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陈蔚文

双月刊

1007-3213

gzzyxb@gzucm.edu.cn

020-36585268;36585013

510405

广州市机场路12号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中医药综合性、学术类刊物,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主管单位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厅。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包括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等22个国内外权威检索系统收载;是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读者对象为国内外从事医药教学、科研、临床的专业人员及国内外中医爱好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脑血管疾病风险人群湿证相关的肠道菌群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黄海燕邝卓然倪小佳苏晴...
    2636-2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脑血管疾病风险人群湿证相关肠道菌群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在广东开展的脑血管疾病风险人群湿证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纳入60例研究对象(包括脑血管疾病风险组41例和健康对照组19例),进行湿证诊断与脑卒中风险评级,收集粪便样本,采用高通量16S rRNA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菌群特征.[结果](1)共53例诊断为湿证(88.33%),风险组与健康组间及低、中、高危3组间在湿证诊断量化得分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6;P=0.041).(2)湿证组与非湿证组的肠道菌群物种种类及丰度无显著性差异.(3)在已诊断为湿证的人群中,健康组与风险组的Alpha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而Beta多样性分析有显著性差异;LEfSe分析发现梭杆菌和乳杆菌富集于风险组;相关性分析提示差异菌与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3个危险因素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相关.(4)在已诊断为湿证且有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中,低、中、高危3组的Alpha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而Beta多样性分析则提示有显著性差异;LEfSe 分析发现,Acidaminococcaceae、Phascolarctobacterium、Butyricimonas 明显富集于低危组,Veillonellaceae明显富集于中危组,Ruminococcus 2、Alloprevotella明显富集于高危组;相关性分析提示,差异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相关.[结论]以湿证为主的广东地区人群,湿证程度与脑卒中风险有关,且呈现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脂质代谢相关的特征菌群.

    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危险因素湿证肠道菌群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脂质代谢

    天麻健脑颗粒联合高压氧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炎症因子、MMP-9、Hcy和SOD表达的影响研究

    伍小玲宁为民刘发生温丽敏...
    2648-2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天麻健脑颗粒(由半夏白术天麻汤衍化)与高压氧联合治疗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血清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风痰瘀阻型V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压、降糖、调脂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奥拉西坦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天麻健脑颗粒联合高压氧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和血清炎症因子、神经因子、凋亡因子及MMP-9、Hcy、SOD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量表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对中医证候积分和ADL评分的降低幅度及对MMSE评分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炎症因子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对血清TNF-α、CRP、IL-6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神经因子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对血清NE、DA、5-HT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凋亡因子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血红素加氧酶1(HO-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FAS)及其配体(sFAS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对血清HO-1水平的升高幅度及对血清sFAS、sFASL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MMP-9、Hcy、SOD表达水平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MMP-9、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对血清SOD水平的升高幅度及对血清MMP-9、Hcy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天麻健脑颗粒联合高压氧能够改善VD患者的认知功能与生活能力,并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调节神经递质表达的作用.

    天麻健脑颗粒半夏白术天麻汤高压氧血管性痴呆风痰瘀阻型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益气化痰通络方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气虚痰瘀阻络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黄美春梁宇鹏刘培中章圣云...
    2656-2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益气化痰通络方(由五爪龙、三七、法半夏、茯苓、荷叶、甘草等组成)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ed balloon,DCB)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临床疗效及对低剪切力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气虚痰瘀阻络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治疗组给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并于术后口服益气化痰通络方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低剪切力相关血清学指标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术后1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68%(47/53),对照组为75.47%(40/53),组间比较(x2检验),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血流低剪切力内皮功能障碍相关指标方面:治疗后,对照组的血清MCP-1、IL-1β、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组的血清MCP-1、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对血清MCP-1、IL-1β、VEGF水平的下降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方面:术后随访1年,治疗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8.87%(10/53),对照组为20.75%(11/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气虚痰瘀阻络型冠心病患者,益气化痰通络方联合DCB可有效作用于冠脉血流低剪切力内皮功能障碍相关靶点,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心绞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术后1年不良事件发生率未见增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益气化痰通络方气虚痰瘀阻络型药物涂层球囊(DCB)低剪切力内皮功能不良事件

    运气禀赋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杨倩彭彦楚老膺荣吴蕾...
    2663-2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出生日期、急性加重日期的五运六气特点,探讨运气禀赋与慢阻肺发病的相关性,为其临床防治提供中医运气学的辨治思路.[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结合中医五运六气时间划分,对3411例慢阻肺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1)出生日期运气分布:主气以阳明燥金最多;客主加临以太阴湿土-阳明燥金最多;五运三纪以火运太过残差最大;综合运气以太徵-少阳相火-厥阴风木最多.上述出生日期的运气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急性加重日期运气分布:岁运以太徵、少宫居多;司天-在泉以太阳寒水-太阴湿土残差最大;客气以阳明燥金最多;客主加临以阳明燥金-少阴君火最多;五运三纪以木运平气残差最大;综合运气以太徵-太阳寒水-太阴湿土最多.上述急性加重日期的运气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慢阻肺病例运气禀赋与发病趋势存在一定的五运六气关联,通过分析慢阻肺患者出生日期和急性加重日期的五运六气特点,有利于较早发现易患人群和急性加重时间,及早进行干预、未病先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生日期急性加重日期五运六气运气禀赋未病先防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人群特征信息及其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谢恩健许迎景刘仙张耀敏...
    2672-2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人群特征信息、中医证型分布及其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为IBS-D患者对应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项目组成员所在医疗机构收治的124例IBS-D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根据肠易激综合征专用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81例与预后不良组43例.探讨IBS-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比较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IBS-QOL量表评分结果的差异,并使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明确IBS-D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1)人群特征信息:IBS-D患者男女比例差异不大,发病群体以中年人为主,病程区间跨度较大,疾病症状严重程度多表现为中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焦虑与抑郁情绪表现,机体营养水平普遍存在失衡状态.(2)中医证型分布:肝郁脾虚型78例,占62.90%;脾气虚弱型26例,占20.97%;脾肾阳虚型20例,占16.13%.(3)IBS-QOL量表评分:相比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IBS-QOL量表的负性情绪、躯体功能、行为障碍、健康状态、挑食、社会功能、性行为、人际关系等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症状严重程度、焦虑状态、抑郁状态、中医辨证分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及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改变均可能导致IBS-D患者不良预后风险增加(P<0.0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症状严重程度为重度、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中医辨证分型为肝郁脾虚型及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改变均属于IBS-D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较多的IBS-D患者存在远期不良预后情况,其远期预后情况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症状严重程度、焦虑与抑郁状态、营养失衡情况以及中医证型为肝郁脾虚型等,明确其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可为临床干预方案的制定与调整提供数据参考.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人群特征远期预后生活质量肝郁脾虚型影响因素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5年征订启事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2678页

    肠安菌泰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张佳河侯秋科张长荣祝水恋...
    2679-2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肠安菌泰颗粒(由太子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白芍、防风、陈皮、黄连、木香等中药组成)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共纳入130例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治疗组给予肠安菌泰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肠安菌泰安慰剂颗粒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Bristol粪便性状分型量表(BSFS)、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医院焦虑与抑郁量表(HAD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结果](1)脱落情况方面,研究过程中,治疗组脱落6例,对照组脱落8例,最终共有116例患者完成临床研究,其中治疗组59例,对照组57例.(2)临床疗效方面,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14%(52/59),对照组为45.61%(26/57),组间比较(x2检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量表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IBS-SSS评分及治疗组的BSFS和IB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2组患者的医院焦虑量表(HADA)和医院抑郁量表(HADD)评分及对照组的BSFS和IB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无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对IBS-SSS、BSFS和IBS-QOL评分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4)安全性方面,在整个试验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也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肝肾功能异常、血液和心功能异常等情况.[结论]肠安菌泰颗粒可有效改善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大便性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肠安菌泰颗粒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郁脾虚临床疗效生活质量

    双叶散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观察

    周道成阮贵基帅优优徐文华...
    2687-2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双叶散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虚痰瘀型T2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降糖、降脂、护肝降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叶散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肝功能及肝脏B超分度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00%(34/40),对照组为70.00%(28/40),组间比较(x2检验),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形体肥胖、肢体困重、气短懒言、胸闷刺痛、腹胀纳呆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糖脂代谢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FINS、HOMA-IR、FBG、2hPG、HbA1C、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对FINS、HOMA-IR、FBG、2hPG、HbAlC、TC、TG、LDL-C水平的降低幅度及对HDL-C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肝功能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各项肝功能指标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脂肪肝B超分度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脂肪肝B超分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对脂肪肝B超分度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肝肾功能受损及血、尿、大便常规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双叶散治疗脾虚痰瘀型T2DM合并NAFLD疗效显著,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纠正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肝功能和脂肪肝B超分度.

    双叶散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糖脂代谢肝功能

    基于队列研究的中药治疗对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疗效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罗迪徐冰洁杨烨耀苏丽珊...
    2695-2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治疗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符合研究条件的175例地贫孕妇,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中药组105例、补铁组41例和未治疗组29例,比较3组地贫孕妇孕中晚期血液学指标变化及妊娠结局;进一步将中药组分为中成药组56例、单味中药组20例及中药复方组29例3个亚组,比较3个亚组地贫孕妇孕中晚期血液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对地贫孕妇妊娠期管理的规范性进行分析.[结果](1)中药组孕晚期血红蛋白(Hb)浓度较孕中期升高(2.28±7.27)g/L,疗效优于补铁组和未治疗组(P<0.05);中药组分娩前Hb浓度较孕中期升高(12.17±10.81)g/L,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0.05).(2)3组地贫孕妇孕晚期血清铁蛋白(FER)水平均较孕中期下降,补铁组FER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其他两组(P<0.05).(3)单味中药组和中药复方组孕妇孕晚期Hb浓度较孕中期分别上升(4.50±4.66)和(3.62±8.77)g/L,上升幅度显著大于中成药组(P<0.05).(4)3组地贫孕妇的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仅52.0%(91/175)的地贫孕妇在孕20-24周后进行了 3次及以上的血常规检测,34.3%(60/175)的孕妇未复查FER水平,21.2%(37/175)的孕妇未规范补铁治疗.[结论]中药治疗可改善地贫孕妇贫血,中药复方及单味中药较中成药疗效更佳,且未增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口服铁剂治疗可提升地贫孕妇的铁储备,但改善贫血的效果不及中药.地贫孕妇贫血和铁代谢指标的监测,以及补铁剂和中成药运用的规范性问题值得关注.

    地中海贫血妊娠期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妊娠结局补铁治疗

    42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医证型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陈天柱宋媛媛李冉刘传英...
    2704-2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20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呼吸道疾病病史、中医证型、MPP分型、咳嗽时长、发热时长、发热峰值、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以及是否合并感染等;运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MPP患儿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各项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探讨基于中医证型的不同MPP分型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420例MPP患儿中,轻型283例(67.4%),难治型76例(18.1%),重型61例(14.5%);风热闭肺证152例(36.2%),痰热闭肺证141例(33.6%),湿热闭肺证77例(18.3%),毒热闭肺证25例(6.0%),肺脾气虚证16例(3.8%),阴虚肺热证9例(2.1%);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295例(70.2%),混合感染125例(29.8%).(2)不同中医证型MPP患儿在年龄分层、就诊季节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性别、既往有无呼吸道病史、是否合并感染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MPP分型在就诊季节、既往有无呼吸道病史、是否合并感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及年龄分层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中医证型的CRP、PCT等实验室指标及咳嗽时长、发热时长、热峰等症状表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5)不同MPP分型的PCT、LDH等实验室指标及咳嗽时长、发热时长、峰值等症状表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CRP ≥ 10.5 mg/L和风热闭肺证是轻症MP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发热≥7d、咳嗽≥12d和痰热闭肺证是难治性MP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咳嗽≥12d、混合感染、毒热闭肺证是重症MP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该研究发现,MPP分型以轻型为主,中医证型以风热闭肺证居多.难治型MPP和湿热闭肺证在秋季的比例显著增高,可能与地域及运气特点相关;CRP水平及热峰升高可能与痰热闭肺证、毒热闭肺证相关,临床上应注意及早使用清热化痰或清热解毒类药物;既往呼吸道疾病病史与混合感染患儿更易发展为重型MPP,临床上需加以警惕;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和毒热闭肺证分别是轻型MPP、难治型MPP和重型MPP的独立危险因素,临证需及时施治,以防止MPP由轻型向难治或重型发展.

    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危险因素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毒热闭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