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北金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北金融
华北金融

吴超

月刊

1007-4392

huabeijingrong@sina.com

022-23209531

300040

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117号

华北金融/Journal Huabei FinanceCHSSCD
查看更多>>《华北金融》是人民银行天津分行主办,天津市金融学会、河北省金融学会、山西省金融学会、内蒙古自治区金融学会协办的金融专业期刊,本刊始终坚持立足天津,面向华北,辐射全国,及时反映经济金融改革前沿性问题,围绕经济金融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讨;既有地方特色,是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金融合作的园地,又体现“大金融”概念,综合反映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的动态。本刊注重树立精品意识,是金融改革的窗口、传播金融信息的媒介、金融学者联系的桥梁。《华北金融》拥有阵容强大的撰稿人队伍,及时推出一流金融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解读最新金融政策,介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分析和借鉴国外金融机构管理模式和内控机制。同时,紧密联系基层,是金融机构广大干部职工、大专院校经济金融理论研究人员和经济部门工作者的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银行竞争能否提升区域创新效率——来自省份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王博李志辉李增杰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提升创新要素的投入数量,更要提升创新效率。我国的金融体系以商业银行占主体的间接融资为主,竞争性的银行业结构能否提升区域创新效率?本文基于2005-2020年期间我国各省份的银行分支机构数据以及创新投入产出数据,针对此问题展开分析。研究发现:第一,银行竞争能够提高区域创新效率,该结论在历经多种工具变量检验后依然成立;并且,与单个企业不同,银行竞争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并不存在非线性关系。第二,当中小银行对银行竞争的贡献份额较高时,银行竞争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第三,在东部省份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省份,银行竞争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

    银行竞争区域创新效率中小银行东部省份市场化程度

    农业保险是否具有环保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雷柠泽黄立强陈乐
    1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面源污染严重阻碍着我国农业绿色转型,解决污染问题迫在眉睫。农业保险理论上能够产生环保效应,可能会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产生积极影响。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保险能够缓解农业面源污染强度,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2)农业保险规模扩大、结构优化以及增速提高均能缓解农业面源污染强度,其中扩大规模所产生的环保效应最大。(3)在数字化程度与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更低的省份,农业保险的环保效应越大。(4)在中部地区省份以及农业大省中,农业保险的环保效应越大。

    农业保险农业面源污染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技术

    绿色信贷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研究

    李雪飞
    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2013-2021年我国省级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空间计量模型,验证了绿色信贷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存在空间相关性,且绿色信贷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空间正相关关系,绿色信贷规模增长能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控制变量中,政府投入、科技投入、外商投入的增加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均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完善绿色信贷相关制度,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推动区域经济金融协同发展,以绿色信贷增长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色信贷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溢出效应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债务期限错配与公司风险

    王雪
    34-4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理的债务期限结构能够有效缓解企业杠杆风险、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系统考察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加大了债务期限结构"短债长用"错配的程度,且质押比例越高,错配程度越大;而机构投资者可以缓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债务期限错配的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债务期限错配的影响显著存在于信息不对称及违约风险较高的企业。此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引发的债务期限错配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以上研究对深入理解债务期限错配的原因、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债务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违约风险

    共同机构所有权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冯月月闫淑荣
    4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2010-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能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代理成本和融资约束在共同机构所有权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削弱了共同机构所有权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在较低的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下、国有企业中,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更显著。研究结论对共同机构所有权的治理效应提供新的理论支撑与经验证据,同时对企业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持续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共同机构所有权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代理成本融资约束监督治理

    投资者距离与企业外源融资结构——基于软信息不对称的视角

    丛琳洁米致远高湘茗
    6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软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从投资者距离视角解释上市公司外源融资结构的变化。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研究表明:第一,投资者距离的增加提升了债权融资比率,即软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越高,债务融资占外源融资结构的比重越大;第二,银行调研行为和国资持股背景在投资者距离影响公司外源融资结构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正向调节作用;第三,在大规模企业的公司样本中,投资者距离对外源融资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中小规模的公司样本则表现出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对于理解公司外源融资结构变化,更好地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投资者距离外源融资结构软信息银行调研国资持股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经营风险的调节效应检验

    达潭枫王文静
    7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1-2021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观测数据,本文使用LP法构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标,研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SB)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验证经营风险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时序区间内,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整体上看,通过降低非金融企业的经营风险,可以显著减弱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这种影响还会因企业所有者性质、所属行业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国有性质的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会略强于非国有企业,对制造业的抑制作用强于非制造业。

    影子银行化经营风险全要素生产率

    基于在线大数据及文本挖掘技术的CPI预测研究

    课题组
    8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价在宏观调控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新技术、新手段不断优化CPI预测,对于有效开展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创新性的将网络数据"清数-iCPI"和文本挖掘信息引入CPI预测,并通过混频数据构建了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首先将BERT模型应用于CPI预测关键词的扩展,其次引入"清数-iCPI"这一网络价格信息,最后将高频时间引入解释维度构建混频数据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显示,利用文本挖掘和"清数-iCPI"构建的混频数据预测CPI结果稳定,文本挖掘信息对预测精度有明显提升,预测模型在拐点捕捉方面表现优秀,可提前一个月左右实现对CPI的预测。

    CPI预测文本挖掘技术BERT模型人工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