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社会科学
湖北社会科学

唐伟

月刊

1003-8477

hbsk@263.net

027-86798366;86798261

430077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黄鹂路60号《湖北社会科学》编辑部

湖北社会科学/Journal Hubei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共湖北省委直接领导的综合性应用理论月刊。刊物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际、工作指导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积极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大胆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求真务实,融现实性与理论性于一体,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物体系—社会定在"、资本权力与数字异化——马克思机器技术批判的解放叙事

    代砚春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马克思的机器技术批判来看,机器技术具有双重面孔,它既是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工具—机器"的历史发展的工艺"物体系",又表征着人类现代性建构的"社会定在".机器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生成了资本逻辑控制的特定权力关系与社会构序.机器技术作为资本权力的表象以时空规训排挤和驱逐活劳动,通过将之设置为产业后备军引发了"机器悖论",其社会性布展导致了技术异化.在数字资本主义阶段,数字异化成为机器技术异化的新形态.数字资本通过数字平台的技术操作强化了对数字劳动的时空管制,构建了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数字异化的社会景观.从生产力批判视角看,拒斥或加速数字技术的发展都不能突破资本主义的"技术范式"."数字中国"的实践为人们展示了一个生产关系批判的平等开放的数字化构想.数字技术的社会主义形态是人们以自由姿态走向未来的必然环节和社会愿景.

    机器技术批判物体系社会定在资本权力数字异化

    高校海归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发展现状、独特价值与发展之道

    张春满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加强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大背景下,海归思政课教师群体日益壮大.该群体具有高学历、年轻化、成果多、视野广的特点,是新时代高校教师群体中重要的复合型人才.高校海归思政课教师有助于思政课教学融入国际视野、改善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引导和促进海归思政课教师的全面发展问题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体",以海外习得的知识和经验为"用".要以"体"为本,依"体"起"用".加强对海归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将国际传播实践融入教学科研工作中,引导其发挥讲好中国故事的独特优势,更好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思想政治理论课海归思政课教师独特价值教师发展

    新时代艺术院校"云思政"育人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张东宾顾泽惠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借助网络开展"云思政"育人已经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艺术院校开展"云思政"顺应了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又契合了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有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感召力,推动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格局.当下,艺术院校"云思政"的育人实践呈现出依托艺术专业优势、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借势数字化技术创新等特征.未来,在"云思政"育人模式的路径构建中,艺术院校要优化思政顶层设计,强化优势资源整合,加强思政队伍建设,调动思政育人合力,充分发挥"云思政"在育人中的独特优势,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艺术院校云思政数字化美育

    公共利益:现代政治制度的逻辑起点

    张书华丁志刚
    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逻辑视角探讨现代政治制度的相关文献中,涉及逻辑起点的研究屈指可数.逻辑起点是"科学的开端",政治制度在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处于关键环节,因此准确识别政治制度的逻辑起点至关重要.马克思认为逻辑起点具有最抽象性、最简单性、细胞元素性、起点和终点辩证统一性、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相一致性,使得逻辑起点抑或历史起点与研究起点、认识起点具有本质区别.政治制度的本质是对利益冲突的规约、调节与整合,公共利益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实现了与政治制度的通连.结合逻辑起点的内涵和属性,在规范或一般意义上现代政治制度的逻辑起点是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现代政治制度逻辑起点研究起点

    算法文化参与下的网络政治意识形态建构逻辑

    张爱军贾璐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算法逐步介入文化生产要素,开始以算法文化的形式参与网络政治意识形态的建构.在算法运行中权力主导者通过利用人类生活中普遍应用、依赖颇深的算法技术来完成对占据统治地位的网络政治意识形态的价值内涵的转换,并试图穿过虚拟网络空间,影响现实社会中政治意识形态的建构逻辑.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的关键时刻,关注算法文化参与下的网络政治意识形态建构,提高政治安全防范意识,警惕政治规训与文化入侵,不仅关乎国家未来网络政治安全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更是实现现阶段网络政治意识形态多元建构所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

    算法算法文化网络政治意识形态权力

    共生、抵抗、融合:短视频嵌入国家形象安全建构逻辑

    崔维维
    4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交媒体时代,短视频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媒介工具.短视频的个体化传播逻辑、多模态话语实践、情感迷因传播力有利于增强国家形象传播的引领力、凝聚力、认同感,增强国家形象安全建构的全面性、协调性、一致性.同时,短视频技术偏向、权力偏向、情感偏向可能造成国家形象意识形态风险、幻象风险、极化风险.因此,需要通过完善短视频监管机制,建构国家形象安全网络环境;构建多层次国家形象传播矩阵,增强国家形象安全建构效能;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赋能国家形象安全建构;发挥短视频情感传播优势,打造国家形象安全建构的情感话语等策略以消解短视频存在的负面影响,更好发挥短视频的传播优势.

    短视频国家形象安全建构意识形态风险

    表情语言意义的社会建构及其网络治理回应——以信息传播载体的发展为视角

    姚纲甘海霞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目前网络环境中公民交流表达的重要方式,表情语言对网络空间治理的形式与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语言与意义的社会建构理论"将传统形式语言学的二元关系发展至了"语言、人和世界"的三元关系,从这一范式出发并结合信息传播载体发展的历史脉络,能够准确理解、分析表情语言对网络空间的具体影响.首先,就"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而言,表情语言分别基于网络社交媒体的平台搭建实现了网络空间中权力中心的转换.其次,就"人与语言"的关系而言,语言使用者从单维扩至多维的信息质量需求,促成了语言符码媒介意象性的延展.最后,就"人与世界"的关系而言,表情语言共同体意图摆脱主流叙事这一文化诱因,使得表情语言培育了新的网络话事生态.面对上述网络空间治理的新势态,应当通过表情语言,搭建符合治理者视角的表情语言体系;认可表情语言,丰富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载体形式;守正表情语言,维持网络空间治理的表情运用底线.

    网络空间治理表情语言社会建构论

    算法协同虚拟领域治理的功能、风险及规制——以"抖音"为例

    李晶
    6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正在加速进入以数据为原料、以算法为引擎、以算力为支撑的算法社会.虚拟领域不只是物理世界的镜像,它呈现出新的样态,可划分为私人领域、公共领域以及公私叠加复合领域.算法协同虚拟领域治理,赋予用户更多交流机会与展演平台,推进敏捷治理.与此同时,算法加速迭代使得算法权力泛化侵占私人领域的权利,算法规则进化破坏公共领域,算法逻辑强化模糊公私边界.完善算法问责,规范算法赋权与限权,提升公众算法素养,是算法协同虚拟领域治理发挥协同效能的必要选择.

    算法权力虚拟领域协同公共决策权算法素养

    湖北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激发的关键制约因素与提升策略研究

    张辉熊鹏
    7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提振消费信心对于保就业、促增长意义重大,而激发农村地区居民的消费潜力又是其中最关键和最薄弱的一环.对统计年鉴的面板数据、"四市七地"的问卷调研和多地基层深度访谈等数据的综合研究分析表明:近年来湖北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都得到持续改进,但居民收入偏低、社保水平不足、人口老龄化、消费环境较差和消费期望未被满足是制约消费潜力释放的几大关键因素,而通过区域优势产业升级带动农民增收、利用互联网等新业态支持农产品创新、加快推动农村市场物流信息流通等举措能够进一步激发湖北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

    农村居民消费消费结构消费水平消费观念

    小微文化企业家利用小微文化产业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刘凌艳
    8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微文化企业是文化企业的构成主体.与大中型文化企业相比,小微文化企业更需要关键性资源的获取,而文化企业家在小微文化企业争取生存和发展资源中起到重要的引导和决定作用.小微文化企业家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利用已成为影响小微文化企业获得关键性资源的重要因素,是推动整个小微文化企业群体发展中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小微文化企业家政策需求和小微文化产业政策内容的互适有助于政策利用.小微文化产业政策执行的网络化有助于政策利用.小微文化产业政策环境的优化有助于政策利用.其中,小微文化企业家政策利用意愿对政策利用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并受政策需求与政策内容互适性和政策执行网络化程度的影响.小微文化产业政策导向的优化对政策利用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并影响小微文化企业家政策利用意愿.

    文化企业家小微文化企业小微文化产业政策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