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北自然资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北自然资源
华北自然资源
华北自然资源/Journal HuaBei Natural Resourc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同煤田南部勘查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

    杨春艳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结合北方主要盆地以往的铀矿地质调查经验,通过对大同煤田南部勘查区钻孔资料和测井资料二次开发利用,圈定一系列铀成矿远景区,并布置一定工作量的钻孔进行验证,对调查区铀矿资源前景及该区砂岩铀矿成矿潜力进行评价.

    大同煤田砂岩型铀矿矿床成因

    晋城市城区小后河村地表涌水原因分析

    刘志成申健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用专项水文地质测量、水文地质钻探和水质分析等综合勘查手段,查明晋城城区小后河地表涌水形成原因,还原了采煤前后水流状态变化,并从疏通河道、老旧小区防护、塌陷易发区监测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为后期疏、排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基础水文地质资料.

    涌水原因易发区晋城市城区

    昔阳县沾尚勘查区煤矿地质特征及开发利用浅析

    孙雷朋王军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昔阳县沾尚勘查区进行普查,大致查明可采煤层的层位、厚度和主要可采煤层的分布范围,大致确定可采煤层的煤类和煤质特征,并初步评价了区内可采煤层的稳定程度,8、15号煤层为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

    可采煤层分布范围煤类煤质特征沾尚勘查区

    铜陵羊耳山铁铜矿厚大矿体采场充填工艺的应用

    张尚铎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铜陵羊耳山铁铜矿为例,探究了充填工艺在厚大矿体采场中的应用策略.该工程选用尾砂作为充填材料,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胶凝材料,按1∶8比例混合,加水使砂浆浓度达到70%,使用PVC塑料管将制备好的充填材料注入采场采空区内.为节约材料,提高充填加固效果,注浆前布置滤水管、建设混凝土隔墙将充填区与非充填区隔离开.养护结束后,填充体强度达标,采场稳定性和安全性明显加强,为下一步矿山开采作业创设了安全环境.

    胶结充填体充填隔墙滤水管配合比

    山西省河东煤田中阳县桥上村勘查区地质条件分析

    宋海阔
    54-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分析评述中阳县桥上村勘查区地质条件、构造发育条件、可采煤层特征及煤炭工业用途、煤炭资源量等,为矿井规划、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煤炭地质条件勘查类型桥上村

    沁水煤田古县高城勘查区煤炭资源评价

    张陈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城勘查区总体构造形态为一轴向北北东的背向斜褶曲构造,地层倾角一般为6°~13°,区内未发现断层、陷落柱及岩浆岩侵入活动,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通过普查,基本查明可采煤层为山西组的2、3号煤层及太原组的9+10、11号煤层.其中2号煤层为基本可采的较稳定煤层,9+10、11号煤层为基本可采的稳定煤层,3号煤层为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9+10号煤层因全硫大于3%,属高硫煤.全区2、3、11号煤层共获得煤炭资源量12846 万t,硫分大于3%的9+10号煤层煤炭资源量10167 万t.

    煤炭资源评价高城勘查区

    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考核背景下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工作浅析

    陈锐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区三线"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对现状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布局优化至关重要.为进一步巩固"三区三线"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成果,合理处置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成果中存在的少量非耕地,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工作.文章从山西省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工作背景出发,阐述了工作部署情况,具体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为各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布局优化工作提供参考.

    "三区三线"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

    浅析传统村落保护目标下的村庄规划编制策略

    王超王旭琴刘彦利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简要阐述了山西在传统村落保护中取得的成效及短板,通过分析村庄规划编制与传统村落保护的关系,提出要在不断提高村庄规划编制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和宣传教育,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参与机制,促进传统村落保护.

    村庄规划传统村落保护统筹推动

    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探讨生态修复规划分区实践——以临汾市襄汾县为例

    杨晓霞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对生态修复规划分区进行了探究,以临汾市襄汾县县级生态修复规划为例,基于生态修复现状,识别主要生态问题、分析现状生态格局,并对规划分区划定进行探讨,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本底识别与评价主要问题规划分区

    "双碳"背景下山西省国土空间优化策略探索

    孟晋芝
    70-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土空间作为碳源和碳汇的载体,土地利用变化是碳排放的第二大来源.因此,开展低碳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构建低碳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模式,创建低碳城市,是我国"双碳"战略实施的重要路径.文章以山西省的"双碳"战略为导向,分析碳排放量居高的空间影响因素,构建"减碳增汇"的国土空间优化的逻辑框架和策略,为指导山西省"双碳"战略的实现提供思路.

    国土空间规划碳达峰碳中和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