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朱立军

双月刊

1009-0193

gut_xuebao@tom.com

0851-4730708

550003

贵州省贵阳市蔡家关贵州工业大学内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贵州工业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理工类学术期刊。主要刊登以基础理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相关的边缘学科的学术论文、技术报告、兼顾基础与应用学科类稿件。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全文上网期刊群(CHINAINFO)”,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数据库”、美国CA、俄罗斯AJ的固定源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江翁浪蚀变岩型金矿矿物特征初步研究

    杨忠琴冯琳杨佰恒余大龙...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江翁浪蚀变岩型金矿的矿石矿物组分独特,与黔东脉型金矿有明显的差异.利用矿相学、化学分析和电子探针技术等对该矿床矿物特征、矿物生成顺序及共生关系进行研究、探讨.

    蚀变岩型金矿围岩蚀变矿物特征贵州省

    贵州龙吟-丫口地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初探

    朱华陈冲潘家州向达福...
    6-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龙吟-丫口铅锌矿,以近地表为脉状、似层状的形态产出和矿层薄、含量高为特征,主要产于张性-张扭性断裂及其派生的次级小断层和层间滑动空间内,受构造控制明显.通过对龙吟-丫口铅锌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的分析,认为龙吟-丫口地区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铅锌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前景龙吟-丫口

    煤炭自燃危险性评价与预测研究

    江泽标桂祥友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采空区自然发火进行了危险性评价.从发火条件入手,建立了采空区自然发火事故模型,确定了采空区发火现状危险等级;并利用采空区已有的自然发火预测指标建立BP神经网络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未来该采空区有无发火危险进行了预测,确定了未来采空区发火可能性大小,为采空区做好防火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矿业安全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神经网络预测

    贵州煤矿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王忠奎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贵州煤矿事故的现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贵州煤矿事故的特点,详细分析了贵州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贵州煤矿事故的建议,对预防贵州煤矿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针对性.

    贵州煤矿事故原因

    钒或钒氮合金化对螺纹钢筋力学性能的影响

    刘永林张金柱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是我国钢材产品中用量最大的品种之一.在Ⅱ级钢筋(20MnSi)的基础上加入微合金元素V或VN合金研究其对螺纹钢筋性能组织的影响,建立了添加VFe和VN钢筋V含量与强度的关系,为生产不同级别螺纹钢筋的合金化添加量奠定了基础.

    螺纹钢筋V含量抗拉强度

    废盐酸浸出菱锰矿制取四水氯化锰实验研究

    李军旗刘亮杨书怀王鹏...
    23-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以遵义钛业的废盐酸为原料浸出菱锰矿的工艺,考查了各种因素对锰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浸出时间60min,浸出温度80℃,液固比2.5:1,酸过量系数1.3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锰的浸出率可达90.14%,浸出液经过除杂结晶后,产品可以达到现行的工业级四水氯化锰的行业标准.

    废盐酸单因素实验氯化锰

    利用工业废盐酸与低品位菱锰矿生产氯化锰的试验研究

    杨书怀李军旗刘亮孔繁振...
    26-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以工业废盐酸和低品位菱锰矿为原料制取氯化锰的工艺研究.通过对酸浸过程的理论与试验研究,讨论了各种因素对锰浸出率及产品质量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0℃、液固比2.5:1、酸的过量系数1.3、时间60min条件下锰浸出率为90%左右,氯化锰产品质量符合HG/T 3816-2006标准要求.

    氯化锰盐酸菱锰矿浸出

    粗四氯化钛有机物除钒工艺研究

    于静章平陈天祥杨吉盼...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海绵钛生产中粗TiCl4有机物除钒的工艺过程,通过试验比较了几种有机物除钒的效果,考查了试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粗TiCl4除钒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NR试剂除钒效果较好、试剂用量少、成本低.制备的精TiCl4含钒量≤0.0005%、比色度≤5mgK2Cr2O7/L、TiCl4含量≥99.9%.

    四氯化钛精制除钒有机物

    黄磷尾气中氧氮及一氧化碳的气相色谱分析

    陈桐高建国丁建秋陈梦瑜...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黄磷尾气化学活性强和腐蚀性强的特点,采用改性复合硅胶柱作为CO2与O2、N2及CO的预分离柱,然后采用5A柱分离O2、N2和CO,通过双柱切换,反吹预柱的方法保护了5A柱,有效实现了黄磷尾气中O2、N2和CO的分离测定.色谱条件为进样口与柱温:室温,检测器(TCD):100℃,桥流100mA;柱头压:0.075MPa,载气流量:32ml/min.CO2反吹切换时间:4min.仪器工作状态稳定,分离效果良好,分析结果RSD%小于0.7.

    气相色谱分离黄磷尾气CO2O2N2CO

    改性粉煤灰填充聚乙烯的研究

    刘彤
    37-4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共混塑化成型法制备粉煤灰/聚乙烯复合材料,探讨了不同偶联剂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中改性效果最好的偶联剂的最佳添加量和其改性的粉煤灰的最佳填充份数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偶联剂中以硅烷偶联剂KH-590的改性效果最好,其最佳用量为1.5%.聚乙烯为100份时,KH-590改性的粉煤灰的最佳填充份数为50份.

    粉煤灰填充聚乙烯偶联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