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农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农机
河北农机

王进朝

双月刊

1002-1655

hbnjzzs@126.com

0311-87652517

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西路630号河北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编辑部

河北农机/Journal Hebei Farm Machinery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由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主办的农机科普杂志,多次被评为国家、华北地区和河北省优秀期刊,2002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她以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办刊宗旨,向广大读者宣传国家有关农机化的方针政策,介绍各种农机具的正确使用、安全操作、故障排除及维修保养知识,推荐各种新型农业机械、畜牧机械、饲料机械、加工机械、中小型工程机械等及新技术,传播农村致富信息,是广大农机管理人员和机手管好、用好农机的良师益友,是帮助农民致富的好参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分管理技术对林业种植的影响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孟丽任晔李轩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业种植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土资源、支撑家庭木材市场的重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林业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来促进树木的生长发育,但受气候变化、土壤质地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水源供给往往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过多或不足的供给都对树木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木材质量下降,甚至导致树木死亡。传统的定时灌溉方法已不能满足树木的生长需求,需要探索更优化的水分管理技术。本文深入探讨了水分管理在林业种植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林业种植中水分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水分管理技术的优化策略,以提高林业种植效率、保护生态平衡,促进林业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种植水分管理技术优化策略

    关于豇豆的常用农药残留分析和研究进展

    宋婷胡娜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豇豆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栽培和消费。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药的广泛应用,农药残留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并对食品安全和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准确、可靠地检测和监控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是非常重要的。农药残留检测在豇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能够保证豇豆产品的质量和食用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及时发现和监测潜在的农药残留问题,预防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确保豇豆产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食品安全标准,为农药的合理使用和豇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因此,加强对豇豆中农药残留物的检测工作十分重要。本文探讨关于豇豆的常用农药残留分析和研究进展。

    豇豆种植农药残留残留分析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农田水利中的应用研究

    李波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央一号文件提到要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结合现代化技术提升农业的管理质量,其中一项就是要求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资源、肥料资源的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减轻农民的种植压力,实现增收增产的目的,极大程度提高种植效率,保障农民的农作物收成。水肥一体化是一种现代化的种植方式,是将肥料和水一起浇灌的新兴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压力管道和装在管道末端的注水器,将水和肥料均匀地浇灌到地里,保证无误地浇灌到植株的地皮表面。这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浇水施肥模式,能够根据植物生长周期的需要来浇灌,保证不同周期内植株的营养需要,提高浇灌效率。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显著缓解水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如节水节电、省肥省人力、保护环境等,受到广大农业种植人员的青睐,推进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基于此,本文根据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农田水利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水肥一体化技术农田水利应用

    小麦种植技术与施肥管理策略

    李杰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不仅是亿万人口的日常粮食基础,也是粮食安全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小麦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成为了农业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探讨了小麦种植环境、品种筛选、种子处理、播种策略、灌溉管理和病虫害管理等关键因素,强调了适应当地环境、选择合适品种和采取适宜管理措施的重要性。在施肥管理策略方面,本文介绍了土壤肥力评估、合理施肥原则、特定营养元素的管理以及先进施肥技术与设备的应用,以确保养分供应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旨在综合运用科学的种植和施肥策略,有效提升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小麦种植种植技术施肥管理

    兴安盟气候变化趋势对农业生产影响分析

    刘阳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其中气温、降水、日照等变化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中段东南坡向松嫩平原过渡带,北纬46°,是公认的寒地水稻黄金种植带、玉米黄金种植带、黄金奶源带和黄金畜牧带,拥有耕地面积2316万亩。本文根据兴安盟辖区内8个国家站1986~2020年气象资料,对兴安盟的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风速及日照时数五项主要影响农业生产的气象要素年际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呈上升趋势,风速和相对湿度表现为下降趋势;建议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灌溉保证率和田间排水率,水稻、玉米选择更耐旱品种,合理调整作物种植时间和种植密度,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供及时有效的气象信息。

    兴安盟气候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影响趋势分析

    浏阳香菇栽培技术改良及学生创业

    朱红艳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菇属担子菌纲,起源于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菇,也是中国久负盛名的珍贵食用菌。中国最早栽培香菇,已有800多年历史。香菇也是中国著名的药用菌,是一种食药同源的食物,具有很高的营养、药用和保健价值。此外,香菇还含有锰、锌、铜、镁、硒等微量元素,可维持肌体正常代谢从而延长人类寿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浏阳香菇因其肉质鲜美,口感细腻而备受消费者青睐,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浏阳香菇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香菇栽培技术的改良成为了浏阳地区农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逐渐成为了一项适合学生创业的好选择。本文围绕浏阳香菇栽培技术改良及学生创业展开研究,旨在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带动大学生创业就业。

    浏阳香菇栽培技术学生创业

    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要点分析

    肖利霞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各地林业部门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扎实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旨在解决林业发展突出问题。其中,幼林抚育工作作为林业种植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林业种植工程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从现阶段的幼林抚育工作开展情况而言,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无法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为此,有关职能部门需要结合当前林业种植工程发展现状对幼林抚育要点进行积极了解和学习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落实到当地林业种植工作中、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幼林抚育技术要点进行探究,旨在保证林业种植效率和质量。

    林业种植工程幼林抚育技术要点

    秦皇岛市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市相关对策研究

    耿丽争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国家和京津冀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为秦皇岛市的农业发展带来一些机遇和一定挑战。秦皇岛市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把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市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秦皇岛场景之一,从着力构建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等方面采取措施,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强市,为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夯基固本。机遇与挑战并存,受国家政策等宏观环境方面因素以及秦皇岛本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等微观环境方面因素的影响,秦皇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强市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本文对秦皇岛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强市的发展现状做简介,重点分析建设特色农业强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

    特色农业农业强市相关对策秦皇岛市

    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

    张秀娟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中国农村发展的总方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发展状态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农业经济的发展机遇和策略研究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深入分析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提升农产品加工与市场竞争力、优化农村人力资源与提升教育水平四个方面探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旨在促进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支撑。

    乡村振兴农业经济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人力资源

    乡村振兴背景下南阳市特色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李煜闫悠悠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抓手,对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特色农业作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状态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加强对特色产业的挖掘与创新、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推进产业链的整合升级,以及加大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投入,不仅能推动南阳市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还有助于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全面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吸引力的产业、农村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农民成为体面的现代职业人。本文分析了南阳市特色农业的现状与特点,提出加强特色产业深度挖掘与创新、构建与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推动产业链整合与高质量发展、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等发展路径,以助力南阳市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共同构筑富裕、和谐、美丽的新乡村。

    乡村振兴南阳市特色农业产业链整合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