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服饰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服饰导刊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
服饰导刊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

方国平

双月刊

2095-4131

HBGZ@chinajournal.net.cn

027-86778286

430077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湖梨园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办公大楼317、318室

服饰导刊/Journal Fashion Guide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联系财经实践、传播财经知识、加强财经研究、提高教研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防护舒适性Janus聚氨酯纳米纤维复合膜制备及其性能

    邢小伟周华吴大伟姜露...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有抗液性和透湿性的类皮肤功能纤维膜在各种应用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这种纤维膜在平衡高防水性/静水压和透湿/气性等方面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基于此,成功开发了一种具有不对称润湿性Janus聚氨酯(TPU)基静电纺纳米纤维膜.该复合膜外层为疏水改性TPU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疏水性,水接触角为136.8°;内层为亲水改性TPU纳米纤维,水滴可以在1s内完全铺展.研究了亲/疏水改性对静电纺丝及TPU纳米纤维影响,以及亲/疏水层厚度对复合膜性能影响.当疏水层/亲水层厚度比为2/1时,复合TPU纳米纤维膜展现优异的防护性及舒适性能(静水压HP为85.3 kPa,透湿率为9.16 kg m-2 d-1).这种不对称润湿性Janus纳米纤维膜可为先进防护纺织品的设计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静电纺纳米纤维Janus,防水透湿聚氨酯(TPU)非对称润湿性

    Janus纤维材料非对称导液指数模型的构建、测试系统及其评价

    翟倩张恒甄琪甘益...
    1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评价大面密度纤维材料的液体非对称传输性能,依据多孔材料液体吸附机理和Langmuir方程,本文在液体非对称传输行为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自主搭建了非对称导液测试系统,建立了非对称导液指数模型,并对两大类17种样品进行测试,获得了最大吸液速率、平均吸液速率、终止吸液速率、相对含水量和非对称导液指数等液体传输行为特征参数,并与液态水分管理测试仪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累计单向传输指数分布在28.4~680.2区间的Janus纤维材料样品,非对称导液指数对应为21.0~437.4,且二者变化规律随样品润湿梯度和差动毛细效应结构特征的改变而趋于一致,具有高的相似性.另外,随着均一结构纤维材料样品面密度从162.6增大到375.8 g/m2,累计单向传输指数从191.1增大到2177.6,而非对称导液指数在-68.0~45.0之间波动.所搭建的非对称导液测试系统和非对称导液指数模型可以很好的评价不同面密度纤维材料的液体非对称传输行为,丰富了功能性纤维材料的评价方法,为新型Janus纤维材料的结构设计和新品开发提供测试手段.

    纤维材料非对称导液指数润湿性能液体传输测试系统

    垂直取向石墨烯微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刘慧瑜李蕾张文忠张岩...
    2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型电子器件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热量,提高电子封装材料的导热性能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聚合物材料目前已成为电子封装材料的首选基底,引入高导热填料虽可有效提升其导热性能,但还需要控制填料的用量以兼顾成本、工艺可拓展性和产品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以石墨烯微片(GNP)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在GNP上原位生长四氧化三铁(Fe3O4)亚微米级粒子,得到石墨烯-四氧化三铁杂化物.将上述杂化物作为填料与环氧树脂(EP)混合后,在磁场条件下高温固化制备了GNP@Fe3O4垂直取向的GNP@Fe3O4/EP导热复合材料.当填料含量为25 wt%时,GNP@Fe3O4/EP的热导率可达0.633 W/(m·K),达到了纯EP的375%,在低负载情况下有效提升了环氧树脂基体面外方向的导热能力.

    导热复合材料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垂直取向结构热导率

    分散染料无水染色涤纶纱线工艺探究

    吴光明柳开武陆向维桑建军...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涤纶纱线传统染色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与热能,并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损害,而当前探索的涤纶无水染色工艺还存在染色压力高、易污染设备、成本高等问题.用A、B、C、D与E五种品牌分散染料墨水采用离心匀色法分别对一定量的涤纶纱线进行无水染色,探究一种涤纶纱线水洗不掉色、皂洗不沾色的新型无水染色工艺.结果表明不同品牌分散染料墨水及对应的固色时间对染色纱线的水洗牢度、色泽深度与皂洗沾色性有重要影响,其中A、C与D品牌分散染料墨水对300 m长涤纶纱线的最佳上墨量为0.3 mL,其最佳固色工艺是于195℃保温4 min.采用这种方法染色的涤纶纱线具有水洗不掉色,皂洗不沾色特征,其沾色牢度等级均在4级及以上.

    涤纶纱线分散染料无水染色固色工艺色泽深度色牢度

    碳纤维三维圆筒织物的织造工艺实验探究

    刘菁
    4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维织物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及层间性能优势,实验中用7200 d碳纤维在自制筒子架上预置适当张力制成弹力丝,在8层三维织机上反复实验,确定最佳浅交弯联层数为5层和最佳贯穿正交织物层数为7层.通过多次试验,优化上机工艺参数,设计出5层浅交弯联织物及7层贯穿正交织物的织物组织图及纹板图.采用顺穿法在0.75筘板上按4/4/3和5/6组穿筘.通过改变经纱与芯模之间的夹角改善碳纤维无捻度、耐磨性极差造成织造过程中开口不清的缺点,织造出两种圆筒状三维织物.最终得出结论:5层浅交弯联织物质地柔软,强力低,适合加工成工业管道运输中所使用的管状材料;7层贯穿正交织物表面相对平整,强度高,适合做航空航天中的飞行器外壳的材料.

    三维织物碳纤维浅交弯联织物七层贯穿正交织物织造工艺及参数

    基于罗丹明B类荧光探针的设计以及对Al3+检测

    李祥李伟高超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印染废水中过高浓度的Al3+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还将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对印染废水中Al3+浓度的精准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罗丹明B、乙二胺和4-甲酰基-3-羟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了新型荧光探针RhB-AC,并利用高分辨质谱(HRMS)及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探针RhB-AC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探针RhB-AC在水中,由于光诱导的电子转移(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PET)效应,其荧光发生猝灭.当与Al3+作用后,PET效应被抑制,探针表现出很强的青绿色荧光.另外,该探针对Al3+检测的速度快(3秒以内)、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检测限为16 nM).最后,该探针还能快速、定量检测实际印染废水中的Al3+浓度.

    罗丹明B荧光探针Al3+定量检测

    基于图像处理的纱线条干均匀度检测

    王畅巍柯薇刘威邓文韬...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图像处理在纱线条干均匀度检测中出现的纱线图像在采集时发生光照不均以及倾斜会影响最终结果的问题,研究基于同态滤波以及Hough变换对纱线条干均匀度进行检测的方法.首先对光照不均现象用同态滤波方法将图像光照分量和反射分量分离开,对光照分量加以抑制来突出反射分量,从而消除光照不均现象,突出条干部分;其次对图像中倾斜纱线用Hough变换检测倾斜角度加以旋转校正至水平状态;最后对无噪声信号纱线图像进行图像分割提取纱线主干部分从而来计算采集到纱线的平均直径.实验表明,通过计算图像处理得到的纱线条干CV值与现有条干仪检测结果对比偏差小于4%,验证了图像处理方法的准确性,对未来形成成套的视觉检测系统有参考意义.

    光照不均纱线倾斜条干均匀度直径提取CV值

    基于Flotherm的电脑针织横机主变频器热设计及优化分析

    李望骏吴晓戴伟夏浩宇...
    6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纺织车间干燥多尘易燃的环境,本文使用Flotherm软件对电脑针织横机主变频器的散热器进行温度仿真与优化设计.基于热损耗基本理论,建立了变频器的热仿真模型,模拟了主变频器散热器内部流场及温度场分布情况,对散热器结构参数和强迫风冷形式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散热器翅片形状及翅片间距对其散热效果影响较大,间距为10 mm的三角形翅片散热器最佳,优化后,变频器平均温度为64.77℃,同比下降32.69%;进一步的,单个大尺寸的散热风扇散热效果更好,经过散热,变频器平均温度为34.69℃,在设备安全工作温度范围内.本研究为实际生产中纺织设备散热器结构及散热风扇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电脑针织横机变频器Flotherm散热分析结构优化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NMMO对纤维素Iβ结构与氢键影响研究

    胡诗玥江学为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纤维素具有可降解性,基于纤维素改性材料的研发对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由于纤维素晶体中含有大量氢键,导致纤维素的溶解性比较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不同功能纤维素的发展.NMMO是一种绿色溶剂,通过与纤维素的相互作用,破坏纤维素的氢键,促进纤维素溶解.为了更加全面地分析NMMO对纤维素的溶解机制,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通过讨论纤维素在NMMO溶剂环境中,讨论NMMO对纤维素结构的影响,以及NMMO与纤维素链内、链间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丰富纤维素溶解机制.研究表明:NMMO通过破坏纤维素链内与链间氢键网络,且对纤维素链间氢键的破坏程度大于对链内氢键的破坏程度,促使纤维素链从其晶体区域逐步剥离,纤维素的结构稳定性被破坏,有效促进了纤维素的逐步溶解.

    纤维素溶解溶剂氢键网络

    步态识别智能护膝的制备及其在关节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卢妍李哲刘英存夏敏...
    8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能可穿戴产品不断涌现,兼顾舒适性与智能性的服装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智能传感设备与服装相结合,可以极大地发挥智能性、舒适性和质轻性等特点,从而广泛应用于人体监测、医疗康复及运动竞技等领域.将锦纶、导电银纱线和氨纶进行编织,制备了一种弹性电容型纱线应变传感器,并将其成功集成到运动护膝中.通过合理布局传感器区域,确保传感器准确地感知人体运动,实现了具有高灵敏度和稳定性的多区域应变传感智能护膝的设计与制备.收集人体异常步态运动数据,采用高效的运动特征提取和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识别,最终成功构建了智能关节损伤康复辅助训练系统,为康复训练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智能纺织品护膝纱线应变传感器步态识别关节损伤康复训练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