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东昆虫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东昆虫学报
华东昆虫学报

尤民生 万方浩 Gabor Lovei

季刊

1005-1694

hdkc@chinajournal.net.cn

0591-88191360

350012

福州市金山福建农林大学校内

华东昆虫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IOSAFETY
查看更多>>本刊是华东地区各省(市)昆虫学会联合创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立足华东,面向全国,对外交流。主要刊登昆虫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尤其与国民经济建设联系紧密的应用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动态、未发表过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综述和科学信息。读者对象是从事生物、农业、林业、医学卫生、动植物检疫等科研人员、院校师生、行政和生产科技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四川妙蝇属(Myospila)的分类研究(双翅目:蝇科:圆蝇亚科)

    冯炎
    241-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记述蝇科(Museidae)妙蝇属(Myospila)的主要特征及研究现状;编制了中国四川已知的22种的检索表,并报道其中的1个新种:仿移妙蝇(Myospila mimelongata Feng,sp.nov.).新种模式标本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昆虫博物馆.

    双翅目蝇科圆蝇亚科妙蝇属新种中国

    毛真革赛螨雄螨和若螨描述(蜱螨亚纲:中气门目:胭螨科)

    马立名匡毅林坚贞
    246-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描述毛真革赛螨Gamasellus vibrissatus Embemon,1967雄螨、后若螨和前若螨.

    蜱螨亚纲中气门目胭螨科革赛螨属雄螨若螨

    桉树同安钮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李奕震陈志云关健超于华利...
    249-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安钮夜蛾(Anua indiscriminata Moore)是近年来桉树产区出现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在广东蕉岭1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幼虫6-7龄.每年仅有1个发生高峰期,一般在9月出现.室内药效测定表明:高效氯氰菊酯、保尔、锐劲特、阿维菌素、印楝素、鱼藤氰和吡虫啉对同安钮夜蛾幼虫的毒杀效果均达100%;而Bt和灭幼脲Ⅲ号的杀虫效果分别为96.3%和92.6%.林间试验表明:高效氯氰菊酯、阿维烟剂和Bt对同安钮夜蛾幼虫的杀死率分别为100%、96.6%和89.7%;用烟雾机喷施阿维烟剂10倍柴油溶液,其杀虫率为82.2%.

    同安钮夜蛾生物学特性控制技术桉树

    转Bt基因抗虫棉棉盲蝽防治指标研究

    徐文华李红阳王瑞明左文惠...
    254-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5-2006年,采用田间接虫试验的方法,分别研究了江苏沿海棉区棉盲蝽优势种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对Bt棉的为害与产量损失.结果表明,Bt棉田的被害株率和产量损失均随着接虫量的加大而增加,其对数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直线相关也达显著至极显著水平;Bt棉田棉盲蝽的防治可以若虫数量与被害株率两项指标来把握,2种盲蝽混合种群第2,3、4代虫量推广防治指标分别为百株有2,3龄若虫5头、10头和20头上下;或被害株率依次为3%、8%和15%左右.

    棉盲蝽转Bt基因抗虫棉为害损失防治指标

    管氏肿腿蜂对锈色粒肩天牛的防治试验

    马铁山
    261-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管氏肿腿蜂进行了防治锈色粒肩天牛幼虫的试验,结果表明:锈色粒肩天牛幼虫的寄生死亡率可达40%~70%,而且幼虫的寄生死亡率随着放蜂量的增加而提高,按虫蜂比1:1、1:5和1:10分别放蜂,寄生死亡率依次为35.4%、48.3%和68.9%;最佳放蜂时间为8月中旬,此时放蜂的校正寄生率为55.67%,明显地高于7月份和9月份.

    管氏肿腿蜂锈色粒肩天牛防治试验

    温度对水椰八角铁甲生长发育的影响

    余凤玉马子龙李朝绪黄山春...
    264-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表明,水椰八角铁甲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4±0.4℃,有效积温为69.75±3.56日度;2龄幼虫发育起点温度最低,为10.4±2.8℃,有效积温为84.51±16.66日度;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0±1.5℃,有效积温为111.07±10.48日度;卵至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6±1.2℃,有效积温为624.17±46.26日度;在海南文昌一年发生2.96代.成虫羽化适宜温度为29℃.

    水椰八角铁甲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

    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

    游泳胡进锋王长方王俊...
    268-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测定了8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结果表明:8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LC50为0.671-10171.07 mg·L-1,毒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B1)>氟虫腈>氟铃脲>丙溴磷>毒死蜱>三唑磷>杀虫单.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B1)、氟虫腈、氟铃脲对稻纵卷叶螟的毒力分别为杀虫单的15180.7、5619.3、1611.9,997.2倍.在推荐剂量下,氟虫腈、丙溴磷、毒死蜱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达86.11%、84.73%、83.37%.

    杀虫剂稻纵卷叶螟室内毒力田间药效

    杨树粒肩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邵柏君
    271-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杨树粒肩天牛在福建省2 a发生1代;老熟幼虫在第2年4月下旬至5月初开始化蛹,成虫出现期始于5月底6月初.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为盛发期,9月上旬只见个别成虫;产卵期始于6月中旬,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产卵高峰期;幼虫孵化期为6月下旬到8月中旬,7月上中旬为为盛发期;幼虫不越冬.杨树粒肩天牛成虫为补充营养所取食的树种较集中,主要是构树与桑树.杨树粒肩天牛幼虫对杨树危害严重,但成虫却不喜欢取食杨树,用杨树饲养的粒肩天牛成虫寿命很短,仅3-19 d,不产卵;而以桑树为补充营养的雌成虫的平均寿命为55 d、雄26.5 d;以构树为补充营养的雌成虫的平均寿命为78 d、雄45.5 d,补充桑树与构树的粒肩天牛成虫均可正常产卵.雌雄成虫一生可多次交尾.雌虫有多次产卵现象.单雌每天产卵数量1-12粒不等.

    杨树粒肩天牛生物学特性杨树

    甲胺磷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效能的研究

    廖金英刘新赵士熙
    276-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两株对甲胺磷农药有较强降解效能的细菌,经鉴定分别为头状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api-tis)(称为D菌)和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称为J菌).D菌和J菌在甲胺磷浓度为500 mg·L-1,30℃,180 r·min-1摇床上用基础培养基中培养72 h,对甲胺磷的降解率分别达到58.49%和65.80%.D菌和J菌混合培养可提高对甲胺磷的降解效能,对甲胺磷72 h的降解率达到72.93%.

    甲胺磷农药降解细菌分离鉴定

    松阿扁叶蜂越冬幼虫体内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分析

    梁中贵孙绪艮
    28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测定了不同时期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 Matsumura越冬幼虫虫体、血淋.巴内氨基酸含量,并对影响幼虫抗寒的氨基酸进行了探讨.对越冬幼虫体内17种氨基酸的研究结果表明,从越冬初期至越冬期,氨基酸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各种氨基酸含量变化不同,丙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和胱氨酸随着温度的下降呈增加趋势.幼虫虫体总氨基酸含量增幅最大的为丙氨酸,比越冬初期增加了28.8%,其次是脯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分别比越冬初期增加了9.4%、6.4%和5.4%,其他氨基酸增加不明显;幼虫血淋巴内游离氨基酸中的丙氨酸、胱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分别比越冬初期增加了94.6%、80.2%和19.6%.因此认为体内这些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可能与低温抗寒密切相关.

    松阿扁叶蜂越冬幼虫氨基酸抗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