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陈楚明

双月刊

2097-065X

hbnjh-mag@263.net

027-88031182 59750769

430068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湖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Journal Digital Agriculture and Intelligent Agricutural Machiner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层农机购置补贴现状及成果研究——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

    李慧梅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作为国家重点惠农政策,推动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给乡村振兴提供了蓬勃动力.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分析了金寨县近年的农机购置补贴发展现状.研究发现,农机购置补贴有效促进了农机特别是微型农机的普及,促进了金寨县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带动金寨县农业的增产增效和农民的就业增收,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同时,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仍需在资金投入、补贴标准与范围、补贴申请效率、监督管理等方面加大投入,更好满足发展需求.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安全性能评价与技术改进

    李娜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机使用中的安全问题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此,围绕提高农业机械的安全性能,提出了结合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的综合策略.通过采用有限元分析和动力学仿真对农机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研发并植入智能监控预警系统,实现对关键工作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故障预警,显著提高了故障诊断和预防能力.此外,还完善了操作规程,强化了培训考核体系,规范了操作行为,增强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结论表明,这些措施能显著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有效保障了农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我国农业机械使用安全性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农业机械使用安全结构优化智能监测

    2000-2023年贵州省归一化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张宇涛李梦云纪维东余杰...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被的变化情况可以反映一定区域水文、气候、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变化,对区域内生态环境变化监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揭示贵州省的植被时空变化情况,基于2000-2023年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采用Theil-Sen趋势分析法和Mann-Kendall检验探究了近20年贵州省NDVI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时间变化上,2000-2023年贵州省NDVI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2-2013、2020-2021年ND-VI增加最明显,植被生长总体上呈现稳中向好趋势;空间分布上,贵州省近20年NDVI上升的区域面积占比为92.71%,其中显著上升的区域面积占比为76.41%,植被覆盖等级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

    植被生态环境时空变化特征

    鄂尔多斯市北部地区玉米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

    刘婷张敏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范围较广,其产量和质量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玉米种植为我国粮食供应提供了重大保障.在玉米种植与生长过程中,气候条件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尤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光照条件是确保优质玉米高产的关键.根据玉米种植生物学特性,并结合鄂尔多斯北部地区2010-2021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分析当地玉米种植气候条件.结果表明:当地温度、降水量和光照时数比较适宜种植玉米;高温干旱、暴雨、冰雹、霜冻对玉米种植的危害较大;从积极开展玉米种植的精细化气象服务、构建玉米种植气象监测预警服务平台、科学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制作专业化气象服务产品四个方面提出了气象服务措施.

    玉米种植气候适宜性气象灾害

    恶劣天气对福海县设施农业的影响及气象预报预警技术实践

    阿依古丽·阿曼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施农业是福海县脱贫攻坚、助力农户增产增收的重要产业.福海县的农业经济在当地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福海县频繁发生寒潮、冰雹、强降雨、沙尘暴和大风等恶劣天气,给福海县的设施农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这些恶劣天气条件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少阻力,对设施农业的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福海县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设施农业的抗灾能力和适应能力.因此,根据福海县设施农业发展和气候实际情况,分析了恶劣天气对福海县设施农业的影响,并梳理了相关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措施.

    恶劣天气设施农业影响气象预报预警福海县

    恩施山区土壤酸化治理技术模式与效果评价

    龙飞杨红梅王贵邹芳...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恩施山区土壤酸化程度严重,pH值小于5.5的土壤面积超过50%.近年来,在相同的田间施肥管理模式下,对pH值小于5.5土块分别采用增施有机肥、增施化肥、增施有机肥+石灰、有机肥+增施化肥的处理方式进行田间施肥管理,探索最有效的土壤酸化治理种植技术.结果表明,单独增施有机肥和单一增施化肥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有机肥和化肥搭配施用的增产更加明显.采用施加"有机肥+石灰"(推荐用量为每亩施有机肥500 kg、石灰100 kg)的土壤酸化治理模式后,作物亩增产49.12 kg,增幅达到10.32%,增产幅度最大,且能显著提高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该治理模式可以在山区酸化土壤治理上推广.

    恩施山区土壤酸化技术模式效果评价

    市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探索——以合肥市为例

    余芸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在同一空间上,乡村用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等多维度问题并存.基于此,为完成变土地整治为国土综合整治,变土地利用为国土利用与修复,通过实例研究,提出市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路径的建议.

    土地综合耕地保护自然资源

    农田水利灌溉创新及节水灌溉科学管理探究

    张延涛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探究农田水利灌溉创新及节水灌溉科学管理方法和技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农田水利灌溉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现状,研究了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节水灌溉技术和灌溉制度,提出了节水灌溉管理的新思路,实现了更加精细化的农田水利管理.结果表明,通过研究和探索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节水灌溉技术和灌溉制度,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科学管理是实现农田水利灌溉创新和节水灌溉的关键.应该加强技术研发和管理创新,推广和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和管理方法,促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管理思路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节水技术及其推广研究

    孙晓琴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研究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节水技术,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从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生产方式落后、节水技术推广难度大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用水效率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存在问题.改进农田水利设施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增加节水技术研发投入,普及节水技术,对于节约用水意义重大.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节水技术现状问题优化策略

    "河长制"对农村饮水安全的保障研究

    蔡磊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介绍"河长制"的提出背景与内涵;其次分析"河长制"在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中的作用,包括加强水源地保护、大力开展水污染防治、积极推进水生态修复等方面;再次探讨了"河长制"在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针对不足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对策,包括基于顶层设计创新政策内容、加强法规标准与考核评价机制建设、提升全民治水意识与能力、逐级签订农村饮水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完善重点区域监控设备安装等,以期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以及为农村地区提供更清洁、更安全的饮用水资源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河长制"农村饮水安全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