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北自然资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北自然资源
华北自然资源
华北自然资源/Journal HuaBei Natural Resourc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绛县寒武系碳酸盐岩层综合利用浅析

    赵英杰
    70-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山西省新绛县涧西村西北的寒武系碳酸盐岩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调查,通过钻探和样坎工程对张夏组石灰岩和三山子组白云岩进行了系统取样控制,张夏组地层中圈定3层水泥用石灰岩矿体(编号①号、②号、③号)和2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体(编号④号、⑤号);三山子组地层下部圈定1层建筑用白云岩矿体(编号⑥号),为实现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建议研究区矿山优先将张夏组高品位石灰岩用作水泥矿山原料,其余品位不足的岩石夹层力学特征指示仍可用作建筑石料.

    水泥用建筑石料用石灰岩白云岩新绛县

    沙曲二号煤矿三五采区含煤地质条件研究

    王磊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沙曲二矿三五采区地处沙曲二号煤矿中东部,采区内出露有二叠系上石盒子组中、下段,新近系砂砾岩层及砂质粘土广泛出露于冲沟中,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不整合覆盖于各时代地层之上.文章通过分析沙曲二矿三五采区含煤地质条件,确定采区内主要含煤地层及主要煤层赋存状态,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主要可采煤层为山西组的3、4、5号煤层和太原组的6、8(8+9)、10上、10号煤层.

    含煤地层可采煤层沙曲二号煤矿三五采区

    硫铁矿石露天转地下高效开采技术运用研究——以新桥硫铁矿为例

    张尚铎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结合新桥硫铁矿的地质、矿体分布特点,提出一种分区开采方案,将整个矿床自上而下分成三个采区,其中下位采区的矿体厚大,是提高生产能力的关键.在分区开采过程中,严格控制采空区顶板围岩的跨度和面积,保证顶板围岩能够安全、顺利冒落.使用分区高效开采方案,可以提高矿区生产能力,使新桥硫铁矿的年生产能力从原来的3 万t/年提升至6 万 t/年,改善了矿石品位,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硫铁矿石诱导冒落采空区

    山西省五台县地质灾害调查分析

    牛亦航
    81-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野外勘查、查阅资料和分析汇总,对五台县的地质灾害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约占10%)、崩塌(大于50%)、泥石流(15%)和地面坍塌(<5%),各类地质灾害多分布在山间河谷一侧的斜坡地带和高中山、中山区.

    灾害调查滑坡崩塌五台县

    土工格栅加筋土回填反压在高陡边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以兴县城南小学高陡边坡治理为例

    杨永宇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工格栅加筋土回填反压作为一种新型的边坡治理方式,具有施工快、造价低的优点,在工程应用中越来越广泛.文章以兴县城南小学高陡边坡治理为例,根据边坡的地质条件和现场实际情况,通过以土工格栅加筋土回填反压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案进行治理,治理后边坡整体稳定性良好,以期为类似边坡的治理提供借鉴.

    土工格栅高陡边坡回填反压

    博山区池上镇地质遗迹特征及地质文化镇建设浅析

    李传生朱司宏孟庆结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10月24日,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第二批地质文化村(镇)评定结果,池上镇获批挂牌筹建地质文化村镇,建设模式为地质+生态旅游.文章在总结池上镇地质遗迹特征的基础上,以"一带贯通、两核引领、七片协同、多点支撑"为总体思路,利用池上镇特有地质资源,结合当地的红色文化、历史遗迹等人文要素,规划了四条地质研学+旅游主线,设计了地质科普设施、地质文化产品,旨在从地质角度挖掘鲁山、淄河、富锶地下水、齐文化、孝文化相融一体的地质文化故事.

    地质遗迹地质文化镇池上镇

    采空区积水危害评估在煤矿防治水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张鹏基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煤炭开发利用的持续增加,煤矿水害事故频发不断,给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带来较大影响.采空区积水的存在直接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如何安全快速解决煤矿采空区积水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文章从采空区积水危害评估入手,阐述了其在煤矿防治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及具体防治对策.

    井田老空水采空积水危险性评估

    山西省沁水县东岳庄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

    樊甜芳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山西省沁水县东岳庄滑坡野外实际调查、勘查,查明东岳庄滑坡基本特征,结合室内试验,分析其孕灾地质条件,并对滑坡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由此提出搬迁避让、抗滑桩、截排水及回填掩埋相结合的防治措施.

    滑坡变形特征稳定性治理方案

    公路建设弃渣堆载引发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以六枝特区新华镇田坝村高家寨组地质灾害为例

    潘仁建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新华镇田坝村高家寨组地质灾害为例,从调查区地质环境和公路建设弃渣堆载引发的不稳斜坡地质灾害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论证,阐明六枝特区新华镇田坝村高家寨组部分村民房屋开裂变形与S310省道六枝大草坝至新华公路改扩建工程(K2+780—K2+960段)弃渣堆载工程活动的关系,明确了责任主体,对促进公路建设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公路建设弃渣堆载开裂变形成因分析

    降雨与工程扰动作用下黄土地质灾害机理浅析——以和顺县某滑坡为例

    李娟路琦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和顺县某滑坡为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Midas GTS NX结合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采用摩尔-库伦本构模型,分析不同坡度在自重工况、自重+降雨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和位移变化,并对黄土地质灾害进行机理分析,为黄土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地质灾害黄土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