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北自然资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北自然资源
华北自然资源
华北自然资源/Journal HuaBei Natural Resourc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同矿区2#煤层煤体结构特征及地质依赖性浅析

    李胜男
    77-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大同矿区2#煤层的煤体结构、空间分布及控制因素,利用MPVSP显微光度计对煤岩显微组分进行鉴定,通过对深侧向电阻率测井、自然伽马测井、密度测井和声波测井曲线的解释,获得煤体结构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2#煤层中粒状-糜棱煤最为发育,煤种以半亮煤为主,其次为碎粒煤和半暗煤;煤结构组合在空间上具有多样性,其中以粒状-糜棱岩组合最为常见;研究区东部和南部发育花岗-糜棱煤,煤体结构破碎,埋深较大,厚度较大,地质应力是造成煤体结构破坏以及断层切割的根本原因.

    煤体结构测井曲线粒状-糜棱煤地质应力

    三维地质模型在找矿中的应用研究——以白云—小佟家堡子金矿田为例

    武捷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升深部矿产资源勘查水平,文章结合东北地区东部白云—小佟家堡子金矿田勘查作业实际情况,以GoCAD软件为基础,整合数据库技术和随机森林算法等要素,建立三维多参数综合地质模型,并以此模型进行深部找矿作业,初步确定该地可能存在金矿资源的区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现场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三维地质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本次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在找矿结果上与基于地球物理方法获得的矿产勘查结果并无显著差异,充分证明本次三维地质模型在找矿应用中的有效性.

    三维地质模型矿产资源矿产勘查

    马达测量机器人在山区地表移动观测中的应用

    苏强强贾霞鹏裴贤义贾宏伟...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传统全站仪在山区地表移动观测中效率、精度受约束的情况,把测量机器人应用到山区地表移动观测中,并结合案例提出主、副点观测方案,分析其平面、高程精度.结果表明,运用测量机器人平面精度可达到±5"导线的要求,高程精度可达到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地表移动测量机器人主、副点观测电磁波高程导线

    基于不同生产方式下的数字正射影像图效果分析

    冯宏亮
    88-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不同生产方式对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Pix4D、TDOM(利用倾斜摄影测量生成的DOM)及快拼DOM等生产方式,从影像的几何精度、色彩还原、纹理表现、生产效率及人工参与度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每种生产方式在生成DOM时均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与局限性,为实际应用中DOM生产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DOMTDOMpix4DDOM正射影像效果分析

    太原盆地地面沉降时序InSAR监测——以潇河现代产业区为例

    张长海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短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弥补了传统监测的不足,有效解决了时空矢相干对干涉结果的影响.文章利用SBAS-InSAR技术对太原盆地进行地面沉降监测研究,获得研究区内时间序列形变速率,通过内符合验证、外符合验证方法,验证该监测技术能满足一般城市沉降监测要求.

    SBAS-InSAR地面沉降太原盆地

    浅析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集成与数据共享

    赵丽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地理信息系统(GIS)集成与数据共享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文章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与数据共享的内涵,分析了其在测绘工程中应用意义,并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集成与数据共享平台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数据共享

    农村宅基地测绘调查方法探讨——以都匀市为例

    韦卓王冰清邢颖袁坤...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查清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现状、分布及每一宗宅基地位置、界址、权属、面积,掌握真实的权籍调查数据,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制度改革、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等工作的基础.文章以都匀市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总结当前权籍调查过程中三种测绘方法的优缺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权籍调查工作路径.

    宅基地权籍调查测绘方法实证研究

    浅谈测绘新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王超跃
    106-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测绘新技术能够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数据支持和空间定位基础.文章在阐述测绘新技术内涵、特点及在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中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测绘新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制图、用途管制、实施监管等方面的应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国土空间规划测绘新技术管理应用

    运城盆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及潜力研究

    张双奎闫彤彤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采样分析,结合山西省黄土高原盆地经济带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对运城盆地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碳储量及固碳潜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城盆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2023年约19.66 Mt,2007年约10.88 Mt,16年增长了8.07%;从土地利用现状来看,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差异较大,水浇地约是旱地的1.94倍.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的原因主要为施肥、秸秆还田、灌溉和轮作制度.粗略估算,运城盆地表层土壤的固碳潜力为37.05 Mt.

    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有机碳密度固碳潜力运城盆地

    古交市地质灾害普适型监测预警研究

    任剑峰蔡健崔訸侯泽敏...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普适型监测预警仪器设备建设工作,有助于提升地方地质灾害自动化专业化监测预警能力,建立"人防"+"技防"的专业化群测群防系统.文章通过对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分析研判、分级发布预警信息,为临灾响应决策提供支撑,在监测时效内确保灾害影响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普适型监测滑坡预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