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南农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南农业科技
中南农业科技

邵华斌

月刊

hbxm87389001@163.com;hbxm@chinajournal.net.cn

027-87389001

430064

武汉武昌南湖瑶苑1号

中南农业科技/Journal South-Centr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80年,重点报道本省畜牧兽医战线上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成果、新经验。刊物面向生产、面向市场、面向基层、面向养殖场家,突出实用,及时反映畜牧生产成绩、问题、措施及对策。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为全省畜牧兽医科研、生产和教学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福建省团队(法人)科技特派员管理机制与服务模式的问题与建议

    包则庆陈舒许艺苹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中国特有的一项制度,针对福建省团队(法人)科技特派员管理服务机制运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完善选派机制、创新协同机制、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构建福建省团队(法人)科技特派员制度长效运行机制.要深化和创新团队(法人)科技特派员选认机制,将科技特派员服务延伸至工业领域,实现一二三产业全覆盖;要推进团队(法人)科技特派员建设,推动"单人单点"服务向"组团联动"服务转变;要延伸团队(法人)科技特派员服务链,探索科技特派员组团开展跨专业、跨领域、跨区域的全方位创业和技术服务创新模式;要提升团队(法人)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服务的深度,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等服务对象结成利益共同体.

    科技特派员团队(法人)管理机制服务模式问题建议福建省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畜禽种业建设的思考及建议

    邓晓宁朱道鹏覃雅迪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畜禽种业建设的实际,围绕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种业大县的发展路径,摸清基础条件和优势,分析种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卡脖子"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力实现现代种业产业链建设目标.

    畜禽种业建设思考建议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盐碱地综合利用促进生态治理与粮食安全实践问题及建议——以张家口市为例

    佟丹丹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盐碱地是中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生态治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探讨了盐碱地综合利用战略意义,分析了张家口市盐碱地开发利用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针对性提出张家口市盐碱地改造提升和综合利用的建议.

    盐碱地综合利用促进生态治理粮食安全实践问题建议张家口市

    2023年河西走廊东部特重干旱特征及成因

    严志明李茹冰李岩瑛杨梅...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气候变暖背景下,2023年夏季河西走廊东部出现了1964-2023年近60年最强的区域性高温干旱事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提高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报预测精度并减轻其造成的损害,针对这次高温干旱的持续性和极端性,基于2023年河西走廊东部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分析其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武威市平均气温和中北部≥35℃高温日数均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和最多;降水量凉州区和民勤县为1963年以来最少,古浪县和天祝县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少;ENSO事件是造成极端高温干旱的影响因素之一.

    特重干旱特征成因2023年夏季河西走廊东部

    沿淮地区冬小麦生育期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

    刘琼琼郭婷钟亦鸣吴尧...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统计学方法,利用1983-2020年冬小麦生育期数据和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对沿淮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和气候变化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沿淮地区冬小麦全生育期日平均气温呈逐年升高趋势,累计降水量呈逐年增多趋势,日平均日照时数呈逐年减少趋势,总体而言,气候趋向暖湿发展.冬小麦各生育期多年平均日数与生育期内累计降水量呈正相关(P<0.01),其中播种-出苗期与其相关性最高;与日平均气温呈负相关(P<0.05),其中播种-出苗期与其相关性最高;与日平均日照时数呈负相关(P<0.10),其中拔节-孕穗期与其相关性最高.冬小麦全生育期日数整体呈缩短趋势,平均每10年缩短约3.4 d,即气温升高对生育期日数的缩短作用抵消了日照时数减少和降水量增多对生育期日数的延长作用.

    冬小麦生育期气候变化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相关性沿淮地区

    甘肃省环县天气灾害对玉米种植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巧霞魏慧珍宋亚男郭海瑛...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甘肃省环县2013-2022年气象要素数据,探究灾害性天气时空分布特征、趋势变化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县气候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基本能够满足玉米正常的生长需求.气象灾害霜冻、干旱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气象因子,环县气候南北差异大,以降水量、积温、日照时数为主要区划因子,选择全生育期≥10℃积温和全生育期的平均降雨量作为评判玉米种植适宜程度的首要因子,环县南部乡镇为玉米种植的适宜区,北部乡镇为次适宜区,环县应合理地调整农业产结构,以促进玉米产业发展.

    玉米种植生长发育天气灾害甘肃省环县

    陇东夏播马铃薯气候适宜性评析

    陈帆豆琴琴王娟许艳艳...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做好基层台站精细化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利用陇东地区15个县(区)的国家气象观测站1991-2023年气象资料,结合农业部门复种马铃薯物候期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陇东地区夏播马铃薯产量、品质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发现,陇东地区夏播马铃薯的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条件均能满足中早熟品种的生长需求.陇东夏播马铃薯具备一些气候优势,如薯块膨大期能够规避夏季高温干旱危害,避免二次生长,畸形薯少;马铃薯的播种期可灵活调整,能够规避干旱,使其生长期适逢当地雨季,降水的时间分布节点与马铃薯生长最大需水期相吻合,有利于实现高产.陇东夏播马铃薯主要的气象灾害为在气候异常、年变率大的年份,出现秋季长期连阴雨、晚霜冻提前、冰雹等.

    马铃薯夏播气候适宜性评析陇东地区

    南昌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政策评价

    甘黎黎
    106-108,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动新农村建设走深走实,努力建设更高质量、更加宜居、更具活力、更可持续的新时代"五美"乡村,对南昌市5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政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昌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政策设计比较合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1项政策为优秀,1项政策为良好,2项政策为中等,1项政策不良.5项政策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南昌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方案(2021-2025年)》《2021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及未来五年工作指引》《2023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2023年度全市农业农村"两整治-提升"行动"两年大变化"实施方案》《南昌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5项政策在政策问题、政策工具和政策价值3个方面优势比较明显.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政策评价南昌市

    遵义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肖杨张瑞中李承家李洪广...
    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遵义市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动态度分析遵义市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并采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进一步探究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2000-2020年遵义市土地利用结构主要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耕地和草地减少,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增加;期间遵义市土地利用类型转移频繁,主要是耕地、林地、草地间相互转移为主.遵义市生态环境质量较为稳定,总体上呈略微上升趋势,空间上呈局部集聚态势,主要表现为北部、中部和东南部高,西南部、南部和东部低的分布特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因素是耕地向草地、林地的转换,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因素是草地和林地转为耕地、耕地和林地转为建设用地.遵义市生态环境改善与恶化并存,互相抵消,生态环境改善趋势高于恶化趋势.未来发展应科学规划土地利用转型方向,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生态效应遵义市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土地复垦区农田景观生态格局优化和生态重建

    李保莲焦俊党马守臣李华超...
    116-12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河南省辉县市聚宏农业生态园为例,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进行了园区不同尺度上景观格局优化和生态重建规划研究.实践表明,园区尺度重点进行了景观格局优化,建设/优化生态廊道和生态防护工程,增加景观连接度和农田景观异质性;功能区尺度重点进行了景观美化和生境优化,提高各区生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景观结构上,优化后景观异质性增强、景观类型更加多样,布局更加均匀,绿地廊道生态连通作用增强.将土地复垦和景观生态重建有机结合,提高土地整治中农田生态服务功能,对保障园区农业生态系统的抗干扰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有重要实践价值.

    土地复垦生物多样性农田景观生态生态格局优化生态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