险性、易损性、二维矩阵表方式对其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本次基于信息量-AHP模型与SBAS-InSAR技术构建的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较为合理,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合理性.此外,评价结果在矿区生产建设、防灾减灾等有关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质灾害信息量-AHP模型SBAS-InSAR技术风险评价

    贵州省正安县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的敏感性分析

    梁霞李泽轩付盈盈杨康...
    92-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主要对正安县某两处茶园的土壤和茶树样品检测,探究影响茶叶元素含量的原因.利用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结合土壤理化性质探究影响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如下:1.SO42-是影响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的主要因素.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So42-含量的冗余分析表明,So42-对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具有显著影响(p<0.05).2.茶叶内重金属含量受细菌类群影响.茶树嫩叶更易受土壤细菌影响,假单胞菌属、热酸菌属、Subgroup_2、楸子岛杆菌属(Chujaibacter)和芽孢杆菌属等对嫩叶重金属含量影响显著.为茶叶品质检测提供新的评判依据,为通过So42-调整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降低茶叶内重金属元素含量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土壤茶树微生物

    ICP-MS测定川滇黔相邻区高岭石黏土岩矿物中伴生关键三稀元素的前处理方法研究

    周万峰王永鑫张安丰
    101-10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川滇黔相邻区峨眉山玄武岩顶部与宣威组底部之间发育一套厚度较为稳定的风化壳,主要为高岭石黏土岩,富集有三稀元素.为弄清其品位及含量,本文采用XRD衍射分析、XRF分析主次量元素,选用几种熔矿前处理进行对比,试液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测定.实验结果表明:①试样矿物组成主要为高岭石、锐钛矿、伊利石、钛铁矿、板钛矿等,其中高岭石占比62.3%~89.85%,锐钛矿占比2.50%~11.8%,伊利石占比1.8%~18.0%,钛铁矿占比0.10%~1.00%,板钛矿占比0.70%~7.00%,其主量元素主要为Si、Al、Fe、Ti.②微波消解法较适用于Sc的消解处理,但对于Nb和Zr元素,数据偏低,其余差异性不显著.③碱熔-沉淀分离法较适用于难溶矿物分解,不仅打开矿物晶格,且在沉淀剂或络合剂的作用下,实现纯化试液目的,有效降低基体干扰,提高数据准确性,较适用于Pr、Nd、Tb、Dy、Nb、Zr元素的方法前处理;④碱熔-熔融物酸化法适用于Ga的熔矿前处理,在KED模式下,有效降低背景干扰,提高了准确性.体系方法检出限介于0.011~1.66 pg/g之间,测定下限介于0.044~6.65 μg/g之间,RSD介于2.06%~11.1%之间,RE介于0.99%~9.90%之间.经实际样品验证,方法较适用于该地区试样中关键三稀元素的测定.

    三稀元素碱熔法微波消解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贵州地质》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