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东昆虫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东昆虫学报
华东昆虫学报

尤民生 万方浩 Gabor Lovei

季刊

1005-1694

hdkc@chinajournal.net.cn

0591-88191360

350012

福州市金山福建农林大学校内

华东昆虫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IOSAFETY
查看更多>>本刊是华东地区各省(市)昆虫学会联合创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立足华东,面向全国,对外交流。主要刊登昆虫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尤其与国民经济建设联系紧密的应用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动态、未发表过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综述和科学信息。读者对象是从事生物、农业、林业、医学卫生、动植物检疫等科研人员、院校师生、行政和生产科技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江苏沿海农区甜菜夜蛾发生特点研究进展

    王瑞明徐文华林付根董炳章...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甜菜夜蛾在沿海农区的发生代数、生态区划与寄主范围、生物生态学特性、暴发原因,同时测定了沿海农区甜菜夜蛾的危害损失、防治指标、分布型和抽样方法,改进了沿海农区甜菜夜蛾测报预警技术,组建了沿海农区甜菜夜蛾综合控制技术体系.

    江苏沿海农区甜菜夜蛾发生特点监控新技术研究进展

    江苏地区烟粉虱的越冬研究

    王勇周福才鞠瑞亭朱铖培...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室内模拟寒潮、越冬大棚内虫量观察,以及冬后田间调查,研究江苏地区烟粉虱的越冬状况.结果表明,在0℃以上的环境温度下,72 h内各虫态烟粉虱均不会造成急性致死,在-2℃的环境温度下,1 h内低龄若虫开始死亡,24 h后高龄若虫开始死亡,6 h后卵全部死亡.在-4℃的环境温度下,6 h后烟粉虱所有虫态均全部死亡.在单膜覆盖的大棚内,烟粉虱成虫在-2.5℃的寒潮下全部死亡,在双膜覆盖的大棚内,烟粉虱可以安全越冬.研究认为,在江苏地区,烟粉虱可以在日光温室或双膜覆盖的大棚内越冬,苏南部分地区可以在单膜覆盖的大棚内越冬.

    烟粉虱越冬耐寒性

    浙江双栉蝠蛾幼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吴智才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方差分析法,研究了不同立竹度、竹林结构、坡位、坡向、腐殖质厚度、林地卫生状况等因素与浙江双栉蝠蛾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立竹度、竹林结构、坡位、坡向的变化对浙江双栉蝙蝠蛾危害程度影响不明显.土壤腐殖质厚度和林地卫生状况的变化对浙江双栉蝙蝠蛾发生有显著的影响.

    浙江双栉蝠蛾环境因子方差分析毛竹

    上海地区花卉节肢动物群落组成调查

    张鲁民刘志诚唐红艳孙兴全...
    96-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6年2月至2007年1月对上海地区60余种花卉生境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进行了调查,把采集的节肢动物按营养关系分为植食类、捕食类、寄生类、其它类等4个功能团.根据鉴定结果,植食类共121种,捕食类22种,寄生类12科,其它类13科.其中,16种节肢动物为上海地区首次报道.植食类、捕食类、寄生类和其它类的相对丰富度分别为78.10%、5.61%、2.44%和13.85%.保护花卉生境中的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种类是花卉生产生态化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花卉节肢动物组成相对丰富度

    四川西部丽蝇科4蝇种昼夜活动节律的研究

    冯炎
    105-11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次记录四川西部雅安市丽蝇科(Calliphoridae)4蝇种昼夜活动节律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蝇类这一具有白昼活动、夜间蛰伏的生物生态特性的昆虫群体,对光照度和光照时间表现出异常敏感的行为反应;在地理生态环境中,对于影响蝇类行为活动诸因素如气温、光照、晴、阴、雨等气候现象,文中予以讨论.

    丽蝇科巨尾阿丽蝇丝光绿蝇瘦叶带绿蝇大头金蝇昼夜活动节律四川西部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草地蝗虫防治对策与技术的研究初报

    张付旭白音王利民王晓东...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了2005年和2006年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区应用生物制剂防治蝗虫的试验,并提出其控制策略.草地试验区应用蝗虫微孢子虫(Nosema locustae)3×1010个孢子·hm-2剂量防治蝗虫,25 d后虫口校正死亡率可达60%-80%,2005年微孢子虫所引起宽须蚁蝗感染率第10天为14.4%,第45天为59.6%;2006年混合种群的感染率最高为16.7%.应用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r.acridum)3×1012个孢子·hm-2剂量防治蝗虫,20 d后虫口校正死亡率为40%-60%;将微孢子虫1.5×1010个孢子·hm-2剂量和绿僵菌3×1012个孢子·hm-2剂量协调应用治蝗,10 d后可使防效达到80%以上.在农田周遍草地应用卡死克150 mL·hm-2剂量作为保护带来防治蝗虫,其校正死亡率在75%以上,以阻止蝗虫侵入农田危害.由此提出在农田周围草地建立化学农药保护带,防止蝗虫入侵农田危害;草地蝗虫密度不高时单独使用蝗虫微孢子虫和绿僵菌,或协调应用二者长期控制虫口密度的防治策略.

    农牧交错区蝗虫生物防治微孢子虫绿僵菌

    敌百虫对荔枝蝽几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卢芙萍赵冬香卢家兴王爱萍...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了荔枝蝽对敌百虫的敏感性,并对不同浓度敌百虫处理后荔枝蝽体内羧酸酯酶、酸性磷酸酯酶和碱性磷酸酯酶的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敌百虫对荔枝蝽的LC50为28.840 mg·mL-1;随着敌百虫处理浓度的升高,荔枝蝽体内羧酸酯酶活性显著升高,不同处理剂量间存在显著差异,酸性磷酸酯酶和碱性磷酸酯酶活性各药剂处理剂量间没有差异.表明羧酸酯酶活性的升高可能会导致荔枝蝽对敌百虫的敏感性下降.

    荔枝蝽敌百虫羧酸酯酶酸性磷酸酯酶碱性磷酸酯酶

    褐纹甘蔗象风险分析及其风险管理

    初冬魏初奖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褐纹甘蔗象在国内外的分布情况及国内寄主植物分布、适生范围、传播渠道、检疫管理措施等指标的定性和半定量的风险分析,得出其在我国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其风险评估值为R=1.746),对我国种植面积广泛的棕榈科植物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建议在有其寄主分布的省份将其列入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省级补充名单进行管理,防止其在我国继续扩散危害,并提出了国内检疫管理的措施.

    褐纹甘蔗象棕榈科植物风险分析风险管理

    巴布亚新几内亚原木上截获锥象的鉴定

    朱宏斌高振兴周培陆亚娟...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口岸从巴布亚新几内亚原木上共截获了9属11种锥象,本文给出了这9属的检索表和11个种的区别特征及原色图.其中的Cyphagogus能取食材小蠹和长小蠹;而Cerobates、Trachelizus、Baryrrhynchus等为害习性与长小蠹相似.也对锥象的检疫方法也作了探讨.

    锥象截获巴布亚新几内亚检索表

    害虫趋光性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张纯胄杨捷
    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简要概述了害虫趋光性的特性、在生产上的主要应用途径和应用技术研究进展现状,并进行了相关分析,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重视解决和明确的若干问题.

    害虫趋光性应用技术进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