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药
河北医药

狄岩

半月刊

1002-7386

hb85882942@126.com

0311-85989639,8598963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医药/Journal Hebe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办刊方针,坚持科学性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药物诱导睡眠内镜检查中低氧血症的干预措施研究

    谷昆峰赵建辉董慧咏殷姗姗...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干预方法对药物诱导睡眠内镜检查中低氧血症矫治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行药物诱导睡眠内镜检查患者60例,随机分为托下颌干预组(T组)30例和鼻咽通气道干预组(B组)30例,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进行药物诱导实施模拟睡眠,当监测患者SPO2<90%时,且持续30 s以上时,进行气道干预,必要时氧气吸入,必要时再辅以面罩加压给氧.当SPO2>95%且持续时间>1 min时停止干预,记录2组干预次数,干预有效所用时间,被迫吸氧次数,面罩加压给氧次数,术中最低SPO2数值以及相应时间点患者的BIS数值.结果 2组患者DISE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干预次数为(3.5±1.4)次,B组干预次数为(3.3±1.5)次,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有效所用时间:T组时间为(51±1.2)s,B组时间为(38±1.6)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迫吸氧次数比较:T组吸氧次数为(2.1±0.5)次,B组吸氧次数为(1.2±0.3)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最低SPO2数值T组为(71.6±7.9),B组为(78.7±8.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采取的措施更多,追加吸氧及面罩加压给氧例数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干预方法均可纠正药物诱导睡眠内镜检查中低氧血症,但鼻咽通气道效果更好,效率更高,推荐用于药物诱导睡眠内镜检查,值得推广.

    药物诱导睡眠内镜低氧血症麻醉

    血清AFP、uE-3及β-HCG联合测定对孕中期筛查胎儿先天性缺陷的应用意义

    王永栋王莹张飞李跃晨...
    97-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及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联合测定对孕中期女性筛查胎儿先天性缺陷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行传统产前检查的怀孕中期妊娠女性620例,血清学检查测定AFP、uE-3及β-HCG水平.对测定后的结果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对胎儿的NT值进行测量和分析.取高风险组孕妇的羊水进行染色体疾病的确诊.结果 联合测定血清AFP、uE-3及β-HCG对主要的先天性缺陷的筛查较传统的血清学筛查效果要好,筛查后高、低风险组联合测定血清AFP、uE-3及β-HCG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胎儿之间的NT值存在显著不同(F=244.586,P=0.000),头部和臀部的直径呈正相关关系(F=0.423,P=0.001)并且随着孕周的增长,NT值也会逐渐增加.与羊水穿刺的结果进行分析,血清联合测定对先天性缺陷的确诊率为10.0%;以羊水穿刺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血清AFP、uE-3及β-HCG联合测定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5.00%、78.57%.结论 血清联合测定对筛查胎儿先天性缺陷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甲胎蛋白游离雌三醇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中期胎儿先天性缺陷

    宣肺补益汤联合GSH对血液透析合并COPD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杨富伟付君民韩健马利红...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宣肺补益汤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62例合并COPD的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GSH治疗,观察组给予GSH+宣肺补益汤治疗,2组均治疗2周.对比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胱抑素C(CysC)、尿素氮(BUN)、肌酐(Scr)]、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1秒率(FEV1/FVC)]及生活质量(WHOQOL-BREF)改善情况,对比2组治疗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CysC、BUN、Sc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EV1、FVC、FEV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与对照组6.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合并COPD的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宣肺补益汤联合GSH治疗方案,可取得显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肾功能及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且安全性有保障.

    血液透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谷胱甘肽宣肺补益汤肾功能肺功能生存质量

    血清肌酐联合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在冠心病合并肾衰竭中的临床意义

    吴忠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肌酐(Scr)联合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在诊断冠心病合并肾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进行全面体检,其中体检结果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收集同期确诊的冠心病患者50例为冠心病组;另外收集同期确诊的冠心病合并肾衰竭患者50例为冠心病合并肾衰组.对比3组研究对象血清Scr、尿肌酐UCr、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UACR水平.结果 健康对照组的血清Scr、尿肌酐UCr、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UACR水平最低,而冠心病合并肾衰组的研究对象的血清Scr、尿肌酐UCr、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UACR水平最高,冠心病组的次之.血清Scr联合尿UACR水平检测在冠心病合并肾衰组早期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cr和尿UACR水平在冠心病合并肾衰竭组呈正相关(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合并肾衰竭的早期诊断,血清Scr联合尿UACR检测具有重要的诊断参考价值,应推广应用.

    冠心病肾衰竭血清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

    PM联合ALND对早期乳腺癌患者VCAM-1水平的影响及远期疗效

    常志坤闫立果王丹丹段倞艳...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乳腺区段切除术(PM)联合腋淋巴结清扫术(ALND)对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及对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乳腺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接受乳腺癌根治术,观察组给予PM联合ALND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后VCAM-1水平、生活质量和1年复发率、病死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2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水肿、感觉异常和皮下积液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1 d和术后3 d的V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联合ALND治疗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VCAM-1水平影响小,但能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乳腺区段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乳腺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高低频超声检查新生儿颅脑病变的效果及检出率分析

    任艳丽刘凤霞郭海霞魏艳飞...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低频超声检查新生儿颅脑病变的效果以及检出率情况.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500例新生儿,对新生儿进行磁共振、高频超声、低频超声以及高低频联合超声检查诊断,以磁共振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最后诊断结果.结果 足月儿超声诊断阳性检出率86.29%明显高于早产儿超声诊断阳性检出率23.33%(P<0.05);对新生儿进行颅脑病变诊断中,高低频联合超声脑白质病变检出率高于低频超声以及高频超声的颅脑病变检出率(P<0.05);低频超声诊断室管膜下出血、脑水肿以及颅脑出血的检出率低于高频超声以及高低频联合超声检出率(P<0.05);而高低频联合超声诊断室管膜下出血、脑水肿以及颅脑出血的检出率,相对比于高频超声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频联合超声与磁共振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频联合超声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以及准确性,相较于低频超声诊断、高频超声诊断明显较高(P<0.05).结论 新生儿颅脑病变筛查中,早产儿出现颅脑病变的可能性较高,而在新生儿颅脑病变诊断中,采取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相较于低频超声、或是高频超声单独使用,所取得的检出效果较明显,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和灵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高低频超声新生儿颅脑病变磁共振脑白质病变灵敏度

    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的研究进展

    袁芳傅应云
    113-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drug-induc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DI-ILD)为药物性肺损伤的常见类型,累及肺间质及肺泡腔,可发展为肺纤维化和蜂窝肺,患者肺功能严重受损继而死于呼吸衰竭.随着新药尤其是新型抗肿瘤靶向药物和生物治疗制剂的使用,DI-ILD的发病有升高趋势,而比起药物性肝损害及肾损害,临床工作中医生对DI-ILD仍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足的情况,容易导致漏诊、误诊的发生.目前关于DI-ILD的研究并不多,尤其在发病机制方面.本文就DI-ILD的常见相关药物、发病机制方面以及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DI-ILD的认识及诊治能力.

    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辅助检查诊断治疗

    牙周病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马少丛张志勇刘永红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牙周病是一种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在人群中呈现患病率高、发病范围广的特点,是口腔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已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已进入炙热状态.因此,本研究对牙周病与缺血性脑卒中,及于此存在一定关联的研究、机制展开概述.

    牙周病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炎症

    小儿败血症的诊断及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

    李敏闵自立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生儿败血症是由新生儿细菌性血流感染引起的一种临床疾病,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根据感染的病因分为早发性脓毒症和迟发性脓毒症,诊断主要依靠传统的微生物技术.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并发症可能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动脉导管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有关.目前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手段非常有限.本文综述了新生儿败血症的认识、诊断和生物标记物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提高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认识,为临床提供最新诊断依据.

    小儿败血症诊断生物标记物

    甘肃省居民自我药疗发生与用药行为调查研究

    刘惠娟王芳张敏豆金彦...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甘肃省居民自我药疗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用药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甘肃省各市县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线性回归、相关性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3600份,回收3111份,有效回收率为86.4%,1年来有自我用药行为的有2541例(81.8%),关注用法用量的居民最多(57.0%),确定用法用量的依据主要为药品说明书(62.5%);60.3%的居民自觉病情好转后停药;自我药疗无效或更严重后,61.1%的居民会去就诊;药物主要来自正规药店(66.9%)和医院(43.6%);87.1%的居民家中储存有药物,但是多数居民不能正确储存药品.结论 自我药疗在甘肃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凭个人经验用药、根据主观意愿停药、储存药品方式不当等问题依然存在,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完善用药指导机制,调整药品价格,加强广告监管,开展用药知识教育,保证居民自我药疗经济、安全、有效.

    自我药疗调查分析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