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社会科学
湖北社会科学

唐伟

月刊

1003-8477

hbsk@263.net

027-86798366;86798261

430077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黄鹂路60号《湖北社会科学》编辑部

湖北社会科学/Journal Hubei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共湖北省委直接领导的综合性应用理论月刊。刊物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际、工作指导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积极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大胆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求真务实,融现实性与理论性于一体,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的冒险与欲技道的游戏

    彭富春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是当代人类创造的最具冒险性的技术.它源于人类生存基本需求的欲望和解放身心最高需求的欲望.人工智能虽然是一个器物,但却是一个有智能的器物,因此是一种神器.人工智能不断模仿人类,它具身化、通感化和世界化(场景化).它不仅类人类,而且超人类.其冒险性在于不断越过人与世界存在的边界.这就需要大道(智慧)的指引,给欲望和技术划分边界.人工智能必须保护人、物和机器自身,实现人、机、物的共生.在人工智能的时代里,世界形成了欲望、技术和大道的新的游戏.

    人工智能欲望技术大道

    物种主义:通用人工智能伦理第一原则初探

    刘方喜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通用人工智能伦理第一原则,物种主义强调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高度统一,主张以人类物种的存续发展和每个人生物性智能的自由发展为目的.作为生物领域反物种主义伪善平等观的倒转,硅谷精英基于智能进化论的反物种主义既反人道主义,也反科学,在把通用人工智能所代表的社会智力、社会力量人格化乃至神化的同时也把精英自我神化.反物种主义者所宣扬的通用人工智能将与人类形成物种冲突的论调,是偏颇乃至虚幻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导致的过度竞争,掌握大资本的少数个人对通用人工智能垄断及其引发的人类内部越来越剧烈的社会冲突,才是威胁人类物种存续发展的真正风险.扬弃资本和社会达尔文主义,通用人工智能将有助于人类进一步征服自然力量,并使每个人的生物性智能得到自由发展.

    通用人工智能伦理物种主义自然主义人道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

    人工智能批判绪论——兼论人工智能时代的主体性问题

    邢冰
    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人工智能的思考中,技术辉格主义与卢德主义都是不可取的.它们不仅存在大量漏洞,而且都以技术本质论为前提.事实上,技术、资本、权力是密切纽结在一起的.技术界常见的"未来已来"的说法及近年硅谷兴起的有效加速主义运动,本质上是金融资本通过技术神话建构预期,实现欲望生产,带来资本自身增值的手段.技术与资本通过共谋尝试介入司法、国家信用等公共部门,强化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专制统治.人工智能由于对文本的依赖,也成为资产阶级推广自身价值观的工具.但人工智能的意义也不全是负面的,在人的解放与主体性问题上,人工智能客观上可以促使我们反思工作伦理的弊端,并可为共产主义的社会奇点的到来创造一定的物质条件.

    人工智能技术辉格主义资本权力主体

    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体面劳动及其基本内容

    鲁寒光贺祥林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马克思主义视域提出体面劳动这个议题,必得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著述中去寻求源头.马克思恩格斯虽然都没有直接使用"体面劳动"的提法,实质上从当时到现在,人类劳动关系形式的历史演进已给出了追求体面劳动这个指向.马克思主义关于体面劳动的基本内容,是一个事涉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两域的劳动关系问题,联系我国当前劳动关系的运行实践,必须以辩证的眼光来把握体面劳动的两大基本内容:劳动者各项权利得到维护,劳动者各项义务得到履行.这既是劳动者物质层面的体面过程,又是劳动者精神层面的体面过程,还是劳动者享有党和国家制定的制度层面的体面过程.

    马克思主义体面劳动权利义务

    论剩余劳动发展的中国原则

    汪帮琼
    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任务,就是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剩余劳动的普遍发展正是这个中心的"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固有本质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剩余劳动的普遍发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剩余劳动普遍发展的全新方式,其决定性的主体原则是"党的领导".这一主体原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剩余劳动普遍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集中体现.在这一原则下,资本被转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

    剩余劳动普遍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主体原则

    我国协商民主的传统思想文化底蕴及其特性

    董金柱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代哲学"和"的思想、"谏"的政治传统和"公"的仕文化理念构筑了我国协商民主最主要的传统思想文化根基,也使得我国的协商民主具有三大特性:不同于西方协商民主的独特性、作为主体民主制度的独有性和能够产生高效能的独到性.这也带给我们三点重要启示:制度设计应兼顾历史文化传统方具有生命力,学习借鉴外来制度须进行本土转化才能适应生存,不断开拓创新方能更好彰显制度优势特色.

    协商民主思想文化独特性

    广泛、真实、管用:在治理绩效中读懂全过程人民民主

    毛光霞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已经成为价值共识的当下,进一步读懂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从治理绩效着手,肯定治理绩效的支撑作用,确认治理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逻辑链条,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真实、管用.治理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旨在挖掘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实践基础,基于规则的治理实践建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秩序基础,提升公民民主精神以建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基础,多元主体的协同衔接国家与社会以建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社会基础,确认政策绩效合法性以建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资源基础.在治理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进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治理梗阻与民主停滞的矛盾、绩效困局与民主赤字的矛盾、治理技术与民主价值的矛盾等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治理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逻辑链条,从结构优化、功能调适、利益兼容三个维度提升治理绩效,确认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真实、管用,更好地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

    治理绩效全过程人民民主结构优化功能调适利益兼容

    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的全面推行实践及其制度效能——以乡村组织振兴为视域

    王杰李斌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的全面推行,是新时代推进乡村组织振兴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在实践中,推行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能够有效构建起村级组织之间的制度化连接机制,实现村党组织对村委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合作经济组织的权威嵌入、多维整合以及不同类型村级组织之间的交互赋能.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能够推进乡村组织振兴,正在于其所展现的制度效能,即通过制度化途径将党的全面领导内嵌于村级组织建设全过程,显著提升村党组织组织力,并以此向外延展,增强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组织的整体组织力,推动村级组织建设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实组织载体.未来应重点围绕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的制度安排与行动策略予以优化,在制度与行动的耦合互构中不断深化其推进乡村组织振兴的制度效能,确保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组织建设始终兼具主体动力与活力优势.

    "一肩挑"组织振兴村党组织村级组织组织力

    数字技术赋能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基层治理的结构与困境

    方帅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和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各地各级人大积极探索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基层治理的机制路径.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理工具,数字技术赋能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基层治理已成为助力人大创新工作模式的策略性选择.从结构化视角出发,研究认为数字技术赋能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基层治理遵循着"组织结构—制度结构—资源结构"同步调适的内在逻辑,以解决技术嵌入与传统人大履职不适配的结构性张力.但尽管如此,人大代表在全过程参与基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中依然面临着新的结构性困境,如数字形式主义带来的效率不足、技术刚性致使的治理冲突、兼职人大代表的选择性赋能以及技术失灵可能存在的风险与挑战.基于此,各地各级人大组织应在推进数字技术赋能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基层治理进程中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针对性破解上述难题.

    数字技术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基层治理全过程人民民主

    湖北省高质量发展:量化评估、时空演变与政策启示

    惠利蔡正芳孙永平
    8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高质量发展由一个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表现和高质量发展准备共同决定.围绕如何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本文从高质量发展的发展准备和发展表现两个维度,构建了包括10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湖北省17个市州的高质量发展绩效和发展准备进行静态评估、动态量化,厘清近十年来各地的高质量发展进展及仍然面临的短板,明确未来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根据来自公开数据的测算,湖北17个地市州的高质量发展潜力可以分为追赶式发展、跨越式发展、挖掘式发展和引领式发展四种类型.未来,各地应结合自身要素禀赋,采取有针对性、差异化的区域高质量发展策略,或提升高质量发展表现,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维度采取针对性措施,或加强高质量发展准备,在经济发展程度、人力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本、研发投入等维度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荆楚篇章.

    高质量发展发展绩效发展准备指标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