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药
河北医药

狄岩

半月刊

1002-7386

hb85882942@126.com

0311-85989639,8598963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医药/Journal Hebe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办刊方针,坚持科学性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左心房压力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意义

    李汭傧李红星杨晓红贾敏...
    571-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前的左心房压力(LAP),分析LAP与术后房颤复发的关系,为未来预测房颤复发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顺利完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100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病程、房颤类型、左心房直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比值(E/e')及有无高血压、冠心病、卒中史、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本情况;手术开始后于射频消融之前测定患者的LAP;记录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复发情况,分析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评估LAP预测术后复发的效能.结果 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发现,100例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中,14例复发,复发率为14.00%;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高血压、冠心病、卒中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年龄、BMI、病程、LVEF、E/e'对术后复发无影响(P>0.05),房颤类型、LAD、LAP对术后复发可能有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持续性房颤、LAD增大、LAP增大是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OR>1,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LAP预测术后复发的AUC=0.880,预测效能高.结论 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风险,可能与患者LAD、LAP增大有关,且以LAP增大带来的影响最为显著,可考虑将其作为预测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键指标.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左心房压力复发预测

    拉贝洛尔联合安泰固肾汤治疗子痫前期合并肾功能损伤的疗效分析

    刘志芳
    575-57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拉贝洛尔联合安泰固肾汤治疗子痫前期合并肾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84例子痫前期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92例.对照组口服拉贝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安泰固肾汤治疗,2组均干预至分娩发动.观察2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肾功能、炎性因子和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大出血、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受限、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拉贝洛尔联合安泰固肾汤可提高子痫前期临床治疗疗效,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拉贝洛尔安泰固肾汤子痫前期肾功能损伤肾功能炎性因子疗效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俞薇刘超
    578-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将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治疗的9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2组均给予内科规范化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使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各项血清炎症及免疫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腹膜刺激征消失时间、胃肠减压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治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8、TNF-α、CRP、WB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4+、CD8+、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菌血症、脓毒血症、腹腔严重感染、MODS、肝功能衰竭、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头痛、恶心呕吐、皮肤过敏、嗜酸粒细胞增多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促进症状缓解,抑制炎性因子水平,调节机体免疫,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药物安全性高,能改善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急性重症胰腺炎奥曲肽乌司他丁临床疗效安全性

    表没食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和线粒体的影响

    杨莉赵冉冉杨峰韩金涛...
    582-584,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探讨急性脑出血动物模型中表没食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中氧化应激和脑组织中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60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ICH组)和治疗组(EGCG组),EGCG组给予腹腔注射EGCG 50 mg/kg,Sham组和ICH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腹腔注射,连续7 d.采用立体定向仪向大鼠左侧尾状核注入0.5单位的胶原酶,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模型建立后48 h,3组大鼠中分别随机分出2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大鼠,一个亚组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另一个亚组大鼠直接麻醉后处死,取血肿周围脑组织,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中线粒体膜电位(MMP)和活性氧自由基(ROS)的水平,应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ICH组大鼠mNSS评分明显升高,与ICH组比较,EGCG组大鼠mNSS评分明显降低;与假手术组相比,ICH组大鼠脑组织中MMP降低,ROS水平升高,SOD含量下降(P<0.01);EGCG组与ICH组相比大鼠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中MMP显著升高,ROS水平明显下降,SOD含量增加(P<0.01).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ROS含量明显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SOD含量显著降低,提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出现氧化应激损伤,伴有线粒体功能异常,EGCG能够减轻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中氧化应激损伤,对线粒体功能有保护作用.

    脑出血氧化应激表没食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氧自由基

    恶性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研究

    刘富德朱玉欣邢琰张欣...
    585-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之后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0月收治的应用PICC的304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304例患者中,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6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构成、BMI、吸烟史、导管腔数、导管型号、血栓史及预防计量抗凝药物使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肿瘤类别、远处转移、倒锥结构、穿刺次数、调管次数及合并症是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肿瘤类型,远处转移,倒锥结构,穿刺次数,调管次数,合并症,化疗史是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老年患者发生血栓的可能性是中青年患者的1.768倍;穿刺次数大于2次的患者发生血栓的可能性是一次性穿刺成功患者的4.039倍;调管次数大于1次的患者发生血栓的可能性是从未调管患者的3.789倍.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较多,应采取综合措施降低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发生率.

    恶性肿瘤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静脉血栓

    脑卒中患者康复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刘娜宗彩霞谷岩梅
    589-591,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20名脑卒中患者,采用一般调查问卷和脑卒中患者康复自我效能量表的方法对选取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测试评估.结果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调查分析,发现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为(49.87±6.89)岁,康复自我效能总分为(61.37±8.99)分,得分率为56.89%.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康复自我效能相关因素分析发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职业、卒中类型、巴氏指数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线性分析显示出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职业、BI指数、中间型性格、脑出血5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患者我们要寻找能提高他们康复自我效能的方法和策略,旨在提高他们的康复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的生活.

    脑卒中自我效能影响因素

    PDCA理论在初发脑梗死患者出院后运动行为中的改善作用

    王冉冉刘秀娟陆晓静
    592-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PDCA理论在初发脑梗死患者出院后运动行为中的改善作用.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接收的初发脑梗死患者120例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取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60例实施PDCA理论.将2组的运动行为改善情况、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认知功能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随访情况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后的运动行为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ESCA评分、LOTCA评分、FMA评分、MBI评分以及QL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再发脑梗死率、脑梗死后出血发生率、再次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初发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应用PDCA理论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行为方式和肢体运动功能,还有助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能够减少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和降低再次住院率.

    脑梗死PDCA出院运动行为

    两种分娩镇痛方案对初产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曹丽爽张娜
    596-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左布比卡因+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对足月初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分娩的足月初产妇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舒芬太尼的镇痛方案,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的镇痛方案,比较2组产妇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产程时间、分娩结局、新生儿1、5min的Apgar评分、新生儿窘迫发生率、运动阻滞情况及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2组产妇镇痛后VAS评分均较镇痛前显著降低(P<0.01),其中观察组产妇阵痛后VAS 1h、2h与宫口全开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及窘迫发生率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运动阻滞、低血压、呼吸抑制及PDPH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用药后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两种镇痛方案镇痛效果理想、对产妇与新生儿的影响较低,均可满足初产妇对分娩镇痛的需求,其中罗哌卡因+舒芬太尼镇痛效果较左布比卡因+舒芬太尼好,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较高.

    分娩镇痛初产妇罗哌卡因左布比卡因舒芬太尼

    儿童地中海贫血诊断治疗进展

    施国栋刘燕琼
    599-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中海贫血为一组遗传性慢性进行性溶血性贫血性疾病,起于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是我国南方儿童最常见和危害最大的遗传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等的发展,它的的诊治取得了相应的进展.本文就此予以阐述.

    儿童地中海贫血诊治进展

    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麻醉的研究进展

    刘玲丽刘存明
    606-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髋部骨折的患者日渐增多.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目前主要以全身静脉麻醉和外周区域阻滞为主.两种方法在药物选择和使用方法上各不相同,最终达到的麻醉效果和产生并发症也是不尽相同.本文分析总结了当前关于髋部骨折手术围手术期麻醉实施和镇痛的各种方法及作用机制,重点关注麻醉效果和并发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髋部骨折手术麻醉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为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提供新的麻醉方法和策略.

    髋部骨折手术围手术期麻醉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