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陈楚明

双月刊

2097-065X

hbnjh-mag@263.net

027-88031182 59750769

430068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湖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Journal Digital Agriculture and Intelligent Agricutural Machiner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丘陵山区主粮作物机收减损工作的实践及思考——以湖北省十堰市为例

    李华唐浩然许章菁田新朝...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人口众多,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丘陵山区农业生产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主粮作物机械化收获减损环节上进行探索以降低粮食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湖北省十堰市作为典型的丘陵山区地形地貌,同时具有较大种植面积的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因此以十堰市为例对丘陵山区主粮作物机收减损的现状、损失的原因、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主粮作物机收减损丘陵山区十堰市

    基于传感信息融合的水电站无人值守智能监测设计及实例研究

    陈国军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规的水电站无人值守监测依赖坐标转换示意法获取智能监测参数,易受位移累计影响,水位监测偏差大.基于传感信息融合的水电站无人值守监测方法,利用多传感信息融合技术集成了水电站智能监测数据,建立数据清洗框架,并设计智能监测中心,实现精准无人值守运行监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设计方法监测的水位变化与实际高度吻合,提升了监测准确性,对保障水电站安全运行、降低水位变动风险具有实用价值.

    多传感信息融合水电站无人值守智能监测

    农业废弃物堆肥处理技术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

    张常弘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废弃物堆肥是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但目前面临诸多技术瓶颈.为此,系统分析了农业废弃物堆肥过程中原料成分复杂多变、堆肥化反应控制困难、温度和通气条件优化不易等问题,并从优化原料预处理与配比、建立反应动力学模型、开发智能化温度与通气控制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农业废弃物堆肥处理技术的改进策略.未来应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完善政策扶持机制,推动农业废弃物堆肥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废弃物堆肥过程控制风险管控

    基于碳达峰的生态农业发展路径实证研究——以甘肃平凉地区为例

    王科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当前正处于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农业产业发展态势稳中向好,产量和质量均有所提升.但是受到区域区位条件、资源、土地等因素的制约,部分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动力不足,依然存在农村劳动力个人素质低下、先进科技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为贯彻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要求,农村地区要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做好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等工作.基于此,以甘肃平凉地区生态农业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农技人才培养、发展生态旅游观光产业以及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改进当地的农作物种植模式.

    生态农业碳达峰发展路径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改造工程中园林植物的应用及策略分析

    王金兰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园林植物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改造中的应用,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园林植物提升城市园林景观的品质和生态环境.通过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当前园林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改造中的应用现状,包括植物选择、搭配、配置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和实践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运用园林植物可以显著提升城市园林景观的效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园林植物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园林景观改造策略

    甘肃张掖地区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化问题研究

    龙元国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在农村环境整治环节还面临多方面的问题,例如资金局限、整治不全,以及缺乏对内核的打造.基于此,借助论述法、经验分析法,对当前甘肃地区环境整治现状进行简要描述,给出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的关键举措.在此过程中,相关单位应当进行多方合作,解决资源瓶颈问题;同时也需要实施全面规划,打造农村环境整治内核;推行完善的绿色生产生活模式以及环境整治制度,加强宣传教育,从而使相关整治工作能够提质增效.另外,多方主体还应当形成合力,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动,打破在环境整治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孤岛,使相关活动能够正常高效推进和实施.

    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问题对策

    古浪县榆绿毛萤叶甲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

    胡波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榆绿毛萤叶甲对榆树等林木的危害程度日益加剧,给林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古浪县作为榆树资源丰富的地区,榆绿毛萤叶甲对榆树资源的危害问题尤为突出.基于此,深入探讨了榆绿毛萤叶甲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发生规律及其对榆树等树种的危害,并结合古浪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的防控技术,旨在有效控制榆绿毛萤叶甲的发生程度,保护当地林业资源安全.

    古浪县榆绿毛萤叶甲发生规律防控技术

    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中的相关问题与技术措施——以黑龙江省为例

    左辛刘清扬李丹赵杨...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以来,我国黑土地受到不同程度的退化以及破坏,其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以黑龙江省为例,探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期间相关问题与技术措施,首先介绍耕地保护技术,其次讨论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目前的问题以及基本条件,最后详细阐述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措施.通过技术措施的实施,将有效减少黑土地的退化程度,保护并且提升生态环境以及环境生产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与帮助.

    黑土耕地保护技术黑龙江

    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六位一体"盐碱地改良集成技术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余娜张建玲田丰赵卉...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因气候特点以及灌溉现状造成耕地土壤积盐,盐碱化程度较高,目前盐碱化耕地所占比例较大,制约着作物产量和品质,限制了全旗农业发展.为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化耕地,2020-2022年土右旗在盐碱化耕地上应用"六位一体"盐碱地改良集成技术模式,即集成"深耕深松+耐盐作物+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土壤调理剂+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6项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项集成技术后土壤pH由8.62减少到8.46,减少0.16;土壤碱化度由12.25%减少到11.19%,减少1.06个百分点;全盐由2.51 g/kg减少到1.34 g/kg,减少了1.17 g/kg;交换性钠离子由1.23 cmol/kg减少到1.11 cmol/kg,减少了0.12 cmol/kg.应用"六位一体"盐碱地改良集成技术后,土壤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改良效果显著,为土右旗制定盐碱化耕地技术模式提供技术依据.

    盐碱地改良技术六位一体改良效果地力提升效果包头市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浆砌石施工的优势及关键技术

    刘宝强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众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已投入建设施工中,其建设完成后能够为农田灌溉提供更多便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较强的应用灵活性,在农村地区获得较广泛的应用.浆砌石施工技术作为建筑施工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已经在各类实践中获得有效应用.从浆砌石施工的优势出发,针对浆砌石施工的材料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展开分析,希望为相关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一定参考,进而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良性发展.

    浆砌石小型农田水利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