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南农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南农业科技
中南农业科技

邵华斌

月刊

hbxm87389001@163.com;hbxm@chinajournal.net.cn

027-87389001

430064

武汉武昌南湖瑶苑1号

中南农业科技/Journal South-Centr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80年,重点报道本省畜牧兽医战线上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成果、新经验。刊物面向生产、面向市场、面向基层、面向养殖场家,突出实用,及时反映畜牧生产成绩、问题、措施及对策。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为全省畜牧兽医科研、生产和教学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赵沟古村研学旅行产品SWOT分析

    程柯马玉苗朱红英
    174-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河南省赵沟古村为研究对象,梳理古村研学旅游资源,通过SWOT定量分析,得到古村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外部威胁,采取ST多种经营战略作为该村发展研学旅行的开发战略,并进一步提出开发路径和发展建议,以期达到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巩固乡村振兴成果的目的。

    研学旅行SWOT分析乡村振兴赵沟古村

    湖北省高素质农民培训师资概况及提升对策

    谢世钊谢云
    179-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高素质农民培训师资队伍是提升现代农民素质的基础和前提。湖北省是农民创业培训项目的先行者和试验区,基于此,对湖北省高素质农民培训师资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厘清师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培训教师遴选、评聘、退出机制,尝试聘用产业教授;跨界融合高素质农民培训教师,打造共享师资流动站;定期举办师资培训交流会和师资比赛,培养"双师型"高水平教师;整合师资创建省级农民大学,各地设置培训教师发展中心的对策与建议,以期打造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农民培训教师。

    高素质农民培训教师教师发展提升政策湖北省

    乡村振兴背景下政府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践——以Z市为例

    敖丹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Z市数字乡村建设实践为例,在国家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大背景下,Z市紧紧围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目标,通过实施"智慧城市+数字乡村"两轮驱动,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城乡数字鸿沟不断缩小,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Z市政府提出了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部门协调机制;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协同共建;积极引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着力构建数字化乡村治理体系;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宣传;加强监督考核,强化绩效考核等数字乡村建设支持举措,逐步提高乡村数字化水平。

    数字乡村乡村治理政府推进乡村振兴Z市

    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科技赋能农村民生建设的作用机制及对策

    肖志雄
    187-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科技赋能农村民生建设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回顾中国农村民生建设的发展历程,明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民生建设的内涵,从经济民生、政治民生、文化民生、社会民生和生态民生5个方面,分析数字科技赋能农村民生建设的作用机制,提出构建现代化产业供应链、优化政府服务流程、加强乡村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生态循环经济等数字科技赋能农村民生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数字科技赋能农村民生建设乡村振兴作用机制

    高校助力农村电商企业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基于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助农实践

    郭梅罗素琴秦静尹平娥...
    19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助力农村民营企业的过程中,发现经营管理格局和模式不足、后备人才匮乏、企业信誉及产品品质问题阻碍了农村电商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帮助企业创新商业模式、为农村电商培养技术力量、提升农村电商产品品质等路径,以助力农村电商企业逐步解决问题,赋能乡村振兴。

    农村电商企业高校助力问题对策建议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旅游模式下的古村落商业开发——以安徽省宏村为例

    任松林刘娟娟
    197-199,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安徽省宏村为例,基于文化旅游模式下古村落商业化保护开发优化发展的视角,阐述宏村文化旅游的发展情况,并对宏村自然环境、民俗、建筑等方面进行分类探讨,深入分析其特色与价值以及资源的开发情况。研究发现,虽然通过发掘文化资源能促进宏村古村落的经济发展,更好地宣传中国优秀的地域传统文化,但是宏村在不断地开发中还存在过度商业化与丢失本土文化、环境污染加剧、维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开发宏村古村落文化旅游资源的策略,以期拓展其特色文化旅游的发展空间。

    文化旅游古村落商业化旅游资源开发安徽省宏村

    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

    王琴
    200-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对乡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在乡村文化建设中面临思想认识不足、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到位、内生动力不足、文化资源整合不到位等问题。为此,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缓解乡村文化危机;激发乡村民众主体意识,增添文化内在动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引领,改变乡村治理模式等建设路径。

    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振兴文化振兴路径

    文化下乡政策的演变历程与展望

    宋瑷均
    203-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下乡活动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文化下乡政策历经多年发展,由最初的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逐渐转向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再转向激活农村文化生命力的创新性发展方向。通过梳理1995年以来的文化下乡政策,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总结经验和教训,探讨文化下乡活动的新理念和路径,思考文化赋能乡村现代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文化下乡政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演变历程展望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融合的功能与路径

    邓芳谭小莉
    207-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旅游中融入文化元素,助推乡村振兴,是旅游工作者需持续研究的课题。在分析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基础上,阐述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融入乡村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功能,进而提出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以期为乡村文旅研究提供参考,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乡村文化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文化自信

    基于GIS的河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丁明月刘洋洋化明星丁嘉豪...
    21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河南省27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河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传统村落呈空间集聚分布特点,其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不均衡性;从省域尺度上看,河南省传统村落主要集中在豫北地区,其次为豫南、豫中和豫西,豫东地区相对较少;从市域尺度上看,河南省传统村落在平顶山市、信阳市、安阳市以及鹤壁市等地呈高密度集聚状态;影响河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的因素相对较多且错综复杂,地形、水文、历史文化、交通、经济和人口等因素都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产生一定影响。

    传统村落GIS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