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陈蔚文

双月刊

1007-3213

gzzyxb@gzucm.edu.cn

020-36585268;36585013

510405

广州市机场路12号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中医药综合性、学术类刊物,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主管单位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厅。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包括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等22个国内外权威检索系统收载;是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读者对象为国内外从事医药教学、科研、临床的专业人员及国内外中医爱好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柚皮素抑制cGAS-STING通路活化对大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张玉莲谢华
    192-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柚皮素抗大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柚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和柚皮素高剂量+ STING激动剂2.5己酮可可碱(DMXAA)组,每组10只.检测各组大鼠凝血指标[D-二聚体(D-dimer)、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检测静脉血栓形成;检测血栓湿质量和干质量;透射电镜检测静脉血栓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静脉血栓组织中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蛋白表达.[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dimer水平,IL-1β、IL-6、TNF-α水平,MDA含量,血栓湿质量和干质量增加,TT、APTT、PT,SOD活性和GSH-Px活性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柚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D-dimer水平,IL-1β、IL-6、TNF-α水平,MDA含量,血栓湿质量和干质量降低,TT、APTT、PT,SOD活性和GSH-Px活性增加(均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与柚皮素高剂量组比较,柚皮素高剂量+ DMXAA组大鼠D-dimer水平,IL-1β、IL-6、TNF-α水平,MDA含量,血栓湿质量和干质量升高,TT、APTT、PT,SOD活性和GSH-Px活性降低(均P<0.05).(2)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静脉血栓组织中cGAS、STING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柚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静脉血栓组织中cGAS、STING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柚皮素高剂量+ DMXAA组大鼠cGAS、STIN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柚皮素高剂量组(P<0.05).[结论]柚皮素可通过抑制cGAS/STING信号通路活化,抑制炎症、氧化应激反应,从而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柚皮素下肢深静脉血栓cGAS/STING信号通路炎症反应大鼠

    黄芩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小鼠JAK1、STAT3表达的影响

    段利颖朱明阳于泳韩含...
    200-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黄芩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小鼠胃黏膜的修复机制.[方法](1)应用网络药理学预测分析黄芩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潜在关键靶点.(2)动物实验:将4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维酶素组、黄芩苷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其他3组小鼠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灌胃结合饥饱失常法构建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给药结束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胃泌素(GAS)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Janus酪氨酸激酶1(JAK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黄芩苷与核心靶点JAK1、STAT3可自发结合.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胃黏膜组织发生萎缩,腺体排列紊乱,存在大量淋巴细胞,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GAS与PGE2水平显著降低(P<0.05),胃黏膜组织中JAK1、STAT3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维酶素组与黄芩苷组小鼠胃黏膜病变减轻,腺体排列相对整齐,结构较完整,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GAS与PGE2水平显著升高(P<0.05),胃黏膜组织中JAK1、STAT3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黄芩苷组上述各指标与维酶素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苷可有效修复慢性萎缩性胃炎小鼠胃黏膜病变,其机制可能与下调JAK1、STAT3的mRNA及蛋白表达有关.

    黄芩苷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Janus酪氨酸激酶1(JAK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网络药理学小鼠

    流苏石斛中3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

    黄樱华张林李锦妍李志斌...
    207-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流苏石斛中3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肼质谱(HPLC-ESI-MSn)联用技术以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保留时间定位结合紫外吸收光谱(UV)比对鉴定流苏石斛中的木脂素类成分.采用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8 mL·min-1,柱温为35℃,质谱使用ESI离子源,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HPLC含量测定采用与MS分析相同的色谱柱,流动相甲醇+乙腈(V/V=1∶1)-0.01 mol/L乙酸铵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为215 nm.[结果]从流苏石斛中鉴定出丁香树脂酚双葡萄糖苷、丁香树脂酚单葡萄糖苷、丁香树脂酚,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丁香树脂酚双葡萄糖苷、丁香树脂酚单葡萄糖苷、丁香树脂酚线性范围分别为0.1701~3.4020、0.1020~2.0400、0.0403~0.8060 μg(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范围在97.71%~101.67%,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0%.10批样品丁香树脂酚双葡萄糖苷、丁香树脂酚单葡萄糖苷、丁香树脂酚的含量分别为0.7779~1.3852、0.0734~0.1966、0.0295~0.1882 mg·g-1.[结论]本研究方法可为流苏石斛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流苏石斛丁香树脂酚双葡萄糖苷丁香树脂酚单葡萄糖苷丁香树脂酚含量测定质量评价

    李延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临床经验

    赵志成刘桉君
    213-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冠心病为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归属中医学的"胸痹""心痛"等疾病范畴.李延教授认为本病之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虚、脾胃健运失常为本,标实在于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有形实邪痹阻心脉.治疗时重视调理脾胃,重用黄芪、白术、党参、五味子等健脾养心以治本,结合通阳化浊、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温阳散寒等治法,标本兼治,通补兼顾,使脾气健旺,心气充沛,瘀去痰消,胸阳得以舒展,则心之血脉恢复畅通,胸痹心痛诸症得到缓解.李延教授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经验可为中医临床诊治冠心病提供参考.

    冠心病胸痹本虚标实脾虚痰浊血瘀调理脾胃健脾养心李延

    李创鹏从"温少阴,通阳明"论治不明原因发热

    傅淑琳刘培中张和针李创鹏...
    218-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明原因发热是临床诊疗中的难点,患者常以发热为主诉就诊,伴随症状和体征一般不典型,现代医学对于不明原因发热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无统一定论,治疗仍以经验性抗炎为主,存在诊断延迟、治疗方案有限、治疗效果欠佳、不良反应明显等不足.中医认为,不明原因发热总属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具有病程长、病因不明、病情复杂、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征.李创鹏主任医师基于六经辨证体系,指出不明原因发热的病机特点为少阴阳明合病,提出"温少阴,通阳明"的论治观点,即运用大黄附子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退热祛邪,以细辛引药直达少阴病所,同时健运脾胃、养阴生津、通调血脉,使邪去正安.

    李创鹏温少阴通阳明不明原因发热大黄附子汤薏苡附子败酱散

    朱玲基于"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经验

    郑允玲朱玲
    224-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朱玲教授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认为PCOS肾脾阳虚、痰饮内停的病机特点与痰饮的病机本质同理,按其发病部位,可称之为"胞饮";在张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理论指导下,运用《金匮要略》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简称肾苓汤)温阳化饮,化痰祛湿,调经助孕,疗效显著,为临床治疗PCOS提供了思路.

    多囊卵巢综合征胞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朱玲

    杨玉峰运用健脾祛湿控油除脂法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经验

    颜丽满杨玉峰
    230-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杨玉峰教授基于中医传统理论并结合临证时脂溢性脱发的病症表现特点,认为脾虚湿蕴、湿脂同源为脂溢性脱发的根本病机.脾虚湿浊内蕴,挟热上泛头面,湿脂同源,浊脂外溢,淤堵发根,气血难以上荣,致发根失固,遂病脱发.脾虚湿蕴为本病核心,热助湿行乃发病关键,气血失和为致病枢机.针对脂溢性脱发的治疗,杨玉峰教授提出发根以通调为畅,发质以精血为养,强调健脾祛湿控油除脂法在疏通发根、减少脂溢性脱发中的重要性,主张以健脾祛湿为主,助以祛风清热,以调和气血为枢.

    脂溢性脱发脾虚湿蕴湿脂同源健脾祛湿祛风清热调和气血杨玉峰

    麻黄激发阳气的临床应用探讨

    周逸珊廖先勇饶克瑯皮鹰...
    234-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文献梳理及对产后尿频、小儿遗尿、高龄尿毒症并发缓慢型心律失常等具体病案的分析,探讨麻黄激发阳气之功效在临床的应用.麻黄归属肺、膀胱经,辛温发散,走窜透达,为治疗外感第一要药,具有发汗、平喘、利水之功,广泛用于外感、咳喘、水肿等病症.对于因产后气血大伤,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年老久病而肾中精气逐渐衰惫,致使肾阴阳俱虚但阴阳虚损偏颇不明显的患者,治疗时可在温肾阳的基础上,予少量麻黄,以激发阳气,有助于药力达膀胱经循行部位所属脏腑之背俞穴,从而促进脏腑功能恢复正常.麻黄发汗力强,作用峻猛,用于激发阳气时,一般以3~9 g为宜,同时需配合温阳药;使用疗程不宜过长,以防其累积剂量过大,损伤元气.

    麻黄产后尿频小儿遗尿激发阳气温阳药膀胱经

    基于肝肾同源探讨股骨头坏死"肝肾-肌骨"协同下的骨吸收不均匀沉降-多维复合弓弦体系的发病机制

    张桂鑫杨锋张乐刘杰...
    239-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中医学肝肾同源的生理基础出发,综合中医的"肾主骨""肝主筋""经筋理论"及现代骨科学的骨吸收塌陷学说、不均匀沉降理论和下肢肌骨弓弦结构理论,探讨股骨头坏死(ONFH)"肝肾-筋骨"协同下的骨吸收不均匀沉降-多维复合弓弦体系的发病机制.认为ONFH病机关键在于肝肾亏虚,肾之阴阳失衡导致了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骨吸收动态平衡的打破,表现为骨代谢水平的升高及股骨头局部的骨吸收活动的增强,进而导致股骨头的坏死和塌陷;肾主骨、肝主筋,筋骨共同构成髋关节的肌-骨-关节动静态系统,而塌陷的出现破坏了原本平衡的肌-骨-关节系统,同时肝血失养、肌肉筋脉失于濡养进一步加剧了髋周的软组织失衡,加速了肌-骨-关节动静态系统的崩塌,加快了股骨头塌陷进程,最终导致不可逆的结局.基于该发病机制,ONFH的中西医结合系统治疗当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原则,通过不同方式促进股骨头内外的血液循环的局部改善,重建关节功能的协调性;同时应重视患者自身体质的调养,通过补肾调肝以恢复成骨-破骨水平的平衡,重构肌-骨-关节系统,从而有效延迟甚至避免ONFH的发生.

    股骨头坏死肝肾同源肾主骨肝主筋经筋骨吸收塌陷不均匀沉降弓弦结构

    小青龙汤证"渴"与"不渴"探微

    姚晓芬林春梅黄琪钧容景瑜...
    247-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伤寒论》中第41条原文有小青龙汤证"不渴""服汤已渴"以及第40条原文中有"或渴"的记载,似乎存在矛盾之处.该文基于中医基础理论中有关津液代谢及"渴"的产生机制,结合《金匮要略》中的相关条文及后世医家对小青龙汤证的认识,对小青龙汤证的"渴"与"不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提出以下观点:小青龙汤证"不渴"当属符合病机的主症,是为"病不渴";"服汤已,渴"属生理性口渴范畴,是为"药渴";"或渴"当与热病津伤、病涉阳明有关.剖析小青龙汤证的"渴"与"不渴"的病症表现,既可用于判断疗效,亦是加减用药与鉴别其他疾病的指征,可为中医临床运用小青龙汤及提高其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伤寒论》小青龙汤《金匮要略》不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