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药
河北医药

狄岩

半月刊

1002-7386

hb85882942@126.com

0311-85989639,8598963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医药/Journal Hebe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办刊方针,坚持科学性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B7-H4、miR-145和β-连环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刘廷姚萍
    55-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T细胞共刺激分子B7(T cells co-stimulate the molecule B7,B7-H4)、microRNA-145(miR-145)、β-连环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手术后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和癌旁组织标本各48例,对2组组织中B7-H4、miR-145、β-连环素表达进行检测,并按照WHO(1999)大肠肿瘤组织学分型标准进行划分,分析B7-H4、miR-145、β-连环素与不同分化之间的关系;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1997年修订的大肠癌Dukes分期标准进行划分,分析B7-H4、miR-145、β-连环素与不同分期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分析B7-H4、miR-145、β-连环素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对B7-H4、miR-145、β-连环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结直肠癌组B7-H4、β-连环素表达显著升高,miR-145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淋巴结转移比较,有淋巴结转移B7-H4、β-连环素表达显著升高,miR-145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分化比较,中分化、低分化B7-H4、β-连环素表达显著升高,miR-145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中分化比较,低分化B7-H4、β-连环素表达显著升高,miR-145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Ⅰ期比较,Ⅱ期、Ⅲ~Ⅳ期B7-H4、β-连环素表达显著升高,miR-145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期比较,Ⅲ~Ⅳ期B7-H4、β-连环素表达显著升高,miR-145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7-H4、miR-145、β-连环素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B7-H4、miR-145之间均呈负相关(r=-0.481,P=0.001);miR-145、β-连环素之间均呈负相关(r=-0.672,P=0.001);B7-H4、β-连环素之间均呈正相关(r=0.609,P=0.001).结论 B7-H4、β-连环素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miR-145低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分期密切相关,三项联合检测可成为检测结直肠癌的有效指标.

    B7-H4miR-145β-连环素结直肠癌组织

    白果内酯对组胺诱导的气道平滑肌细胞AKT/NF-κB/cyclin D1信号通路及凋亡的影响

    邓鸿杰谭娟陈绍平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白果内酯对组胺诱导的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蛋白激酶B/核因子κB/细胞周期蛋白D1(AKT/NF-κB/cyclin D1)信号通路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ASMC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组胺对ASMC细胞增殖的影响.将ASMC细胞分为对照组(不进行处理)、组胺组(100μmol/L组胺)、低剂量白果内酯组(100μmol/L组胺+2μmol/L白果内酯)、中剂量白果内酯组(100μmol/L组胺+4μmol/L白果内酯)和高剂量白果内酯组(100μmol/L组胺+8μmol/L白果内酯),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p-AKT、AKT、p-NF-κB p65、NF-κB p65、cyclin D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0μmol/L比较,100、1000μmol/L组胺处理下ASMC细胞OD值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组胺组ASMC细胞OD值、上清液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及细胞中p-AKT/AKT、p-NF-κB p65/NF-κB p65、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随着白果内酯的处理及剂量的升高,ASMC细胞OD值、上清液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及细胞中p-AKT/AKT、p-NF-κB p65/NF-κB p65、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 白果内酯可以抑制组胺诱导的ASMC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KT/NF-κB/cyclin D1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白果内酯组胺气道平滑肌细胞蛋白激酶B/核因子κB/细胞周期蛋白D1凋亡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李丽张志涛王冬欣陈娟...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而为临床预防提供指导,减少此类卒中的进展恶化.方法 连续纳入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根据NIHSS评分,分为A组(NIHSS=0分)18例和B组(1分≤NIHSS评分≤3分)78例,统计2组患者年龄、性别比、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冠心病病史、脑梗死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的化验指标,比较2组数据.结果 2组在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冠心病病史、脑梗死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收缩压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6,P=0.044;t=-3.122,P=0.002).结论 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收缩压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与轻型缺血性卒中致残程度相关.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第二产程中使用一次性胎头真空吸引器的效果及人文关怀和体位活动的影响

    张浩济高伟赵青贾静璇...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第二产程中使用一次性胎头真空吸引器的临床效果,以及人文关怀对其使用影响的研究.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需要阴道助产的产妇60例,依据助产方法分为一次性胎头真空吸引器组(真空吸引器)和产钳助产组,每组30例.分析2组产妇的助产操作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产妇损伤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损伤情况、产妇中转剖宫产情况.结果 真空吸引器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产钳助产组(P<0.05),术中、术后出血量均显著少于产钳助产组(P<0.05),但2组产妇的助产操作时间、总产程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空吸引器组产妇会阴侧切、会阴水肿、阴道壁损伤、尿潴留、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00%(3/30)、3.33%(1/30)、10%(3/30)、0(0/30)、0(0/30),均显著低于产钳助产组的33.33%(10/30)、26.67%(8/30)、33.33%(10/30)、20.00%(6/30)、20.00%(6/30)(P<0.05).真空吸引器组和产钳助产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10 min 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空吸引器组新生儿面部损伤发生率为0(0/30)显著低于产钳助产组的13.3%(4/30)(P<0.05),头皮下血肿发生率23.33%(7/30)显著高于产钳助产组0(0/30)(P<0.05).真空吸引器组产妇中转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第二产程中使用一次性胎头真空吸引器的临床效果较产钳助产好,对于无分娩信心的产妇给予人文关怀可降低助产率.

    第二产程一次性胎头真空吸引器产钳助产助产操作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中转剖宫产

    甲硝唑联合头孢曲松、多西环素治疗盆腔炎对细胞因子、免疫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于凤艳颜新彦霍叶琳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甲硝唑联合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用于治疗盆腔炎的综合效果及对细胞因子、免疫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妇科治疗的140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使用头孢曲松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甲硝唑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免疫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盆腔包块直径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观察组CRP、PCT、IL-1、MCP-1、GM-CSF、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FIB、ESR较对照组患者降低,IL-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腔包块直径明显短于对照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参数中,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明显高于对照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硝唑联合孢曲松以及多西环素对于盆腔炎患者所产生的临床疗效优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缩小炎症肿块,最终实现增强免疫功能的目的.

    甲硝唑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盆腔炎治疗结果细胞因子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

    血清AFP、CEA、CA199、CA125、HE4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韩梅马明杰连俊喇琴...
    76-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AFP、CEA、CA199、CA125、HE4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收治的卵巢癌患者188例,另选取同期163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15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AFP、CEA、CA199、CA125、HE4水平差异,计算各指标诊断效能以及相关性.结果 3组研究对象AFP、CEA、CA199、CA125和HE4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Ⅲ~Ⅳ期卵巢癌患者上述5项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Ⅰ~Ⅱ期卵巢癌患者(P<0.05).单一指标检测,HE4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77.7%、83.0%以及87.1%,CEA的特异度最高,为93.3%.各指标联用,显著提高了灵敏度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2%和96.3%.HE4和CA125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348,P<0.05).结论 AFP、CEA、CA199、CA125、HE4联合检测能够提升对卵巢癌的诊断效能,有助于卵巢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卵巢癌诊断AFPCEACA199CA125HE4联合检测

    老年人应用微创和常规骨劈开技术种植牙疗效比较

    许辉刘磊靳昕欣刘远航...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人应用微创与常规骨劈开技术种植牙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就诊于口腔科种植牙的老年患者中,选择上前牙缺失,CBCT测量患者牙槽嵴顶2 mm范围内骨宽度为3.0~4.5 mm,骨高度>10 mm的患者.选用3510植体共140颗,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记录手术持续时间,术后疼痛、肿胀时间及疼痛强度,均于术后3个月行二期手术、4个月种植体稳定性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60后进行修复.术后当日、修复当日、及修复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CBCT测量植体颈部唇侧骨板厚度及牙槽嵴骨厚度增加量,患者根据手术情况、功能及美观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术后24个月计算种植体成功率.结果 2组患者术后当日及修复后6个月、12个月试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24个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种植体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骨劈开种植牙技术更适合应用于老年上前牙缺失的患者,应做为首选技术.

    微创牙槽嵴骨劈开种植体满意度

    血清α-1-AT、IL-23对支气管哮喘病情评估的价值

    孟良吴兴龙
    83-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白介素-23(IL-23)对支气管哮喘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组77例和重度组73例.检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α1-AT、IL-23等指标,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重度组PaCO2、血清α1-AT、IL-23明显高于轻/中度组,PaO2明显低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性别比、年龄、体重指数(BMI)、血清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O2、α1-AT、IL-23是影响支气管哮喘病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α1-AT评估支气管哮喘病情的AUC为0.824,血清IL-23评估支气管哮喘病情的AUC为0.8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54,P>0.05);血清α1-AT、IL-23联合检测评估支气管哮喘病情的AUC为0.919,高于2个指标单独检测(Z=3.462、3.743,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α1-AT、IL-23浓度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加剧明显升高,两者联合检测可作为支气管哮喘病情监测的指标.

    支气管哮喘α1-抗胰蛋白酶白介素-23治疗结果

    注射用间苯三酚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宫缩痛的疗效观察

    樊凌云张华杨玉侠陈春生...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注射用间苯三酚治疗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宫缩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剖宫产术患者中抽取120例,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注射用间苯三酚,对比2组治疗效果,观察用药后不同时间点(12、24、36、48 h)疼痛评分(VAS)、舒适度评分(BCS),胃肠功能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用药后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明显更低(P<0.05);用药后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BCS评分明显更高(P<0.05);治疗前,2组胃肠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宫缩痛患者,注射用间苯三酚,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增加舒适度,效果显著.

    间苯三酚瘢痕子宫剖宫产疼痛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与炎性因子、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代宝春景素敬王雅坤赵丽平...
    90-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炎性因子、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CAP患儿98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CAP组(n=40)和重症CAP组(n=58).另选取同期于儿科体检的8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25(OH)D、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细胞、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轻症CAP组、重症CAP组血清25(OH)D缺乏或不足比率、IL-6、CRP、PCT、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5(OH)D、CD3+、CD4+、CD4+/CD8+、NK、IgG、IgA、IgM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CAP组血清25(OH)D缺乏或不足比率、IL-6、CRP、PCT、CD8+水平显著高于轻症CAP组,25(OH)D、CD3+、CD4+、CD4+/CD8+、NK、IgG、IgA、IgM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CD3+、CD4+、CD4+/CD8+、NK、IgG、IgA、IgM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45、0.513、0.498、0.511、0.567、0.501、0.537,P<0.05),与IL-6、CRP、PCT、CD8+水平、症状体征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76、-0.505、-0.529、-0.556、-0.541、-0.532,P<0.05).结论 CAP患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且维生素D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炎性因子和免疫指标密切相关.

    社区获得性肺炎25羟维生素D炎性因子免疫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