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张奋勤

月刊

1671-0975

430205@163.com

027-81973959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查看更多>>《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一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成为我校教学、科研的主要阵地和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本刊主要刊登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哲学、语言与文学、史学、法学、文化、教育学等学科的论文。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师生及从事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概化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评分中的应用研究

    阎莉张玮向国华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概化(G)理论作为分析框架,请12位评分者对11名大学生的汉译英翻译测试进行评分,通过一系列的概化研究和决策研究,以检验翻译测试中的评分信度和构建效度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以汉译英段落翻译进行的测试能较好区分考生的翻译能力;评分人效应明显,而题材效应不明显.同时决策研究的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翻译任务和评估者人数能提高翻译测试的信度.

    概化理论翻译评分评分信度构建效度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政治外宣文本的英译策略研究——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实践》为例

    赵梓茜黄晶王小娟张紫馨...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社会面临公共卫生危机,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取得重大成果,通过外宣工作及时向各国共享抗疫信息,向世界展示中国风范.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从词汇和句法对等角度分析政治外宣文本语用习惯及翻译技巧策略,探究外宣文本英译策略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外宣文本翻译提供思路与方法.

    功能对等理论政治外宣文本英译策略

    高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索——以武汉市高校为例

    王文莉陈朋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研究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市高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情况的调研分析,提出武汉市高校图书馆借鉴国外高校图书馆社区服务的先进经验,完善武汉市高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服务模式.

    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

    高校"课程思政"实效评价体系构建

    段云华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如何评价改革成效成为教育管理部门及高校面临的紧迫课题."课程思政"教学应突出"育人"实效,避免显性化、形式化的评价,确立正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原则,在此基础上,笔者从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构建了相应的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教育目的生成性教学课程评价

    多中心治理理论下"双一流"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再造研究

    刘灵辉田茂林李明玉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必须要有一流的行政管理服务加以保障,目前,"双一流"高校以行政人员为中心,教师和学生处于边缘的"中心-边缘"式内部治理体系,强化了高校内部直线命令式的科层体制,使得高校内部行政人员的自我定位出现偏差,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弱化,导致高校内部难以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良性治理格局,故而,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大背景下,"双一流"高校的内部治理体系改革再造迫在眉睫.多中心治理理论作为国外社会治理的主流思想之一,其以多中心为着眼点、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我国也存在着适宜生存的土壤,并与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相契合.本文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构建起"双一流"高校的教师、学生、行政人员共同以平等主体身份参与的多元内部治理体系,并提出制定行政人员权利责任清单、改变行政人员评价机制等配套的对策建议.

    "双一流"高校多中心治理理论共建共治共享内部治理体系再造

    构建"双高"建设与产教融合机制的路径思考

    张林国尤美婷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双高建设与产教融合面临深度融合不到位、人才供需不适匹、协同发展有误区、双师型师资素质有差距等基本问题,阐述了双高建设与产教融合承载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社会职责,校企双方又是相互依存、合作双赢、协同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经济实体,提出了构建校企人财物融合的制度、利益、质量等共同体及其制度保障体系,是助推双高建设与产教融合的基本路径.

    双高建设产教融合机制研究

    基于CIDO模式物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以冷链物流运营课程为例

    段李杰吴丹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流专业在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工科思维,将行业、协会、企业等资源进行整合,立足"发展学科融合,强化实践实用"为抓手,结合"互联网+"时代现代物流发展需要,采用CDIO的教育理念,基于CDIO为基础的创新冷链物流课程教学体系,分别从课程设计、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三个方面进行融合,通过引入企业实践课程,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提升物流场景教学,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达到为物流行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创新能力CDIO模式以赛促教

    新时代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彭芸李菁昭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对金融人才需求带来了巨大变革.技术的不断创新,对金融人才的复合性、创新性、国际化和应用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存在培养方式相对滞后、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为此,本文从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四个方面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加快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

    新时代金融科技人才培养

    新文科背景下金融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童藤张紫诺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文科"背景下,金融类专业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作为传统文科,金融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需要进一步改善,培养模式有待优化.在新文科学科融合的未来趋势下,金融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传统文科教育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促进文科教育的融合升级,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从"新文科"的四个特性:创新性、融合性、战略性、发展性出发,探讨金融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并分别从"新文科"和"新金融"的角度,研究学科建设的路径,探索促进"新金融"建设、改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新模式.

    新文科新金融交叉融合

    "互联网+"时代金融学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路径研究——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

    张攀红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时代金融学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至关重要,基于对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学生的调研,发现学生能够通过多样化的学习途径,甄选对自己有用的互联网学习信息和资源,较为积极地投入到网络自主学习.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自主学习意识和动力不足、自主学习效率和效果不高、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网络学习资源鉴别能力不够、学习易受其他因素影响.因此,为了培养和提升"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应加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角色、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与学生的实时沟通交流,学生应提高自主学习意识、信息甄选能力和自我管控能力.

    "互联网+"金融学专业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