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李凌杰

双月刊

1002-5634

hbsyxb@ncwu.edu.cn hbsyxb@126.com

0371-69127216

450045

河南省郑州市北环路36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是由河南省教委主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主办,以反映水利水电科研成果为主的刊物。目前主要栏目有: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动力工程、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基础理论研究等。此外还吸收与上述专业有关的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的优秀成果。 本刊创刊于1980年。1986年取得国内统一刊号,1990年获得国际刊号,2007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至今已出版了33卷125期。1989年获河北省科技期刊二等奖。1995年获河南省自然版学报优秀学报二等奖。1999年获河南省高校学报优秀期刊一等奖。2000年获河南省第4届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2年获河南省第5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3年被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2009年获全国高校学报优秀编辑质量奖。2011年,被评为河南省高校学报评估优秀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唐古拉山东段冰川与河流作用谷地的特征分析

    唐倩玉张威李远航傅志远...
    8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山谷横截面形态进行分析是区分冰川和河流作用的首要工作。以往常用的数学方法包括形态比率法、二次项式法和幂函数模型法,近年来提出了一种新方法——V 指数法。为了验证这些方法在区分冰川区和非冰川区(即河流作用区)方面的有效性,应用 ArcGIS 10。6 软件从唐古拉山东段布加岗日地区提取了5 448 个山谷地的横剖面,并通过 Matlab 软件对全谷和截谷的横剖面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就 V指数和幂函数模型中的 b值而言,全谷和截谷在冰川区的平均值均大于非冰川区的;对于二次多项式模型中的 c值和形态比率,全谷和截谷在冰川区的平均值均小于非冰川区的。这些统计结果都表明,在山谷横剖面形态上,冰川区更接近"U"形,非冰川区则更接近"V"形。②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截谷的 V 指数是判断冰川区与非冰川区最准确的指标,其预测精度可达 62。0%。

    布加岗日横剖面V指数冰川河流

    基于自然电位的裂隙-基质系统溶质运移试验研究

    王展闫亚景赵贵章丁力...
    9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精细刻画岩石裂隙溶质运移过程及特征,构建了长×宽×高为 0。20 m×0。03 m×0。50 m 的砂箱模型,模型中间为裂隙,模型两侧为基质,两者共同构成了裂隙-基质系统。通过自然电位这一无损、快捷监测手段,针对不同粒径基质,在不同渗流速度下开展溶质运移试验,研究裂隙-基质系统溶质运移特征。结果表明:①在试验流速为 0。009 7~3。195 9 mm/s时,裂隙-基质系统内裂隙渗透系数为 5。5×10-2 m/s,与基质渗透系数 2。4×10-3、3。5×10-4 m/s相差不大,水流符合达西定律;随着基质粒径的不断减小,当裂隙渗透系数5。5×10-2 m/s与基质渗透系数 3。6×10-5 m/s相差约 3 个数量级时,水流由达西流向非达西流转变。②在 3种不同粒径的基质条件下,沿溶质运移方向,随着基质渗透系数的不断减小,裂隙域和基质域电极测点自然电位峰值不断减小,到达峰值的时间逐个增大。③随着流速的不断增大,裂隙域和基质域电极测点自然电位峰值出现时间提前,且同一系统流速下的裂隙域电极测点自然电位峰值的出现与基质域的相比历时较短。④通过自然电位峰值出现时间与溶质运移距离可以量化流速。计算所得流速值略小于系统测量流速值,其相关性拟合优度基本上均大于 0。99,其中利用裂隙域电极测点自然电位计算所得的流速误差大多在 10%以内,相对于基质域,计算精度更高,这与试验现象高度吻合,为探究裂隙-基质系统中的溶质运移过程提供了参考。

    自然电位溶质运移裂隙-基质系统非达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