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农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农机
河北农机

王进朝

双月刊

1002-1655

hbnjzzs@126.com

0311-87652517

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西路630号河北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编辑部

河北农机/Journal Hebei Farm Machinery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由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主办的农机科普杂志,多次被评为国家、华北地区和河北省优秀期刊,2002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她以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办刊宗旨,向广大读者宣传国家有关农机化的方针政策,介绍各种农机具的正确使用、安全操作、故障排除及维修保养知识,推荐各种新型农业机械、畜牧机械、饲料机械、加工机械、中小型工程机械等及新技术,传播农村致富信息,是广大农机管理人员和机手管好、用好农机的良师益友,是帮助农民致富的好参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实施对策

    黄紫乾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全面提升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以及组织发展水平,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推广机构职能不明确、科研院校与农业生产联系松散,以及农业社会组织功能弱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实施对策:转变传统小农思想,塑造新时代农民形象,旨在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并重,通过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推广粉垄技术,优化耕作方法,提高土地产出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培育壮大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竞争力。这些对策旨在促进农业技术的广泛推广,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乡村振兴农业技术推广实施对策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尹丽花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动摇,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不动摇。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好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基础工程,对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还需要做好财政支持、人才培养等工作,切实培育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

    江苏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张丽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实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阐述农业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及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以江苏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例,分析科技创新与农业产出效率提高、农业产业链升级、绿色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科技素养提升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深化农业产业链整合与升级、实施绿色生态农业战略、提高农民科技素养和参与度等协同发展策略,持续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探索更多高效、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新路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社会稳定,为地方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江苏省农业科技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互动关系协同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优化策略分析

    文程亮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新时代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能够全面推动农业经济的全面升级和农村的全面进步。乡村振兴战略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这一战略背景下优化农业发展与管理,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建设意义。要想推动我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就需要结合农业经济的特殊性大胆创新,全面提升农业经济的技术、人才方面的发展水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解析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探讨在当前背景下农业发展的优化策略,旨在推进农业的现代化改革,提升农业经济增长速度,推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乡村振兴农业发展现代化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新农村发展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赵旭阳郑刘洋吕思童马鸣...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实现农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新农村发展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旨在分析新农村发展背景下,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探讨如何推动农业经济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层面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从经济层面看,应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产品加工与营销,提高农业附加值。其次,从社会层面看,应加强农村人力资本的培养与流动,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最后,从环境层面看,应加强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新农村发展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智慧农业发展优化路径研究

    宋浩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农业指的是运用现代化高科技的互联网手段将农业与科技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操作模式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对农业生产信息进行迅速、精确地获取与处理,对农业生产的环节实施智能化的改变与提升,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发展。智慧农业的兴起对现代农业的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关键方式,然而,当前智慧农业在我国依然处在比较初级的发展阶段。作为农业与经济都发展较好的贺州市,在实施智慧农业中虽然获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难题和不足。因此,必须加大相关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育、强化信息化的建设等措施助推智慧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智慧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