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中医
河北中医

李立

月刊

1002-2619

hbzyzz@126.com

0311-8598962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中医/Journal He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管,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广大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人员为读者对象。及时报道、交流和推广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领域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中医工作方针政策,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注重临床实践,面向基层,坚持理论和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学科临床、实验、理论研究工作的进展,促进国内外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振兴中医药事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肝与大肠相通"理论探讨疏肝法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应用价值

    庞子鑫刘朝霞
    310-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肠道微环境的平衡与U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西医治疗UC以氨基水杨酸制剂及免疫抑制剂为主,虽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但存在诸多不良反应.中医在治疗UC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认为"肝与大肠相通",临床采用疏肝法治疗效果显著.另外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疏肝理气中药对肠道微生态也有显著影响.但目前采用疏肝法调节肠道微生态治疗UC的论述和研究报道不多.本文从"肝与大肠相通"理论出发,探讨疏肝法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治疗UC的应用价值,以期对UC的中西医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大肠肠道微生态疏肝法

    从"心身医学"角度探讨绝经前后诸证因机证治

    聂霜周金宵丛慧芳周永英...
    315-317,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绝经前后诸证属心身疾病范畴.随着时代的发展,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心身医学、心身理论等应运而生,"心身理论"是生命过程中生理—心理—社会三者关系协调统一的高度概括,但当三者关系不统一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称为心身疾病,探其本质与中医情志致病和形神一体观等密不可分.通过梳理我国心身理论发展的几个重要节点,试从心主神明、肝主疏泄二脏的生理功能特点探讨中医心身医学理论与绝经前后诸证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内在联系,为临证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绝经前后诸证心身疾病形神一体

    基于络病学说对胰腺癌诊治策略的探讨

    梁天宇王静高磊李泉旺...
    318-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胰腺癌发病率高、转移率高、生存率低,被称为"癌中之王",患者遭受极大痛苦.中医药在改善胰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方面颇有疗效.本文以络病学说为切入点,结合临床经验论治胰腺癌,认为"虚气留滞""络息成积"是其病因病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补而兼通""通而兼化""化而兼补"的治疗原则,临床多有效验.

    胰腺癌络病学说

    古代非哺乳期乳腺炎外治法撷英集萃

    李积锋张董晓
    322-325,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类多发生于非哺乳期、治疗周期长、治疗难度大的乳腺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通过对中医古籍中与"非哺乳期乳腺炎"外治相关的文献进行探析,发现单药和复方药物外治均对当今临床有着较大的意义.单药包括寒凉药、解表药、消肿散结药、温热药等,复方多以消托补立法制方,消法、消托兼施、透托法、补托法均在不同时期有其代表方.医家们注重阴阳辨证,在半阴半阳证的治疗中创制"阳和膏"和"冲和膏".针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症状如疼痛等亦有专方治疗.除药物外,外治方式也多种多样,含药渣热敷、熏熨与酒、醋制后外敷等沿袭至今.

    乳腺炎非哺乳期中医外治法古籍文献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研究进展

    王玉琳彭婉莹张亚珂孙维伯...
    326-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小血管病(CSVD)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认知功能障碍.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CSVD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及治疗逐渐成为现代医学的热点之一.随着近年来中医学不断发展,中医治疗CSVD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日趋增多,并取得确切疗效.本文对近年来的文献总结,重点从病因病机及临床疗效两方面进行探讨,总结现有成果并展望未来前景,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综述

    肺结节病细胞免疫机制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刘颖马君
    331-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结节病为复杂疑难疾病,起病隐匿,发病缓慢,目前认为环境、免疫、遗传共同参与了肺结节病的发病过程,其中主要是CD4+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失衡,从而导致炎症反应持续存在,形成肉芽肿.近年来,发现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s)、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均参与了结节病肉芽肿的形成,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之间的复杂作用,为研究肺结节病发病机制提供了新见解.但目前关于中医药对肺结节病细胞免疫的影响探讨尚匮乏,故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肺结节病细胞免疫发病机制及中医药对此类细胞的调控作用,旨在深入了解肺结节病发病机制,为肺结节病的治疗开拓新思路.

    肺结节病肉芽肿中医药细胞免疫机制综述

    灸法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黄缨媛黄艳娟曾雪蓉吴红添...
    337-341,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发病日趋低龄化,给女性带来生育和健康的困扰.目前西医在恢复卵巢功能方面尚无有效的方法,灸法作为中医学特色疗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POI的治疗.灸法具有温补和温通双重作用,能调节脏腑阴阳,在改善POI患者生殖激素水平、调节免疫功能和细胞焦亡、改善情绪心理状况、增强骨健康等方面具有一定疗效,可以作为POI的辅助疗法.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灸法机制综述

    针灸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研究进展

    杨晶晶惠建荣白呦呦周璇...
    342-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肩手综合征是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查阅文献,总结针灸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方法,发现常规针法、特殊针法(巨刺、缪刺法、关刺、合谷刺、焠刺法、经筋刺法、醒脑开窍针法)、特定部位刺法(眼针法、耳针法、腕踝针法),以及电针疗法、穴位埋线疗法、穴位注射疗法、温针灸、拔罐疗法等其他针灸疗法在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能够安全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为临床非药物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提供相关参考.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针灸疗法综述

    基于细胞信号通路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冠心病研究进展

    路清越宋耀鸿
    347-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冠心病(CHD)为心血管疾病中的高发病种,其病理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障碍、细胞自噬和凋亡等因素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多种信号通路与心肌细胞修复和炎性反应之间关系密切.中药复方可通过激活或抑制相关细胞通路的表达或传导,减少促炎因子释放,抑制炎性反应发生和心肌细胞凋亡,或促进心肌细胞新生,来达到保护心脏内皮细胞、修复受损心肌的目的.本文通过查阅汇总近年来中药复方干预CHD的相关通路的文献,进一步阐明中药复方在分子水平治疗CHD的作用机制,为发掘CHD的潜在治疗手段提供助力.

    冠状动脉疾病中药疗法信号通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