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297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GERC)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贝母枳术方(枳术丸加味)治疗GER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共计纳入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门诊的297例胃气上逆型GERC患者,根据是否应用贝母枳术方分为暴露组136例和非暴露组161例,暴露组应用贝母枳术方治疗,非暴露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并经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得到119对病例,观察匹配后2组患者治疗前后唾液胃蛋白酶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匹配后2组患者治疗2周、8周后的咳嗽缓解总有效率和反流相关症状缓解率(包括反酸、烧心、嗳气、胃胀缓解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症状缓解率方面,匹配后,暴露组治疗2周后的咳嗽缓解总有效率及反酸、烧心、嗳气、胃胀等反流相关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4.87%(101/119)、80.77%(84/104)、82.61%(76/92)、82.5%(66/80)、84.42%(65/77),非暴露组分别为 73.95%(88/119)、72.90%(78/107)、70.41%(69/98)、65.38%(51/78)、64.38%(47/73),组间比较,暴露组除反酸缓解率外的其他症状缓解率均明显优于非暴露组(P<0.05或P<0.01);暴露组治疗8周后的咳嗽缓解总有效率及反酸、烧心、嗳气、胃胀等反流相关症状缓解率分别为 94.74%(36/38)、91.67%(33/36)、91.43%(32/35)、93.75%(30/32)、94.12%(32/34),非暴露组分别为 77.78%(35/45)、74.42%(32/43)、71.43%(30/42)、68.42%(26/38)、66.67%(24/36),组间比较,暴露组的各项症状缓解率均明显优于非暴露组(P<0.05或P<0.01).(2)唾液胃蛋白酶水平方面,匹配后,暴露组治疗2周后的唾液胃蛋白酶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非暴露组的唾液胃蛋白酶水平未见明显下降(P>0.05),暴露组对唾液胃蛋白酶水平的下降作用明显优于非暴露组,组间治疗2周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安全性方面,非暴露组有4例(2.48%)患者出现不适反应,暴露组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80,P=0.178).[结论]贝母枳术方可有效缓解胃气上逆型GERC患者的咳嗽及反酸、烧心、嗳气、胃胀等反流相关症状,降低唾液胃蛋白酶水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