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岸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岸工程
海岸工程

马德毅

季刊

1002-3682

hagc@fio.org.cn

0532-88967804

266061

青岛市崂山区仙霞岭路6号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岸工程/Journal Coastal Engineering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海岸工程及海岸带环境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内容包括:港湾、海岸环境、入海河口整洽、海岸保护、港口码头、防波堤、滩涂围堤及排海工程,能源、矿藏、渔业等海带资源开发和海岸带调查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论言语、调查和实验报告,海岩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新方法、新工艺及其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专题综述,并介绍国内国外海岸工程科学的发展及最新动态。本刊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注重其实用性,适合从事与海岸带及其工程科学有关的科研、教学、工程技术人员和海洋开发工作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应力罗德角的修正剑桥模型在ABAQUS中的数值实现及其在海堤工程中的应用

    张其一曲程
    163-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有限元软件ABAUQS提供的UMAT用户材料子程序接口,考虑应力罗德角对黏土力学特性的影响,改进了修正剑桥模型中的临界状态线.采用相关联流动法则,通过引入剪胀比推导了弹塑性矩阵,从而开发了考虑应力罗德角影响的修正剑桥模型UMAT子程序.运用该子程序模拟了正常固结土的静三轴和真三轴试验,并分析了应力罗德角改变引起的海堤最终沉降量的变化.模拟结果表明,考虑应力罗德角的修正剑桥模型能够较好模拟土体的应力-应变特性;应力罗德角变化对海堤最终沉降量的影响随地基深度增加而降低,对海堤-地基交界处的最终沉降量影响最为显著.

    ABAQUS应力罗德角修正剑桥模型参数敏感性海堤沉降

    渤海金州湾全新统沉积物声速与土力学参数的相关性

    王方旗华清峰刘森波冯义楷...
    171-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速是海底地声学研究中的基本物理量和重要参数,研究其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基于渤海金州湾的高分辨浅地层剖面数据和钻孔取样试验数据,通过反演计算获得了全新统内微细层序的声速数据及与之对应的沉积物土力学参数数据集,从而对沉积物的声速特征及其与土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州湾全新统的平均声速为1.505~1.734 km/s,平均值为 1.601 km/s;粉砂、粉土、淤泥、淤泥质黏土和淤泥质粉质黏土五种沉积物类型的声速平均值分别为 1.734、1.645、1.511、1.588、1.567 km/s,变化趋势大致反映了声速随粒径和含砂量的减小而减小的特征;声速与湿密度、干密度和压缩模量之间均存在较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与孔隙比、含水率、液限、塑性指数和压缩系数之间均存在较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而与塑限之间的相关性一般,与液性指数无相关性.

    沉积物声速物理性质土力学参数金州湾全新统相关性

    江苏沿海波浪能资源评估研究

    沈旭伟张洋王晓惠
    182-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3060"目标的提出,波浪能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愈发受到重视.基于此,本文搭建江苏海域的波浪模式,以江苏沿海 2021年至 2023年的波浪能资源为分析对象,对江苏沿海波浪能流密度空间分布、有效波时和季节变化指数等方面开展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江苏沿海年平均波浪能流密度介于 0~11 kW/m,有效波时介于 0~6 000 h,长江口外深远海波浪能流密度和有效波时相对较大,海州湾内波浪能流密度和有效波时相对较小.越靠外海,波浪能流密度和有效波时越大;纬度越低,波浪能流密度和有效波时向外海增加越明显.江苏沿海区域季节变化指数集中于 0.3~1.0,海州湾南侧至洋口港北侧近海区域以及长江口外深远海区域季节变化指数相对较大.该研究结果可为江苏等沿海波浪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波能电站的开发选址等方面提供参考.

    江苏沿海SWAN波浪能流密度有效波时季节变化指数

    浪流联合作用下箱型主梁水动力特性分析

    黄雯林枫易伟清林华民...
    194-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不同工况下箱型主梁水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采用孤立波与海流联合模式模拟计算了极端海况.以某沿海近岸大桥为模型,利用Fluent仿真软件,结合SST k-ω湍流模型和VOF方法,对波流与桥梁结构在各种工况下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通过绘制受力时程图、气液分布图、水质点速度云图等,对箱梁水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正向相对流速的增大,箱梁所受水平波浪力峰值逐渐增大,而竖直力峰值逐渐减小,且峰值对应的时间提前;同时,随着波高的增加,箱梁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所受波浪力峰值呈增大的趋势,并且波浪冲击下,箱梁截面迎波面一侧的水位差增大,导致箱梁迎波面所受竖直方向的抨击力显著增强.

    海流孤立波箱梁数值模拟水动力特性

    码头工程建设对红树林湿地的影响及修复措施

    李玫熊红陈玉军蔡艳清...
    206-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码头建设的影响,北海铁山港榄根作业区附近的红树林湿地出现受损退化现象.为了恢复稳定良好的湿地生态,2021年 9月在对该区域红树林及其生境进行调查采样的基础上,分析了红树林湿地的受损退化原因.结果表明,码头工程建设期间,高岭土悬浮物沉积或附着于红树林根部及叶片上,不仅严重影响植物呼吸和光合作用,而且致其根部腐烂进而导致死亡;码头建设导致的红树林湿地内水流减缓,以及因围填活动引起的局部滩面抬高也是红树林受损退化的原因.提出新增或拓宽现有潮汐通道、局部微地形改造,以及红树林造林恢复等生态修复措施,为沿海地区开展码头工程建设对红树林的影响研究与生态修复实践提供借鉴.

    红树林修复码头工程建设高岭土悬浮物潮汐通道铁山港

    细粒土与粗粒土动力流化的孔压差异辨析

    刘志钦陈志远任宇鹏许国辉...
    217-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基土体在动力作用下的液化对工程会产生灾害性影响.孔隙水压力是研究饱和土体转变为流体的重要表征,已有研究发现,细粒土在液化过程中即使孔压比(孔压/围压)未达到 1,也已进入液化状态.本文将土颗粒概化为球体,考虑颗粒吸附水膜的影响,对由砂粒、粉粒、黏粒组成的饱和土体,在可发生流动的情况下,建立产生动力流化的理论模型,并分析了动三轴和振动台实验中孔压的变化.结合土体微结构特征,指出细粒土处于流化状态时,孔隙水压力因受结合水膜影响而导致孔压值减小,同时因颗粒形状(如板片等)的框架支撑作用也可减小孔压值.这一从土体微观组成的物理性质上进行的理论分析,有助于厘清以孔隙水压力判别细粒土与粗粒土发生动力流化标准不同的原因,有助于研究者深入理解土体液化的内在机制.

    动力流化细粒土粗粒土孔隙水压力液化

    基于A*算法与贝塞尔曲线的AUV路径规划算法研究

    丁子轩
    225-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计算机和其他电子技术发展,在海洋科考及其他水下工程领域,水下自动机器人(AUV)技术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在多种水下任务场景中AUV需要自主规划路线并按照规定路线行驶,辅助工程人员完成各种水下工作.传统的路径规划方法通常利用布谷鸟算法等智能优化算法,存在搜索目标不可达、收敛速度慢、避障能力弱等问题,而A*算法基于栅格地图,虽解决了以上问题,却无法满足AUV对路线平滑性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融合A*算法与贝塞尔曲线,从利于AUV水下姿态保持方面,对A*算法进行改进以完成路径规划.基于Windows11操作系统,利用Python搭建仿真环境对本文改进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保障航行的安全下,基于A*算法与贝塞尔曲线法的AUV路径规划不仅可以使路径最短,而且可以使整个路径进一步光滑,有利于保持AUV运行过程姿态稳定.

    水下自动机器人A*算法贝塞尔曲线路径规划

    基于空间要素流动的海岸带规划响应机制与路径

    谢渝刘大海李彦平邢文秀...
    235-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岸带是具有陆海双重属性的特殊地理区域,通过要素跨系统、多维度的流动实现空间演变.深入掌握海岸带空间演变规律,对于推动陆海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引入"空间要素流动"相关理论,聚焦陆海统筹背景下的海岸带空间要素流动概念,探索其流动特征,落实于规划与管理.首先,概述了陆海统筹研究背景,并梳理了"流空间"、区域要素流动以及地理流研究等相关理论;其次,从概念界定、要素分类和空间格局等方面,阐述了海岸带空间要素流动的理念内涵及其空间格局分布;最后,基于流动耦合特点,探讨海岸带规划响应机制和路径,旨在为实现陆海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海岸带区域要素流动"流空间"地理流陆海统筹空间作用

    《海岸工程》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