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陈蔚文

双月刊

1007-3213

gzzyxb@gzucm.edu.cn

020-36585268;36585013

510405

广州市机场路12号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中医药综合性、学术类刊物,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主管单位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厅。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包括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等22个国内外权威检索系统收载;是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读者对象为国内外从事医药教学、科研、临床的专业人员及国内外中医爱好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潜阳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思路探析

    王楠张书信高静陈航...
    1628-1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是指临床表现以腹痛或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为主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综合征,此病属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疾病.临证中症见大便秘结、排便困难、腹痛或腹胀,但无发热、口渴、烦躁等症的久病及老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其病机可归为肾阴失藏,相火离位,浮于大肠,暗耗津液;辨证属"阴不藏阳,虚阳浮越"之证,治疗宜采用潜阳法;选方可采用三才封髓汤(主要由人参、天冬、熟地黄、黄柏、砂仁、甘草等组成)加减,常可获显效.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虚阳浮越相火潜阳法三才封髓汤

    岭南罗氏妇科当代传承人辨治绝经前后诸证用药规律研究

    杜子琪陈慕镟陈怡曾蕾...
    1632-1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岭南罗氏妇科当代传承人辨治绝经前后诸证的思路与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岭南罗氏妇科当代传承人门诊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医案,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对病案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医案191份,处方191首,涉及中药160味.四诊信息及证型统计显示,绝经前后诸证的病机以本虚为主,正虚失调,枢机不利,多脏受累,其中肝肾阴虚证最为常见.出现频次≥40次的高频中药有26味,居前5位的中药为百合、党参、山茱萸、白芍、熟地黄.药物的性味以甘平为主,多入肝、心、肾、脾经.关联规则分析共获得15对高置信度药物组合;高频中药的聚类分析得到5类核心药物组合.复杂网络分析揭示了以熟地黄、山茱萸、菟丝子、百合、酸枣仁、丹参、珍珠母为主的核心处方.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对为女贞子-山茱萸及女贞子-丹参.[结论]岭南罗氏妇科当代传承人治疗绝经前后诸证以滋养肝肾为切入点,兼养心安神、益气健脾、和解枢机,用药以"甘淡平补"为主,遣方用药与罗元恺教授之学术思想一脉相承.

    绝经前后诸证岭南罗氏妇科罗元恺当代传承人滋养肝肾养心安神益气健脾和解枢机数据挖掘

    中药专利复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用药规律分析

    韩沛琳张锦明张妤胡玥...
    1640-1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检索中药复方治疗DPN的专利,使用Excel 2021进行频数统计,运用RAW Graphs 2.0制作高频中药功效的桑基图,运用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药物的系统聚类分析,基于Cytoscape3.9.1挖掘核心处方.[结果]共纳入101首中药专利复方,涉及243味中药.出现频次居前3位的中药为丹参、黄芪、白芍.治疗DPN的专利复方药物的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归肝、心、脾经居多.药物按功效主要可分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平肝熄风药、清热药、止血药、安神药、利水渗湿药.关联规则分析中支持度最高的药物组合为黄芪-当归;系统聚类分析将出现频次居前31位的中药分成7组,挖掘得到的核心处方包含黄芪、川芎、鸡血藤、丹参、牛膝、桂枝、当归共7味药.[结论]专利中药复方治疗DPN以补虚、活血化瘀为主,兼以温通经络,重视后天之本,健脾更不忘疏肝;临证时可选用黄芪-当归及白芍-丹参药对;核心方(黄芪、川芎、鸡血藤、丹参、牛膝、桂枝、当归)可加减用于DPN的全病程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国家专利中药复方补虚活血化瘀丹参黄芪白芍数据挖掘

    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防治的研究进展

    郑楚荣古鹏吴文正谭能贤...
    1647-1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下肢骨折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目前临床上防治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措施主要包括围手术期护理、医疗辅助器械干预、西药干预、中医干预、患者自身配合等.患者自身配合是一切防治方法顺利实施的基础,患者的积极合作是实现防治作用的前提.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患者了解术后DVT的危险因素及DVT发生后可能引起的危险性,指导患者饮食的选择,协助患者术后活动,进而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减少术后DVT的发生.医疗器械可协助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锻炼,改善血液动力学水平,促进患者康复及减少术后DVT的发生.西药如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依诺肝素等抗凝药物可降低凝血因子的聚集及血液黏稠度,减少术后DVT的发生.中医干预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及外治法如针灸、推拿等.中药内服可改善血流状态;针灸、推拿可调动脏腑功能,激发机体的正气而改善机体气血情况.各项防治措施都有其优缺点,临证运用时需结合具体条件及患者个体状况而选择合理的防治方式.中医干预DVT可在下肢骨折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执行,且具有费用低、效果确切等特点,值得不断挖掘及传承创新.

    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措施围手术期护理医疗辅助器械干预药物疗法中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