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低纬山地气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低纬山地气象
中低纬山地气象

吴战平

双月刊

2096-5389

0851-5202213

550002

贵州省贵阳市新华路翠微巷9号

中低纬山地气象/Journal Mid-Low Latitude Mountain Meteor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主要刊登气象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论文及技术总结、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进展及防灾减灾的气象报务经验方法,为各级气象科技人员进行技术经验交流及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席之地,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滇西北横断山脉一次持续强降水过程特征及成因分析

    肖金宜迪爱松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滇西北横断山脉2020年5月24-27日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特征和成因.[方法]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和怒江州气象观测站雨量数据,基于HYSPLIT模式及天气学诊断分析.[结果](1)中高纬环流的调整使南支槽稳定在青藏高原南部,上游风速增大使中高层形成西风急流,低层西南气流辐合,93~98°E、26~28°E区域维持>20 m·s-1的纬向风且扩大东移;(2)贡山站过程累积雨量历史排行第二,暴雨持续日数达历年最高,具有一定的极端性.最大小时雨量9.9 mm,长时间降水的维持是引起此次过程的重要条件;(3)过程期间大气低层强辐合、中高层强辐散,抽吸作用明显,99°E区域低层强幅合中层强辐散中心与强降水落区相对应,中高层上升气流加强时期与降水集中时段对应较好,物理量的变化对降水趋势变化有指示意义;(4)低层水汽辐合强且向中高层输送,大于90%的相对湿度伸展至高层.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及阿拉伯海,部分水汽来自喇叭口地形作用及天气系统.[结论]加深对此类天气过程的了解和认识,为开展预报预警服务提供参考.

    持续性强降水南支槽西风急流水汽来源

    HTG-4型微波辐射计资料在贵阳机场夏季2次雷雨天气中的应用分析

    杨凤婷罗浩邓小光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该文旨在研究微波辐射计资料在雷雨天气分析与预报中的作用.[方法]利用贵阳站探空数据、微波辐射计资料、常规观测资料、ERA5 0.25°×0.25°再分析资料,采用统计、对比和诊断分析的方法,探讨贵阳机场HTG-4型微波辐射计的探测效果,并对2022年夏季贵阳机场2次雷雨天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微波辐射计探测资料与探空站数据的整体相关性较高,其对机场上空气温和低空露点的探测比较可靠.机场2次雷雨期间,微波辐射计探测到上空大气转为"上干冷、下暖湿"的温湿分布,IWV、LWP、LPR值出现激增,能量指数有显著波动,雷雨结束后IWV、LWP、LPR值快速回落,能量指数回归稳定状态,微波辐射计资料更为灵敏、直观地展现了雷雨期间温湿条件的变化.[结论]系统性雷雨与局地热对流的触发机制和水汽含量有所不同,微波辐射计对系统性雷雨的起止及演变可做到约20 min的预警提前量,但对局地热对流的开始和结束则很难提前预警.

    微波辐射计贵阳机场雷雨温度湿度

    2006-2022年黔南州冰雹特征分析

    罗雄罗喜平张小娟崔蕾...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对黔南冰雹特征的认识.[方法]利用2006-2022年多普勒天气雷达、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冰雹观测等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影响黔南州的冰雹直径、降雹持续时间、冰雹日变化、冰雹云移动速度等特征.[结果]黔南州的降雹主要出现在3、4月份,降雹以中冰雹为主,冰雹日 变化明显;一天中冰雹主要发生在15时-次日00时,白天17-20时冰雹频发.降雹持续时间短,65%的降雹持续时间在5 min以内.冰雹云单体的移动速度范围为16~102 km·h-1,平均速度50 km·h-1.冰雹云单体的维持时间最短仅为17 min,最长可达290 min,平均122 min.[结论]冰雹云移动路径主要以西南路径为主,其次是西北路径和偏西路径.西南路径降雹点主要分布在黔南州中部一线,西北路径降雹点主要分布在黔南州中西部的惠水、长顺,偏西路径的降雹点主要在黔南州中北部.影响黔南的冰雹云源地有境外移入和黔南州境内生成两类,主要源地在安顺市、黔南州、黔西南州东部和北部、毕节市东部和南部以及贵阳市南部,不同路径的冰雹云源地具有明显的分布差异.

    黔南州冰雹特征分析移动路径冰雹云源地

    2种不同型号降水现象仪观测降水性能的评估分析

    赵勇陈立峰
    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评估DSG1型和DSG5型国产降水现象仪在测量降水方面的性能.[方法]挑选鲁南地区降水过程、强度和持续时间较一致且相邻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不同型号的降水现象仪和自动气象站2017年9月-2020年8月共5 a的降水观测资料,对比分析2种不同型号降水现象仪和自动气象站观测降水的差异.[结果](1)2种降水现象仪和自动气象站观测的降水时间基本相同,但DSG1型和DSG5型比自动气象站分别偏多约2.2%、3.7%;(2)2种降水现象仪分钟降水量、小时降水量和日降水量都比自动气象站偏小;(3)在中等降水强度及以下,2种降水现象仪观测的降水量大小基本一致,但降水强度较大时,降水量大小不一致且分散;(4)2种降水现象仪与自动气象站的分钟、小时和日降水量差值百分比均值变化不同,说明其在测量降水方面性能略有差异.[结论]由于测量原理和时间及空间分辨率不同于自动气象站雨量计,2种降水现象仪在观测业务中有着良好的表现,对降水开始和结束时刻记录的更早更准确.

    降水现象仪自动气象站降水量差值百分比

    《山地气象学报》卷首语

    李昌兴
    前插1页

    《山地气象学报》征稿简则

    前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