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南农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南农业科技
中南农业科技

邵华斌

月刊

hbxm87389001@163.com;hbxm@chinajournal.net.cn

027-87389001

430064

武汉武昌南湖瑶苑1号

中南农业科技/Journal South-Centr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80年,重点报道本省畜牧兽医战线上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成果、新经验。刊物面向生产、面向市场、面向基层、面向养殖场家,突出实用,及时反映畜牧生产成绩、问题、措施及对策。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为全省畜牧兽医科研、生产和教学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西融安浪溪江区域乡村林下生态经济开发与实践应用探索

    赖运舟李佳
    83-8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焦广西融安浪溪江区域的林下经济开发与实践,探讨林下经济模式在促进林地综合利用和提高生态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通过阐述乡村林下经济的基本模式、开发原则与要求,奠定项目实践的理论基础;详细分析浪溪江区域麻竹和毛竹生态空间再利用、散生石砾地种养协同策略等具体实践,展示林下经济在不同林地条件下应用的多样性和创新潜力.研究发现,林下经济能有效提升林地利用效率,增强生态功能,并显著提高地方经济效益.林下经济为乡村振兴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证经验,为相关领域的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林下经济生态经济发展可持续林业乡村振兴广西融安浪溪江区域

    面向农业学科服务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实践

    祝杰文杨玉周建群于超...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收集其数据库访问量、下载量、引用和发文数据,利用引文分析、文献计量等方法,分析其对农业期刊资源、农业图书资源的学科需求、主题需求和数据库需求,评估其文献资源保障率.结果表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文献资源需求除传统农业科学之外,还涉及一些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农业专业图书馆应遵循农业学科发展需求,在信息采集、知识服务与用户评价等角度提出具体措施,以提升相关学科领域的文献资源保障率.

    文献资源保障农业科学学科服务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丰水地区"四水四定"指标体系构建——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冒云孙伯明董静陈家栋...
    92-9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是新时期水资源管理的最新要求,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探索水资源刚性约束"四水四定"的具体量化,在分析南京市江宁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四水四定"内涵及目标的基础上,基于可考核和可达到原则,明确了江宁区可用水量按用水总量控制指标8.48亿m3控制,构建了基于可用水量、水安全、水节约、水生态4个方面的水资源刚性约束"四水四定"指标体系,以期为丰水地区"四水四定"指标体系制定研究提供参考.

    水资源刚性约束"四水四定"指标体系可用水量丰水地区南京市江宁区

    山地丘陵烟叶生产在线数字化社会化服务系统设计与应用

    夏春谢强赵锦超张永辉...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山地丘陵烟叶生产面临招工用工难、机械化程度低、农机农艺融合不佳以及与社会化服务企业供需对接难的问题,通过对烟叶生产要素数字化和社会服务数字化,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构建了面向互联网的烟叶生产系统,实现农机和农事服务的在线交易.将该系统应用于四川省泸州市烟叶生产,以农机作业为应用场景,实现了社会化服务模式直接在线开展服务承揽,为实现烟区烟叶生产可持续化数字建设提供支撑.

    山地丘陵烟叶生产数字化系统社会化服务互联网四川省泸州市

    HY-WP1A型天气现象智能观测仪的故障诊断及维护维修

    陈宁王延东刘洪涛马帅...
    100-10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HY-WP1A型天气现象智能观测仪的结构、安装和调试,并对天气现象智能观测仪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和维修,提出日常维护的细则.技术保障人员可以通过这些方法,解决天气现象智能观测仪出现的问题,以期为基层技术保障人员在天气现象智能观测仪出现故障后,能快速、准确地解决设备的故障,尽快恢复设备的数据观测.

    HY-WP1A型天气现象智能观测仪故障诊断维护维修技术保障

    基于GIS的气候资源评价及区划研究——以新疆阿克苏苹果为例

    杨景燕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评价和区分新疆阿克苏地区气候资源对苹果种植的适宜性,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回归分析以及模糊数学方法,依托1961-2018年15个气象站点的气候数据及地理信息,通过分析7月的平均温度、≥15℃的积温、4-5月最低温度≤0℃的天数以及6-8月最高温度≥35℃的天数,构建模糊隶属度函数.研究考虑了气候与地理因素,将气候资源分布与灾害风险等级进行重新分类,定义4个等级的区域.通过模糊叠加分析,将阿克苏地区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4个种植区域.结果显示,最适宜种植区主要位于阿克苏地区铁路两旁及乌奎高速周边;适宜区则覆盖乌奎高速公路以南的部分区域及中部偏北的大部分地带;次适宜区主要在北部及南部的狭长地区;而不适宜区则集中在北部的沙漠以及南部的低山和中高山地带,这些区域不宜大规模种植苹果,建议选用耐寒品种以提升种植效益.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气候资源评价模糊数学区划新疆阿克苏苹果

    河北省自然灾害易发区乡村应急管理能力评价

    张达章译文杨柯柔张可悦...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河北省基层行政单元为研究案例,通过AHP法构建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体系,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乡村应急管理能力的因素,并提出加强乡村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建议.结果表明,灾害风险系数较高的村落拥有较好的应急管理能力;发生过地质灾害的村落应急管理能力整体强于发生过气象灾害的村落;地质灾害中发生过滑坡、泥石流2个灾种的村落的应急管理能力相对较强.影响乡村应急管理能力的主要因素为政府关注度和人口,面积、灾害风险、人均年收入、主要产业等因素对乡村应急管理能力的影响不显著.

    乡村应急管理能力评价自然灾害易发区河北省

    长江中游城市群耕地利用绿色效率动态变化

    胡碧霞范翔宇唐一峰赵毅...
    11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耕地利用绿色效率是考察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探寻区域耕地利用绿色发展路径的重要基础.基于Super-SBM模型和DEA-Malmquist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2007-2018年耕地利用绿色效率,并分析影响效率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从耕地利用绿色效率的静态结果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耕地利用绿色效率整体处于无效状态,社会效益产出不足是其效率递减的主要原因.从动态结果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耕地利用绿色效率同样存在效率损失,但存在递增趋势,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是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时序变化上,静态结果呈下降-回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动态结果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V"形发展趋势.区域差异上,长江中游城市群耕地利用绿色效率静态结果和动态结果均呈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异格局.长江中游城市群各级政府应坚持耕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政策取向,将耕地利用绿色效率等相关评价纳入政策制定系统.

    耕地利用绿色效率Super-SBM模型Malmquist模型长江中游城市群

    1960-2020年吉安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李玉婷王欢胡怀坚方莹红...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了解江西省吉安市气候变化特征,基于1960-2020年12个国家站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绝对变率、相对变率、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对吉安市1960-2020年的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进行年际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吉安市年平均气温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17℃/10年,极端高温日数呈先减少后维持再增多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77 d/10年,极端低温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10 d/10年;年降水量大体呈缓慢波动增加趋势,降水量气候倾向率为31.72 mm/10年,秋季降水量波动最大,冬季波动最小,除安福县暴雨日数是减少趋势外,其余市(县)都是逐渐增多,且暴雨日数倾向率在赣江流域附近和海拔较低站点要略高于其他站点;年相对湿度整体呈缓慢降低趋势,其中年平均相对湿度倾向率为-0.15%/10年;年日照时数整体呈明显减少趋势,气候变化率为-52.34 h/10年.

    气候变化特征气候倾向率绝对变率相对变率线性回归1960-2020年吉安市

    丰城市耕地质量与耕地产能评价

    张娟谢长瑜张福神郭大千...
    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耕地质量和产能评价是落实耕地保护、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基础.以江西省丰城市为试点研究区,在系统收集各类数据的基础上,基于ArcGIS平台,以耕地图斑为基本单元,围绕耕地质量和产能评价的相关工作展开了研究分析,包括评价参数计算、体系构建、等级划分以及权重阈值等.评价结果表明,丰城市耕地质量分为优、良、中、低4个等级,耕地产能分为7~12等;在空间分布上,二者分别与农用地质量分等体系中的国家自然等别和利用等别呈总体一致的趋势,指数分析均呈正相关.验证分析表明,耕地产能评价结果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前后的产能变化情况可以进行合理地反映,更能体现出土地整治对耕地产能的提升效果.耕地质量与产能评价的相关成果可在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提质改造、土地复垦、优化农用地布局、实现生态评价与污染治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耕地质量耕地产能评价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