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解放军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解放军医药杂志
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解放军医药杂志

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赵会懂

月刊

2095-140X

jfjyyzz@126.com

0311-87978599

050082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398号

解放军医药杂志/Journal Medical & Pharmaceut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CSTPCD
查看更多>>为适应军队医学期刊发展的需要,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华北国防医药》于2011年第一期始更名为《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年期刊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在保持原有学术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卫生工作视点和重点进行编辑策划和栏目调整,设有专家论坛、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预防医学、临床经验、药学与临床、检验与临床、病理与临床、影像医学、医院管理、信息管理与应用、护理园地、医学心理学、病例报告等栏目,适合各级各类医务人员投稿和阅读。本刊先后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数据库6个国内主要文献数据库收录,被中国药学文摘期刊列为固定收录对象。2003年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2005年入选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连续三届获得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期刊奖。欢迎新老读者和作者继续给本刊赐稿和支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型糖尿病患者OSTA指数、25(OH)D水平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叶继锋付晓荣李文静董清...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指数、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T2DM 121例作为T2DM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19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不同人群中OSTA指数、25(OH)D水平、骨密度(BMD)情况,对比不同骨量患者OSTA指数、25(OH)D水平.分析OSTA指数、25(OH)D水平与BMD相关性.结果 T2DM组OSTA指数、25(OH)D水平、BMD值低于对照组(P<0.01).121例中骨质疏松31例,骨量减少39例,骨量正常51例.骨质疏松组OSTA指数、25(OH)D水平、BMD值低于骨量正常组与骨量减少组,且骨量减少组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OSTA指数、25(OH)D水平与BMD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T2DM患者OSTA指数及25(OH)D水平均明显降低,且二者与骨质疏松程度呈正相关,监测OSTA指数、25(OH)D变化情况可为防治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提供有效参考.

    糖尿病,2型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25羟维生素D骨质疏松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胱抑素C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韩晓芳张新秀尹德超宋佳佳...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胱抑素C(CysC)与肝纤维化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10月我院133例T2DM,据腹部超声结果分为T2DM+NAFLD(NAFLD组)68例和单纯T2DM(非NAFLD组)65例;再据NAFLD肝纤维化评分(NAFLDFS)将NAFLD组分为肝纤维化低危亚组38例和肝纤维化亚组30例.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分析T2DM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及T2DM合并NAFLD患者肝纤维化影响因素;分析T2DM合并NAFLD患者CysC与NAFLDFS评分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CysC对T2DM合并NAFLD患者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结果 体质量指数、血尿酸、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ysC为T2DM合并NAFLD独立危险因素(P<0.01).谷氨酰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载脂蛋白B、HOMA-IR、CysC为T2DM合并NAFLD患者肝纤维化独立危险因素(P<0.01).T2DM合并NAFLD患者CysC水平与NAFLDFS评分呈正相关(r=0.721,P<0.05).CysC诊断T2DM合并NAFLD患者肝纤维化曲线下面积为0.825,95%CI为0.714,0.907,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33%、89.47%.结论 T2DM合并NAFLD患者CysC水平与肝纤维化有关,且是较好诊断及监测肝纤维化指标.

    糖尿病,2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胱抑素C肝硬化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彩超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

    张国栋彭玉荣李辉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彩超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19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身体健康者19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下肢动脉声像特点、内径、内-中膜厚度,血管斑块形成、狭窄及闭塞情况,血流峰值流速、动脉搏动情况.结果 观察组股动脉、胫后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内-中膜厚度大于对照组,斑块形成、狭窄、闭塞发生率及踝肱指数高于对照组,内径、血流峰速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彩超能准确反映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情况,从而可在疾病早期进行筛查、诊断,并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进行随诊,实时掌握患者病情,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及改善预后.

    糖尿病血管病变下肢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搏动指数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肌力及尿流动力学的影响

    吴金梅邢忠兴郭丽芳李晓青...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肌肌力及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产后SUI初产妇168例,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对照组仅予盆底肌功能锻炼.评价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盆底肌肌力、漏尿情况及尿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及腹部漏尿点压(ALPP)、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膀胱顺应性(BC)、最大尿流率(Qmax)水平高于治疗前,疲劳度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及MUCP、ALPP、BC、Qmax水平高于对照组,疲劳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0 min 2组漏尿量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可提高产后SUI治疗效果,显著增强患者盆底肌肌力,调节尿流动力学状态,促进患者转归.

    尿失禁,压力性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功能锻炼盆底肌力尿流动力学

    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晚期细菌性阴道病临床效果及对阴道菌群、妊娠结局的影响

    张亚伟康晓迪刘丽恒郝文静...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对妊娠晚期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临床疗效、阴道菌群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妊娠晚期BV 147例,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予甲硝唑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乳酸菌阴道胶囊.比较2组治疗效果、阴道乳酸菌计数情况及妊娠结局,并观察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阴道乳酸菌计数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晚期BV患者予以甲硝唑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能提高临床效果及阴道乳酸菌计数正常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且安全性高.

    阴道病,细菌性乳酸菌阴道胶囊甲硝唑阴道菌群

    cTnT、HbA1c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关系

    张振岭唐淑俊孙燕吕凤华...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8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93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cTnT、HbA1c水平,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比较不同人群cTnT、HbA1c水平;分析cTnT、HbA1c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血清cTnT、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度32例,中度27例,重度23例.重度组血清cTnT、HbA1c水平均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TnT、HbA1c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482、0.513,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TnT、HbA1c水平均明显上升,且与早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通过检测上述因子水平可有效评估患者神经功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肌钙蛋白T糖化血红蛋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

    Hcy、Lp-PLA2水平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愈后早期复发的关系

    吕凤华白银刘鑫唐淑俊...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治愈后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 将2020年7—12月收治的TIA 117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Hcy、Lp-PLA2水平,观察组治愈后随访3个月,记录治愈后早期复发率,比较复发及未复发者Hcy、Lp-PLA2水平,分析影响患者复发的因素及Hcy、Lp-PLA2对早期脑血管事件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Hcy、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117例有32例(27.35%)复发.复发组Hcy、Lp-PLA2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1).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颅内动脉狭窄、未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及Hcy、Lp-PLA2异常升高为TIA患者治愈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P<0.01).Hcy、Lp-PLA2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 临床需针对TIA患者治愈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性措施,应加强监测Hcy、Lp-PLA2水平,并合理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降低复发的风险.

    脑缺血发作,短暂性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危险因素

    血清sCD40L、PTX3及GFA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对病情、预后的评估作用

    潘阿莉方无杰洪亮杨时...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正五聚蛋白3(PTX3)及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对病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139例急性脑梗死作为脑梗死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91例周围性眩晕作为眩晕组.对比2组sCD40L、PTX3及GFAP水平,同时观察不同病情、预后急性脑梗死患者sCD40L、PTX3及GFAP水平变化,并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因素及上述因子与急性脑梗死病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组sCD40L、PTX3及GFAP显著高于眩晕组(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sCD40L、PTX3及GFAP水平逐渐增高(P<0.05).预后良好组sCD40L、PTX3及GFAP低于预后不良组(P<0.01).sCD40L、PTX3及GFAP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sCD40L、PTX3及GFAP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率中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692、0.806、0.774,P<0.01),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618、0.546、0.572,P<0.05).结论 sCD40L、PTX3及GFAP在急性脑梗死中高表达,且与患者神经损伤及预后明显相关,上述因子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预后的参考指标.

    脑梗死可溶性CD40L正五聚蛋白3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预后

    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赵蕊崔璐莎唐颖王亚男...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0年8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122例的临床资料,并按照有无合并抑郁,设为未合并组59例,合并组63例.其中合并组轻度20例、中度26例、重度17例.另选取7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血清BDNF、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析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患者BDNF、FT3、FT4、TSH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合并组血清BDNF、FT3、TSH水平低于未合并组和对照组,且未合并组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血清BDNF、FT3、TSH水平高于中度组和重度组,且中度组高于重度组(P<0.05).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患者BDNF、FT3、TSH水平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r=-0.638、-0.614、-0.572,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患者血清BDNF、FT3、TSH表达下调,且与患者抑郁程度相关.

    精神分裂症抑郁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患者视盘周围血流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郭莹杨世琳杨冬妮赵伟...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患者视盘周围血流观察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7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2例48眼的临床资料,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小梁切除术,在术前、术后3个月应用OCTA分别测量视盘周围、鼻侧、颞侧血管密度,分析血管密度与眼压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术后3个月眼压低于术前,视盘周围、鼻侧及颞侧血管密度高于术前(P<0.05).术后血管密度增高与眼压降低有关(P<0.01).结论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引起的眼灌注损伤可通过降低眼压得到改善,应用OCTA对视盘周围血流监测有重要意义.

    青光眼,闭角型小梁切除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视盘周围血管密度高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