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农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农机
河北农机

王进朝

双月刊

1002-1655

hbnjzzs@126.com

0311-87652517

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西路630号河北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编辑部

河北农机/Journal Hebei Farm Machinery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由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主办的农机科普杂志,多次被评为国家、华北地区和河北省优秀期刊,2002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她以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办刊宗旨,向广大读者宣传国家有关农机化的方针政策,介绍各种农机具的正确使用、安全操作、故障排除及维修保养知识,推荐各种新型农业机械、畜牧机械、饲料机械、加工机械、中小型工程机械等及新技术,传播农村致富信息,是广大农机管理人员和机手管好、用好农机的良师益友,是帮助农民致富的好参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高产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及实施方法

    刘宏伟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国内正在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实施,在农业种植过程中,要确保粮食的产量与质量,筑牢粮食安全的基础。同时,我国每年大豆和玉米的产量较高,要保持玉米和大豆的单产和品质,需要对原有种植模式进行打破,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模式来实现稳粮增豆。因此,本文首先阐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推广意义,其次探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实施方法,明确其具体的推广策略,要加大对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使种植模式符合要求,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效益。最后,对相关农业机械与种植技术进行研发和补助,做好政策引导,充分调动种植户的积极性,帮助他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收入,从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推广意义实施策略

    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探究

    邵琳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机械自动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许多先进的农业机械已经开始应用自动化播种机、自动化收割机、自动化灌溉设备,还有部分新型的农业机械还开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决策,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然而,目前农业机械自动化还存在部分问题,限制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在此形势下,自动化技术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以提高其适应性、可靠性。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农业机械自动化已成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农业机械自动化已经取得的进展,探讨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农业领域发展提供参考。

    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可持续发展生产效率

    无人驾驶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中的实践与挑战

    李利宁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导航定位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驾驶农业机械已成为现代农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阐述了无人驾驶农机面临的技术、安全、法规、成本等挑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尽管无人驾驶农机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应用潜力。未来,随着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配套环境的日益完善,无人驾驶农机将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精准化、自动化的方向迈进。同时,我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晚,但正快速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为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抢占农机装备智能化制高点,建议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健全安全监管和法律法规,完善农机购置补贴等支持政策,提升农民科技素养,为无人驾驶农机创新应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无人驾驶农业机械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精准农业

    小麦病虫害防治中植保无人机的应用途径

    杨文文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数百万吨的小麦产量因病虫害而受损,严重影响了全球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植保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技术手段,逐渐应用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中。植保无人机通过搭载先进的传感器和喷洒系统,能够实现对小麦田间的实时监测和精准施药,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此外,植保无人机还能够实现智能飞行路径规划和作业计划制定,提高防治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植保无人机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的效果以及植保无人机的基本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麦病虫害防治中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策略,为小麦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小麦病虫害植保无人机防治

    培育新质生产力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

    伍思冰韩慧连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两个变局"的背景下,培育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同样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农业领域尤为突出,农业现代化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培育新质生产力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本文从新质生产力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阐释新质生产力与农业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特征;辨析新质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作用机制,提出新质生产力可以通过创新农业技术助力农业发展、以改善农业产业链助力农业发展、通过人才保障助力农业发展、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助力农业发展;最后提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可行路径,可以从实现农业人才强国战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加强农业政策引导、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四个角度入手。

    新增生产力农业产业形态

    数字化赋能田间管理 农业生产增产高效

    孙学贞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山东邹平为背景,对我国智慧农业、数字化田间管理进行了调查,邹平市推广研发并免费为农户提供"邹平掌上智农"App及"梁邹智农"微信小程序,农户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终端在线勘察农情,可连线专家问诊、开方。邹平市建成县级数字农业农村服务管理平台,涵盖邹平16个镇街858个村,惠及95万亩耕地和辖区群众及农业企业,形成了县级有数字农业平台指挥中心、镇街有数字农业分平台、农户有小程序的"县—镇—农户"三级数字农业发展体系,实现田块级"一对一、点对点"管理与线上线下精准服务,不仅让农业生产更精准、更高效、更轻松,还在节本提技增产增收等方面蹚出了新路子,在实践中总结出来一些经验和做法,实现粮食产量"二十连丰",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生产,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数字化田间管理智慧农业增产高效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张军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拟从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分析其互动机理,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首先分析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指出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其次阐述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包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农村相关产业发展等;分析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如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机购置成本高等。最后提出促进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如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创新农机服务模式、加强农机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等。

    农业机械化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下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瓜茄植株长势及产量的影响

    郭自然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瓜茄是一种起源于安第斯山脉的高原水果作物,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地区广泛种植。本研究采用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两种不同的喷施方式处理后测定香瓜茄株高、茎粗、果实产量、单果重等形态指标。结果显示,采用40ppm 2,4-D浸花处理株高下降了43。56%,40 ppm 4-CPA喷施处理下茎粗下降了21。6%,营养生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取而代之的是生殖生长指标获得了提升,20ppm 2,4-D喷施处理相比对照产量提升了627。06%。此外30ppm 2,4-D喷施处理获得了最高的单果重指标,其重量相较于对照组增加了69。16%。综合来看,20ppm喷施处理是提高香瓜茄产量和品质的最优处理,本研究为香瓜茄实际生产提供了可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方案,对青藏高原地区香瓜茄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香瓜茄植物生长调节剂产量

    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研究

    程恩佩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秸秆还田不仅可以减少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肥力。然而,传统的秸秆还田方式存在作业效率低、质量差等问题,急需创新性技术来加以解决。本文着眼于解决农业秸秆处理和利用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本文阐述了秸秆还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当前秸秆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概念及优势,重点论述了秸秆还田作业中农机和农艺措施的有机结合方法。

    农机农艺融合秸秆还田作业质量土壤改良

    复混肥料蒸馏后滴定法总氮测定改进建议

    谭凌志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GB/T 8572-2010《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着手,以标准中操作描述不够严谨详细,不同实验室操作条件不同和实验员操作方法细微差异等导致氮含量检测结果易出现偏差问题作为切入点,针对样品消化存在暴沸影响加热时长问题和蒸馏过程中蒸馏终点的判定问题设计实验,实验分为空白实验、消化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长、采用生胶带封口和观察蒸馏终点时间各项,通过各项试验数据结果分析比对,对样品消化过程中提出倾斜加热、根据消化剧烈程度调低加热功率,适当延长加热时间作为改进建议,对样品蒸馏过程中提出用生胶带密封瓶口、将用pH试纸测试蒸馏终点改为蒸馏至出现暴沸现象为蒸馏终点作为改进建议,该改进建议能够进一步提高复混肥料中氮含量检测的准确性。

    复混肥料氮含量消化过程蒸馏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