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农业科学
湖北农业科学

喻大昭

半月刊

0439-8114

hbnykxzz@126.com

027-87389334

430064

武汉市武昌南湖瑶苑2号

湖北农业科学/Journal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和黄冈师范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被认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农业核心期刊”,1997~2004年连续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该刊以为科研、生产和“三农”服务为宗旨,以学术性和实用性为特色,面向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广大科技人员,报道国内外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和科研动态。主要栏目有:专论、生物技术、栽培?育种、土肥?植保、园艺?特产、药用植物、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贮藏?加工、农业工程、检测分析、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时相RSEI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新民市为例

    王井利余鹏程蔡福刘慧楠...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辽宁省新民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年、2017年、2020年的相近月份(5-6月)Landsat 8 OLI_TRIS数据,提取4个生态因子[绿度(NDVI)、湿度(WET)、干度(NDBSI)、热度(LST)],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4年、2017年、2020年新民市RSEI的均值分别为0。397、0。348、0。506,呈先降后升的趋势。2014-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差和较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区域,面积占比由62。5%降至33。2%;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较好和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南区域,面积占比呈明显的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由21。3%先下降到18。4%后上升到37。0%。4个因子中绿度和湿度对生态环境质量起到正面作用,其中湿度的正面影响较为显著;干度和热度起到负面作用,其中干度的负影响较为显著。

    生态环境质量Landsat8OLI_TRIS遥感生态指数(RSEI)主成分分析新民市

    环境和气象因素对柑橘黄龙病重要传播媒介——柑橘木虱发生规律的影响

    麦欣静王盼蔡思航黄江华...
    61-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对环境和气象因素的敏感性,以及其与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传播的关系。总结了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的基本情况,并探究了环境因素(如海拔、纬度、土壤、田间管理、寄主和生物因素)和气象因素(如温度、湿度、降雨、光照和气压)对其发生规律的影响。这些信息有助于预测柑橘木虱的发生情况和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从而减少柑橘黄龙病的传播风险。

    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柑橘木虱(Diaphorinacitri)环境因素气象因素传播媒介发生规律

    19种杀虫剂对藜麦甜菜筒喙象的室内防治试验

    许志萍赵晓军邢鲲赵飞...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19种杀虫剂,以硅藻土及黄绵土作为农药载体,开展了藜麦(Chenopodium quinoa)甜菜筒喙象(Lixus subtilis Boheman)的室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黄绵土或硅藻土为载体时,40%毒死蜱乳油和40%辛硫磷乳油都表现出了较高的速效性和持效性,7 d后防治效果均达100%,推荐生产使用。以硅藻土为载体时,可显著提高5%啶虫脒乳油、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和20%呋虫胺可溶粒剂的防治效果,药后7d防治效果分别为100。0%、100。0%、73。3%和95。8%,可有效防治藜麦甜菜筒喙象,推荐在生产中采用杀虫剂与硅藻土混合施用的方式施药。

    藜麦(Chenopodiumquinoa)甜菜筒喙象(LixussubtilisBoheman)杀虫剂室内防治防治效果

    喷施石硫合剂对促进沃柑果实着色的影响

    黄其椿谭颂玥汪妮娜刘福平...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验证喷施石硫合剂对沃柑果实着色的效果,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开展石硫合剂不同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沃柑成熟转色关键期(12月30日)喷施石硫合剂对促进沃柑转红和着色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促进转红和着色效果最显著的均是单次喷施石硫合剂1。2波美度,红度值a*比对照(CK)提升了15。24%,柑橘综合着色指数CCI比CK提升了40。07%,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单次喷施石硫合剂0。8波美度,a*和CCI分别比CK提升了11。67%和32。31%。所有喷施石硫合剂的处理均表现出对转红和着色有提升效果。经过田间观察,石硫合剂还对溃疡病、灰霉病、蚜虫、蓟马、蚧壳虫、红蜘蛛等病虫害有良好防效。

    沃柑喷施石硫合剂果实着色病虫害防控

    流式细胞仪对甘蓝花粉倍性的测定

    杨鼎李崇娟吕凤仙和江明...
    78-8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花粉的倍性,以甘蓝GL21028的花粉为材料,以叶片为对照,比较花粉2种处理方式、3种不同细胞裂解液、2种核酸染料的效果差异。通过B缓冲液处理后获取的花粉细胞可以直接染色,为最简便处理方式;采用"Aru"buffer和Y2种裂解液,染色剂DAPI,处理甘蓝叶片和花粉,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样本细胞DNA成峰集中,细胞碎片很少;配制的Y裂解液能够适用甘蓝材料流式细胞仪的观察。甘蓝花粉通过B缓冲液处理后,可以直接作为流式细胞仪倍性鉴定的材料,不再需要其他处理,配制的Y裂解液可以得到较好的试验结果。

    甘蓝(Brassicaoleraceavar.capitata)流式细胞仪花粉测定倍性裂解液

    抗根肿病长柄芥育种材料的创制与鉴定

    李崇娟杨鼎吕凤仙和江明...
    82-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远缘杂交及回交将白菜的抗病基因导入到芥菜中,创制获得优质的抗根肿病长柄芥(Brassica juncea var。longepetiolata Yang et Chen)育种材料。采用人工接种鉴定和分子标记鉴定相结合法,对10份抗根肿病白菜材料进行抗性分析,筛选出 1 份可作为长柄芥抗根肿病育种材料创制的抗性资源CCR21002。利用CCR21002分别作为父本、母本提供抗根肿病基因,与长柄芥进行远缘杂交,结合胚挽救技术获得正反杂交种F1,选取植株形态偏向芥菜的F1与长柄芥回交获得BC1,对BC1植株进行形态学、细胞学分析及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回交一代比杂种一代更难获得,胚挽救成活的13株BC1中,仅筛选出1株基因型为AABB且抗根肿病的植株,经分子标记鉴定所含抗病基因为CRb,在植株形态上保留有长柄芥的大部分性状。证明经过与抗根肿病白菜远缘杂交及回交,获得对4号生理小种表现抗性的长柄芥新种质1份,可用于继续回交转育。

    长柄芥(Brassicajunceavar.longepetiolataYangetChen)抗根肿病胚挽救正反杂交创制与

    不同浓度镉污染土壤对猕猴桃的影响

    郑昌锐唐运来廖慧苹罗中魏...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盆栽模拟试验,设置3种浓度镉(Cd)污染土壤处理和空白对照,探究不同浓度Cd污染土壤对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生长的影响以及Cd在猕猴桃中的富集和转移规律。结果表明,在低浓度Cd污染土壤中,猕猴桃的鲜重、根茎部直径、根长、叶面积均无显著影响,在中高浓度Cd污染土壤中,猕猴桃的生长发育被抑制,鲜重、根茎部直径、根长、叶面积均下降,且浓度越高生长受到的抑制越严重;随着土壤Cd浓度的增加,猕猴桃叶的吸收能力增加而富集能力不变、猕猴桃茎吸收能力增加而富集能力先减小后增加、猕猴桃根吸收能力增强而富集能力先下降后趋于稳定;随着土壤Cd浓度的增加,猕猴桃的转移系数先下降后趋于稳定,转移系数均小于1,重金属Cd主要富集在猕猴桃根部;在不同浓度Cd污染条件下,猕猴桃根、茎、叶的富集系数均表现为根>茎>叶。

    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Planch.)Cd富集系数转移系数

    干旱胁迫下氮素对猴樟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唐佳乐段海波王静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猴樟(Cinnamomum bodinieri)幼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外源添加氮素对其抗旱性调控的效应,以1年生猴樟幼苗为试验材料,以霍格兰营养液为氮源,设置缺氮(N0)、施氮(N1)2个氮素水平,并对其进行干旱处理,分别于停止浇水后0d(正常水分,W0)、3 d(轻度干旱,W1)、5 d(中度干旱,W2)、8 d(重度干旱,W3)进行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会抑制猴樟幼苗的生长及生物量的积累,降低叶片叶绿素含量,诱导气孔关闭,降低胞间CO2浓度,抑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外源添加氮素能够促进猴樟幼苗的生长,且主要体现为对地上部分生长的促进,并能够提高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猴樟幼苗的净光合速率。

    干旱胁迫猴樟(Cinnamomumbodinieri)幼苗氮素生长光合特性

    干旱指数法综合评价河南烤烟新品种抗旱性

    孙计平李雪君李丽华赵世民...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烟100、云烟87和NC89为对照品种,采用PEG(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试验,结合盆栽控水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对河南省烤烟新品种的影响,采用干旱指数法综合评价新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河洛1号抗旱性最强;其次是豫浓香201,在中度干旱胁迫条件下抗旱性较强,重度干旱则影响烟叶正常生长;渠首1号抗旱性与对照品种NC89、中烟100和云烟87基本相当。

    烤烟PEG(聚乙二醇)干旱指数法抗旱性综合评价河南省

    外源硒对蒲公英生长、生理特性及其硒含量的影响

    孟祥龙赵治国林香君宋晓倩...
    106-11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叶面喷施外源硒对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生长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分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溶液(0、100、200、300、400 μmol/L)对蒲公英生长、生理特性及其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施硒浓度的增大,蒲公英根长和鲜重等生长指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相比,施加200 μmol/L亚硒酸钠可显著提高蒲公英光合作用速率和光化学反应效率,提高光合色素含量;施加200 μmol/L亚硒酸钠时蒲公英叶片SOD和CAT活性最高,施加300 μmol/L亚硒酸钠时POD活性最高(P<0。05)。施硒可有效提高蒲公英绿原酸、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施加200 μmol/L亚硒酸钠时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49。73%、31。34%。施硒后蒲公英各部位硒含量显著提高,叶片和根系的硒含量随硒浓度的变化符合一元二次方程。蒲公英叶片对外源硒浓度的变化较敏感,是富硒的主要部位。研究认为,叶面喷施200 μmol/L亚硒酸钠是培养富硒蒲公英的最佳浓度。

    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生长生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