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陈楚明

双月刊

2097-065X

hbnjh-mag@263.net

027-88031182 59750769

430068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湖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Journal Digital Agriculture and Intelligent Agricutural Machiner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贵定县优质水稻品种的对比试验分析

    陈蔚蓝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贵定县粮食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不断提升贵定县粮食科技水平,现根据贵州省粮油作物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推广项目实施要求,结合贵定县实际,通过2022年水稻绿色高产高效项目组织开展优质水稻品种展示实验小结,筛选适合贵定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抗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质杂交水稻良种,为贵定县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进行试验。试验得出:泰优808、川优6203、香两优619、内6优6368等品种都适宜在贵定县推广种植,品种分蘖率强,亩种植密度10 000~11 000穴比较适宜,产量低,抗性差,生育期长的水稻品种不宜在贵定县种植。

    水稻品种作物产量绿色种植

    小麦施肥常见问题、养分需求及施肥技术的应用分析

    赵效强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分析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技术应用,旨在优化小麦养分管理,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通过对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氮、磷、钾是小麦生长的关键养分,明确小麦每生产100 kg籽粒需要吸收2。5~3 kg氮素、1~1。7 kg磷素和1。5~3。3 kg的钾素。基于上述数据计算了土壤当季供应量、农家肥和化肥的具体供应量。研究结果显示:分阶段施用氮肥,根据土壤测试调整磷肥和钾肥用量等科学施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小麦种植养分需求施肥技术

    施用生物炭对玉米产量影响的Meta分析

    陆萍罗莉齐婷婷潘韩熠...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定量研究生物炭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收集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225篇,最终保留8篇文献共18组数据,在不同种植地区、不同施炭量下采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生物炭施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异质性检验的I2=58。1%>50%,p=0。001<0。1,纳入的研究有较高的异质性,因此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偏倚检验p=0。769>0。05,表明纳入的数据无发表偏倚。分析施用生物炭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变化率E=11。63%,说明施用生物炭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幅度达11。63%(95%CI:8。33%,17。35%)。不同种植地区施用生物炭后,华中地区增产率最高,达46。23%(95%CI:25。86%~69。89%)。施加生物炭量增加,玉米产量也会增加,施炭量大于40 t/hm2 时,增产率达到15。03%(95%CI:5。13%~25。86%)。得出结论如下:生物炭的施用显著增加了玉米产量。

    Meta分析生物炭玉米产量

    双季水稻单产不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以常德市为例

    陈敏罗功仪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常德市为例,探究了双季水稻单产不高的原因,并提出了借鉴对策。采用调研法和访谈法了解双季水稻种植情况,分析认为秧苗质量不高、施肥不合理、水稻无效分蘖多、灌溉方法不当和病虫害严重是造成双季水稻单产不高的主要因素。结论表明:采取合理密植培育壮苗,科学施肥提高肥效,适时晒田与追肥,推广好气灌溉技术和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等措施有助于提高双季稻单产。

    双季水稻无效分蘖合理密植好气灌溉

    茄科蔬菜的田间调查实验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索——以衡阳县为例

    洪建云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南省衡阳县土地肥沃,非常适宜种植各种蔬菜,其中茄科蔬菜如茄子、西红柿等栽培面积超过80万亩(约5。3万hm2),年产量在200万t以上,约占到全省蔬菜总产量的5。2%。虽然衡阳县茄科蔬菜种植规模与产量较大,但是病虫害问题也不可避免。为了研究衡阳县茄科蔬菜病虫害问题,通过田间相关调查实验了解衡阳县茄科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并基于多种当地常见的茄科蔬菜病虫害来相应讨论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切实帮助当地缓解病虫害威胁,大力发展绿色防控技术种植生产茄科蔬菜,进一步提高蔬菜年产量与经济效益水平。

    茄科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田间调查实验衡阳县

    沃柑种植中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推广的实证分析——以广西田东县百城村为例

    韦召功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广西田东县百城村为例,深入探讨了沃柑种植中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情况。通过对百城村沃柑种植园区的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发现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提高沃柑产量、优化果实品质、减少水资源浪费和降低化肥使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同时,详细阐述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沃柑种植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包括灌溉系统的设计、肥料的科学配比与施用等,并分析了该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的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沃柑种植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具有积极意义。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建议,包括加强技术培训、完善政策支持、建立示范园区等。

    水肥一体化沃柑种植技术推广策略种植方式

    闽南沿海地区耐盐水稻品种筛选和产量构成分析

    陈绳全许俊鹏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闽南沿海盐渍化农田对具有不同耐盐性的18个水稻品种进行了全生育期灌淡咸水种植,分析了不同水稻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结果表明,18个品种水稻产量区间为2 334~7 053 kg/hm2,平均产量为4 998。75 kg/hm2,变异系数为28。7%;不同耐盐水稻品种的产量与每穗总粒数、结实率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效穗、千粒重不显著相关。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恒丰优华占、恒丰优929、集香丝苗、恒丰优金丝苗等4个高产耐盐品种,为闽南地区盐渍化耕地水稻种植提供了更多选择。

    闽南地区耐盐水稻品种筛选产量构成

    基于盐城亭湖区的优质小麦特色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周新秀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亭湖区优质小麦高产栽培过程中,种植技术是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为此,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系统分析了小麦种植中产量与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选择优质小麦品种、小麦种植地、小麦种植环节以及收获存储等方面对种植技术进行了全面优化,并提出了一套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种植技术和实施综合病虫害防治,能有效提高亭湖区小麦的产量与品质,对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亭湖区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基于郑麦9023和冀麦8号的高效种植技术试验研究

    穆俊娇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郑麦9023和冀麦8号为对象,对高效种植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采用综合土壤管理、精确水肥管理及高精度农业技术,评估了小麦生长性能和产量。研究方法涵盖了土壤分析、作物生长监测和产量评估,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研究结果显示,综合运用上述技术显著提升了小麦的生长速度和单位面积产量,且这些技术的实施对土壤健康产生了积极影响,证明了现代农业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小麦种植土壤管理水肥管理高精度农业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农作物种子检验技术的应用现状、问题与展望

    谢迪佳冯露魏梓玉张璇...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综合运用生物技术、分子标记、图像处理技术等多种检验方法,可以提高农作物种子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探讨了新时期农作物种子检验技术的应用,分析其在种质资源、种子质量控制和种子贸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新的检验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为农业生产和种子行业提供科技支撑,进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作物种子检验生物技术分子标记图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