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食品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食品科技
华南理工大学
现代食品科技

华南理工大学

李琳

月刊

1673-9078

xdspkj9@qq.com

020-87112373

510640

广州五山华南理工大学13号楼

现代食品科技/Journal Moder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现代食品科技》是由国家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的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全国知名的食品科技类期刊,具体事务依托建有国家和广东省重点学科的轻工与食品学院运行,1985创刊,月刊。主编为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李琳教授,副主编为轻工与食品学院院长于淑娟教授和副院长吴晖教授(兼任常务副主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褐藻多糖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许波杰闫培生
    369-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来源的天然产物种类丰富,生物活性优良,在寻找新型治疗药物和保健功能品上具有巨大的潜力.褐藻是我国主要养殖的一类经济藻类,也是获取天然产物的良好来源.褐藻多糖是褐藻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由于其复杂的组分和结构,使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糖尿病等.因此,褐藻多糖的提取和活性研究成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的热点.该文就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褐藻多糖的提取方法及主要的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综述,对比了各种提取方法的优劣,论述了褐藻多糖的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理,分析了可能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对目前和未来的褐藻多糖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以期为促进褐藻多糖的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

    褐藻多糖提取生物活性作用机理

    异麦芽酮糖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周泽玉康淞皓车会莲孙丽娟...
    379-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异麦芽酮糖作为功能性代糖,风味和理化性质与蔗糖相似,在抗酸、微生物发酵和晶体结构方面稳定,吸湿性和溶解性相对较低,适合应用于不同的食品配方.经大量研究证明,其安全性和耐受性在亚慢性毒性、胚胎毒性、致突变性和人体研究等方面都有所保障.国内外异麦芽酮糖的生产方式主要为操作稳定可重复的固定化微生物转化或显著催化的固定化酶转化,通过重结晶来提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检测.其具有血糖指数低、消化吸收速度相对缓慢、改善胰岛素反应、益生元特性、低致龋潜力、调节肠道菌群等健康功效,在特殊医学用途食品(FSMP)、儿童食品、普通食品(包括乳制品、谷物制品等)、营养运动食品中都有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该文还结合现有监管政策提出重新梳理其食品添加剂和新食品原料双重身份的建议.

    异麦芽酮糖理化性质安全性制备检测健康功效应用分析

    专栏征稿低GI饮食与健康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