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解放军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解放军医药杂志
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解放军医药杂志

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赵会懂

月刊

2095-140X

jfjyyzz@126.com

0311-87978599

050082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398号

解放军医药杂志/Journal Medical & Pharmaceut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CSTPCD
查看更多>>为适应军队医学期刊发展的需要,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华北国防医药》于2011年第一期始更名为《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年期刊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在保持原有学术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卫生工作视点和重点进行编辑策划和栏目调整,设有专家论坛、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预防医学、临床经验、药学与临床、检验与临床、病理与临床、影像医学、医院管理、信息管理与应用、护理园地、医学心理学、病例报告等栏目,适合各级各类医务人员投稿和阅读。本刊先后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数据库6个国内主要文献数据库收录,被中国药学文摘期刊列为固定收录对象。2003年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2005年入选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连续三届获得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期刊奖。欢迎新老读者和作者继续给本刊赐稿和支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经他克莫司联合泼尼松治疗后肾功能指标、血脂水平变化及安全性观察

    韩伟马青青冯伟勋杨明方...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经他克莫司联合泼尼松治疗后肾功能指标、血脂水平变化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6例(予他克莫司联合泼尼松治疗)和对照组61例(仅予泼尼松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肌酐、尿素、24 h尿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变化最为显著(P<0.05,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经他克莫司联合泼尼松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效果,改善肾功能指标及血脂水平,且安全性高.

    肾病综合征他克莫司泼尼松肾功能血脂药物毒性

    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清宫术前应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治疗效果及对β-HCG水平的影响

    孟丽马铟赵锦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子宫瘢痕妊娠(CSP)患者清宫术前应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治疗效果及对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2019年收治的CSP 129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围术期指标及治疗前后β-HCG水平,观察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出血持续时间、包块吸收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血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P患者清宫术前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安全有效,能降低β-HCG水平,缩短恢复时间.

    子宫瘢痕妊娠清宫术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低剂量rt-PA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频发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及近期预后、安全性分析

    王立敏吴慧君王建平王宁宁...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剂量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频发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效果、近期预后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3月我院频发高危TIA 132例,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低剂量rt-PA(0.6 mg/kg)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63例和B组[标准剂量rt-PA(0.9 mg/kg)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69例.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凝血指标变化,2组近期预后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2组总有效率、复发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较治疗前逐渐升高,NIHSS评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较治疗前逐渐下降(P<0.05).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低剂量(0.6 mg/kg)rt-PA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改善频发高危TIA患者神经功能、凝血指标、近期预后方面较为理想,且安全性高.

    脑缺血发作,短暂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近期预后

    某三甲医院ICU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陈学敏李玉雪赵丽刘思阳...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研究某三甲医院ICU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防控院内感染和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2020年来自于ICU患者标本中检出的501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其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0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临床标本主要来源为痰液,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对替加环素高度敏感.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在ICU的痰液标本中检出率最高,应加强ICU的细菌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产生.

    肺炎克雷伯菌重症监护病房耐药抗菌药

    冠心病患者血清25(OH)D、Apo-A水平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刘政毛建斌安卿虞韬...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载脂蛋白A(Apo-A)水平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98例作为观察组,根据Gensini评分又分为轻度病变组45例、中度病变组37例、重度病变组16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9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及不同Gensini评分冠心病患者血清25(OH)D、Apo-A水平,并分析观察组25(OH)D、Apo-A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25(OH)D、Apo-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轻度病变组25(OH)D、Apo-A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病变组与重度病变组,且中度病变组25(OH)D、Apo-A水平高于重度病变组(P<0.01).25(OH)D、Apo-A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0.382,P=0.014;r=-0.547,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25(OH)D、Apo-A水平显著降低,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存在密切联系.

    冠心病25-羟维生素D载脂蛋白A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OCT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分析

    薛增明李雅超杨彦立高海燕...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介入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7例NSTE-ACS,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60例和预后不良组47例,比较2组OCT参数、血清学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STE-ACS患者介入治疗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STE-ACS介入治疗预后预测模型对NSTE-ACS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良好组纤维帽厚度大于预后不良组,脂质核心度数小于预后不良组,血栓形成、斑块内钙化及斑块破裂率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P<0.01).预后良好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P<0.01).纤维帽厚度、脂质核心度数、hs-CRP、cTnI是NSTE-ACS介入治疗预后影响因素(P<0.01).NSTE-ACS介入治疗预后预测方程:Log=10.344+(1.025纤维帽厚度)-(1.362脂质核心度数)-(1.154 hs-CRP)-(1.721 cTnI),其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95,约登指数为0.729.结论 OCT可协助NSTE-ACS患者介入治疗进行,同时纤维帽厚度、脂质核心度数对患者介入术后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VATS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患者脑氧代谢、循环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乔庆勃晋美张海颖邓丽娜...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技术(VATS)不同镇痛方式对患者脑氧代谢、循环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6月收治的行VATS 92例,按镇痛方法分为胸膜外镇痛组和硬膜外镇痛组,每组46例.观察2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脑氧代谢及循环功能指标,并统计2组术后辅助镇痛药物用量、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镇痛满意度.结果 2组术后4、12、24、36、48 h静息时、运动时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24、48 h颈内静脉血乳酸、颈静脉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吗啡总量、氟比洛芬酯使用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膜外镇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硬膜外镇痛组(P<0.05).2组术后6、12、24、48 h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术后胸膜外镇痛与硬膜外镇痛效果相当,但胸膜外镇痛安全性更高.

    胸腔镜检查麻醉和镇痛胸膜外镇痛疼痛,手术后颈内静脉血乳酸平均动脉压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镜表现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潘暐珵汪伟杨映雪庄孝峰...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胃镜表现,分析RE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年6月—2021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168例RE为研究对象.观察RE患者胃镜表现,分析不同分级RE患者Hp感染率及与Hp感染程度的构成比,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RE患者发生Hp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168例中胃镜表现A级101例、B级55例、C级12例、D级0例;观察组Hp感染率为61.31%(103/168)高于对照组的21.51%(37/172)(P<0.01);Hp感染率RE A级者<B级者<C级者(P<0.05);不同分级RE患者Hp感染程度-、+++~++++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男性、年龄>65岁、有饮酒史、有吸烟史、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喜辛辣食物、暴饮暴食、有家族Hp感染史为RE患者发生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 RE患者Hp感染率较高,且Hp感染程度随着RE分级的增加而加重;RE患者发生Hp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需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实施干预,以降低患者Hp感染率.

    食管炎,消化性胃镜幽门螺杆菌影响因素分析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对应激指标、NRS评分的影响

    区军杰龚义伟彭承东李海滨...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在胆囊结石患者中应用效果及对应激指标、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胆囊结石83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应激反应、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术后皮质醇、C反应蛋白、血糖水平、数字疼痛强度量表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胆囊结石患者予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效果更显著,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胆囊结石保胆取石术疼痛,手术后皮质醇C反应蛋白

    18F-FDG PET/CT诊断甲状腺病变的临床价值研究

    卢受强零伟杰胡达堂檀香...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18 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在诊断甲状腺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2018年10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4例甲状腺病变临床资料.观察甲状腺体积、密度、病灶形态、边界、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等特征;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18 F-FDG PET/CT检查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结果 84例中良性病变49例,恶性病变35例.18 F-FDG PET/CT检查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1.43%、87.76%、89.29%,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值=0.782).甲状腺良恶性病变在SUVmax、肿瘤钙化、肿瘤边界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病变SUVmax值较恶性病变低,钙化少见,边界清晰;恶性病变边界多模糊,钙化多见.结论 CT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与病理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进一步结合PET可有助于术前定性诊断.

    甲状腺疾病良恶性体层摄影术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