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陈蔚文

双月刊

1007-3213

gzzyxb@gzucm.edu.cn

020-36585268;36585013

510405

广州市机场路12号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中医药综合性、学术类刊物,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主管单位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厅。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包括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等22个国内外权威检索系统收载;是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读者对象为国内外从事医药教学、科研、临床的专业人员及国内外中医爱好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潜阳封髓丹联合飞针针刺治疗肾阳虚型不寐症的疗效研究

    杨红燕徐宝庭董玲玲刘秀红...
    664-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潜阳封髓丹联合飞针针刺治疗不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德州市中医院中医内科收治的82例不寐症患者,根据是否运用潜阳封髓丹联合飞针针刺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潜阳封髓丹联合飞针针刺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与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多导睡眠图参数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A)、P物质(SP)、神经肽Y(NPY)含量的变化情况.并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39/41),对照组为63.41%(26/4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PSQI评分、ES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PSQI评分与ES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睡眠效率、觉醒时间、睡眠潜伏期、REM、睡眠总时间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睡眠效率、觉醒时间、睡眠潜伏期、REM、睡眠总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GABA、GA、SP、NPY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GABA、GA、SP、NPY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有7例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17.07%(7/41),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阳封髓丹联合飞针针刺可有效缓解不寐症患者失眠、神疲乏力等症状,减轻日间嗜睡感,调节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降低复发率,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潜阳封髓丹飞针针刺不寐单胺类神经递质

    方氏头针联合择时耳穴贴压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失眠患者的临床观察

    路金华任媛媛郑晓静张少梅...
    671-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方氏头针联合择时耳穴贴压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观察组给予方氏头针联合择时耳穴贴压治疗,共治疗4周.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与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KDQOL-SF)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PSQI、KDQOL-SF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PSQI、KDQOL-SF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HAMD、HAMA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Hb、Scr、BUN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Hb、Scr、BUN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14%(27/35),对照组为62.86%(22/3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方氏头针联合择时耳穴贴压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失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方氏头针择时耳穴贴压维持性血液透析失眠焦虑抑郁临床观察

    针刺鬼穴结合龙胆泻肝汤治疗中风后肝火扰心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姚荏文老锦雄
    677-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鬼穴结合龙胆泻肝汤治疗中风后肝火扰心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肝火扰心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方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鬼穴治疗,治疗4周.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的变化情况,以及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PSQI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PSQ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AI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AI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SD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SD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86.66%(26/30),对照组为76.66%(23/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鬼穴结合龙胆泻肝汤治疗中风后肝火扰心型失眠,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针刺鬼穴龙胆泻肝汤中风失眠肝火扰心临床观察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回顾性研究

    李林虹魏巍邢福禧
    683-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海口医院就诊的121例脑卒中后偏瘫的患者,根据是否进行针刺治疗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对照组59例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针刺组62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脑血管阻力值包括颈动脉平均血流量(Qmean)、平均血流速度(Vmean)、脑血管床特性阻抗(Zc)、血管外周阻力(R)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卒中影响量表(SI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SS)以及Fug-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55%(58/62),对照组为79.66%(47/59).针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针刺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脑循环动力学参数均明显改善(P<0.05),且针刺组在改善脑循环动力学参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SIS、CSS、FM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针刺组在改善SIS、CSS、FMA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疗效显著,其疗效优于单纯常规康复训练.

    针刺脑卒中后偏瘫康复训练中医证候积分脑血管阻力

    揿针埋针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陈静霞袁小涵刘红星李伯文...
    689-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揿针埋针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在关节松动术基础上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联合揿针埋针治疗.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周.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患肢肩关节的被动前屈与外展无痛活动度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的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为80.00%(32/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及上肢FM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VAS评分及上肢FMA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肩关节活动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治疗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在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情感健康、社会功能方面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埋针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揿针埋针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关节松动术临床观察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选穴规律

    任庆华张勇
    695-7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选穴规律及特点.[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等各大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2年1月至2022年6月.经过筛选及标准化处理针灸处方,进行数据分析,探究核心选穴及特点.[结果]共纳入92篇文献,提取有效处方108条,腧穴36个,总频次555次.其中,使用总频次前10位的高频腧穴11个,包括下关、合谷、颊车、听宫、翳风、阿是穴、足三里、颧髎、上关、风池、听会,共使用481次,占总频次的85.79%.关联规则显示下关、合谷、颊车、听宫之间存在极强的关联性及共现度,聚类分析得到4个核心聚类.[结论]针灸治疗本病主要遵循"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核心选穴组合为:下关-合谷-颊车-听宫.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针灸穴位数据挖掘选穴规律下关合谷颊车听宫

    基于下丘脑瘦素受体介导的JAK2/STAT3通路探讨穴位埋线治疗食源性肥胖大鼠的中枢机制

    张荣伍先明杨硕莫倩...
    703-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食源性肥胖(DIO)大鼠体质量、脂代谢、血清瘦素和下丘脑瘦素受体(LepR)介导的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30只.采用高脂饮食诱导建立DIO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埋线组和埋线+AG490(JAK2/STAT3通路阻断剂)组,每组10只.埋线组、埋线+AG490组于造模成功后第1、8、15、22天进行埋线,穴位选取中脘、水道、天枢、脾俞、胃俞、三焦俞,共治疗4次,埋线+AG490组穴位埋线治疗期间每天腹腔注射AG490 1 mg/kg;正常组和模型组仅抓取固定.治疗前后测量体质量.治疗后检测脂代谢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血清瘦素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下丘脑LepR、JAK2、STAT3 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下丘脑LepR、JAK2、STAT3的蛋白表达.[结果]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埋线组、埋线+AG490组体质量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埋线组、埋线+AG490组体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瘦素及TG、TC、LDL-C水平升高,LepR、JAK2、STAT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埋线组体质量,瘦素及TG、TC、LDL-C水平降低,LepR、JAK2、STAT3 mRNA及蛋白水平升高(均P<0.01);与埋线+AG490组比较,埋线组体质量,瘦素及TG、TC、LDL-C水平降低,LepR、JAK2、STAT3 mRNA及蛋白水平升高(P<0.05或P<0.01).[结论]穴位埋线对DIO大鼠具有良好的减重降脂作用,其中枢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瘦素水平,激活下丘脑LepR介导的JAK2/STAT3通路有关.

    穴位埋线食源性肥胖下丘脑瘦素受体JAK2/STAT3通路瘦素大鼠

    健胃消胀片通过调节PI3K-Akt-eNOS通路改善大鼠胃癌前病变

    黄海阳钟少雯安云王宇新...
    709-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健胃消胀片对大鼠胃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叶酸组和健胃消胀片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其他3组大鼠采用雷尼替丁水溶液灌胃联合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溶液饮用法制备胃癌前病变模型.成功造模后,相应给药治疗7周.记录造模及给药期间大鼠体质量变化,观察胃部大体观并进行病理评分,测定脾脏、肝脏系数,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胃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胰高血糖素(GC)含量,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氏(AB-PAS)染色法观察胃组织黏膜层厚度,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胃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VEGF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实验期间体质量增长慢,胃部大体观病理评分显著升高(P<0.01),脾脏系数和肝脏系数显著降低(P<0.01),胃组织出现杯状细胞增生、肠化生现象,胃组织炎症评分显著升高(P<0.01),血清GAS含量显著升高(P<0.01),MTL、GC含量显著降低(P<0.05),胃组织黏膜层厚度显著减小(P<0.05),PI3K、p-PI3K、Akt、p-Akt、eNOS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VEGF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健胃消胀片组和叶酸组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或P<0.01),其中,在胃组织杯状细胞增生、肠化生现象,血清GAS含量,胃组织黏膜层厚度方面,健胃消胀片组改善效果更优.[结论]健胃消胀片可改善大鼠胃癌前病变,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eNOS通路进而促进胃损伤组织的血管生成和修复能力有关.

    健胃消胀片胃癌前病变PI3K-Akt-eNOS通路大鼠

    益肠散结颗粒对结肠癌小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

    侯爱画戴玲玲孟鹏张晓妮...
    719-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益肠散结颗粒对结肠癌小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益肠散结颗粒低、中、高剂量组,过表达黑色素瘤缺失基因2(AIM2)质粒(pcDNA-AIM2)干预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其他各组采用氧化偶氮甲烷(AOM)/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法制备结肠癌模型.给药后,绘制各组小鼠生存曲线,计算肿瘤体积;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CD3+、CD4+、CD8+水平;测定脾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16S-rDNA肠道菌群测序检测肠道菌群α多样性及肠道菌群群落结构;蛋白免疫印迹(Wets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AIM2、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生存率,血清中IgG、IgM水平,外周血中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结肠组织AIM2、ASC、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肿瘤体积,血清中IL-1β、IL-18水平,外周血CD8+水平,脾指数显著增加(均P<0.05),HE染色结果可见结肠癌组织特征表现;与模型组比较,益肠散结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和pcDNA-AIM2组小鼠生存率,血清中IgG、IgM水平,外周血中T细胞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结肠组织AIM2、ASC、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肿瘤体积,血清中IL-1β、IL-18水平,外周血CD8+水平,脾指数显著降低(均P<0.05),HE染色结果可见结肠癌组织病理改变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Observed指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杆菌科、毛螺菌属、瘤胃梭菌属菌落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Patescibateria、乳杆菌属、臭杆菌属、别样杆菌属、未培养的瘤胃球菌科和拟杆菌属菌落相对丰度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肠散结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和pcDNA-AIM2组小鼠Observed指数、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杆菌科、毛螺菌属、瘤胃梭菌属菌落相对丰度显著升高,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Patescibateria、乳杆菌属、臭杆菌属、别样杆菌属、未培养的瘤胃球菌科和拟杆菌属菌落相对丰度降低(均P<0.05).[结论]益肠散结颗粒可增强结肠癌小鼠自身免疫力,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其作用机制与激活AIM2炎性小体有关.

    益肠散结颗粒结肠癌肠道菌群免疫功能黑色素瘤缺失基因2(AIM2)小鼠

    麻杏石甘汤对咳嗽变异型哮喘大鼠IL-6/STAT3信号通路及TRPV1感受器的影响

    杨倩江波孙勤国吕琨...
    729-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麻杏石甘汤低、高剂量组,麻杏石甘汤高剂量+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激活剂Colivelin(Col)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卵清蛋白结合艾条熏蒸法构建CVA模型.对应治疗后,观察大鼠体征和咳嗽次数,肺功能仪检测气道阻力(RE),Diff-Quik染色计数嗜酸性粒细胞(EOS),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肺、支气管组织病理学特征,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肺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STAT3、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哮喘症状,肺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严重,支气管上皮细胞坏死、纤毛粘连、黏液多,RE,EOS数目,MCP-1、TNF-α含量,以及IL-6、STAT3、TRPV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麻杏石甘汤低、高剂量组大鼠哮喘症状明显改善,肺及支气管损伤减轻,RE,EOS数目,MCP-1、TNF-α含量以及IL-6、STAT3、TRPV1蛋白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与麻杏石甘汤高剂量组比较,麻杏石甘汤高剂量+Col组大鼠哮喘加重,肺及支气管损伤加重,RE,EOS数目,MCP-1、TNF-α含量以及IL-6、STAT3、TRPV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可有效改善CVA大鼠症状,其机制与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及TRPV1高表达有关.

    麻杏石甘汤咳嗽变异型哮喘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