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农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农业科技
河北农业科技

半月刊

1003-6288

hbnykj@yahoo.com.cn

0311-87652160

05005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河北农业科技/Journal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宣传贯彻党和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交流科技兴农、科技致富的先进经验,传递科技信息;普及农业技术和生产技能;选登国内外的农业先进经验及科技信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浅析

    花振君
    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丘陵山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9。4%,丘陵山区较低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整体进程。本文结合迁安市木厂口镇农机化发展现状,对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有利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丘陵山区加快发展农机化的对策和建议。

    丘陵山区农机化对策研究

    分类经营视角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刘青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业分类经营是基于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思想而开展的重大改革措施,同时也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前提和保障。本文基于分类经营的视角,阐述了公益林和商品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分别提出了公益林和商品林的生态效益补偿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分类经营森林生态效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抓好五个重点 建设“超吨粮县”

    杜美芹
    7-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1年,永年县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技术服务、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全县51。5万亩小麦平均亩产450。5kg,较2010年亩增17。5kg,54万亩玉米平均亩产568。2kg,较2010年亩增28。2kg,全县小麦玉米两熟亩产合计达1018。7kg,

    吨粮组织领导技术服务资金投入永年县亩产平均小麦

    从林场的发展谈林业在破解“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段俊英
    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业是农村赖以生存的基础。本文以呼兰林业局的林场发展分析了农村林业发展的瓶颈,论述了林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林场发展林业“三农”问题

    夏谷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曹建光
    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谷子,虽属杂粮,但由于其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B2、钙、铁等物质,近年来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必需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因此,夏谷面积迅速发展。夏谷生育期较短,一般品种80~90d。夏谷生长正处在日照较短的高温季节,

    栽培技术要点夏谷维生素B2市场需求量营养丰富高温季节生育期谷子

    影响春播玉米产量的因素及对策

    程志岗焦和平刘建婷
    10-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浅山区、丘陵区占据70%面积的平山县,灌溉条件相对较差,受水利和气候条件的限制,近年来春播玉米面积逐年增加。但由于种植方式和栽培管理因素影响,制约了春播玉米产量的提高,高产品种潜力不能充分发挥,

    玉米产量春播灌溉条件气候条件管理因素种植方式高产品种浅山区

    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

    钱功武
    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之时,小麦也将进入管理的关键时期,由于去冬以来我地降雪量少,给小麦的春季管理也带来了难度。小麦越冬之后相继进入返青、起身、拔节阶段,是小麦春季管理的主要时期,是促弱苗转壮、控旺苗稳健生长的重要时期,

    春季管理技术冬小麦降雪量返青拔节弱苗旺苗

    麦棉连作技术探讨

    邢宪民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棉花是邱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近几年麦棉连作面积较大,利用移栽棉和小麦连作,可在一定程度缓解粮棉争地的矛盾,提高棉花产量品质。主要做法如下:1确定适宜麦棉连作的地块选择水肥条件好的地块是麦棉连作的基本条件,其中水质好尤其重要,

    连作技术麦棉地块选择小麦连作产量品质水肥条件农作物移栽棉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李君
    1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1玉米大垄双行高产栽培该栽培模式将原来的两条小垄(垄沟宽为60cm)改为一条畦面宽100~110cm的大垄。垄上种植两行玉米,小行距40cm、大行距60~70cm,垄间形成自然通风透光通道,有效解决了田间郁闭问题,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提高玉米产量。

    高效栽培模式玉米产量大垄双行种植密度高产栽培自然通风光通道有效解

    如何利用地热电缆搞好甘薯育秧

    张树坡
    1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易县栽植甘薯的历史悠久,解放前就有栽植,近几年易县每年栽植甘薯面积在7万亩以上,栽植的秧苗主要是冷床育秧,由于冷床育秧没有增温措施,造成出苗慢、出苗率低,而且还经常有烂床现象发生。

    育秧甘薯地热电缆利用增温措施出苗率栽植解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