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徐永祥

双月刊

1008-7672

xuebao@ecust.edu.cn

021-64253199

200237

上海市梅陇路130号262信箱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社科类学术季刊,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目前已和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全国三百多所院校的文科版学报成为长期性的交流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新反馈模式——基于城市青年婚房购买的研究

    李君甫饶曼莉
    10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婚房在婚姻缔结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父母给子女购买婚房的现象已十分普遍.文章通过分析城市家庭父母和子女在婚房购买中的理念和行为,透视城市家庭代际关系的新变化.研究发现,中国传统家庭代际关系的反馈模式有所发展,但未被彻底颠覆,家庭中抚育—赡养的代际关系得到了延续.然而,代际支持的时空、强度和内容都有了变化,由此形成了新反馈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父母的财产转移提前,对子女的支持力度更大;父母和子女分居不分家,代际互动频繁;子女对父母的支持更多体现在精神情感方面的支持,父母的支持与子女的回馈不均衡,回馈时间延迟.

    代际关系反馈模式婚房代际住房支持

    农民工住房社会排斥:互动过程与生产机制

    谌鸿燕刘双良
    12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社会排斥理解为结构和行动者互动形成的一种关系状态,探讨农民工住房社会排斥的互动过程和生产机制.基于天津的研究发现,显性的制度不完善和隐性的制度强化形成了结构性的住房社会排斥.对此,少数农民工发挥其主体能动性,通过自我反思与自我谋划,在代内和代际累积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提高获得城市住房资源的能力,成功地突破结构性制约.更多的农民工则将这一结构性制约融入"打工者""外地人""临时租客"的自我认同构建与长期的回乡住房规划中,这催生了他们非正规的租赁住房选择和租赁关系中的回避退让策略.制度化的结构性制约与大多数行动者的选择合谋,强化了农民工结构性的住房社会排斥.未来,如果能够实现政府制度改革与农民工主体的良性互动和双向激励,那么农民工城市住房社会排斥将得到有效干预.

    农民工社会排斥住房互动过程生产机制

    关系合同与社会规范的实验探索

    王子乐秦向东
    13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同的不完全性体现在社会活动的许多方面,会引起分配不均、雇用关系破裂、消极怠工等问题.关系合同引入指导原则,可以维护合同双方一致的利益,促进双方的合作,克服合同的不完全性.本文设计了一个实验,以第三方对合同行为的社会规范适宜性评判为关系合同的指导原则,探讨这种机制在克服合同的不完全性和促进双方的合作上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第三方认为,越亲社会的行为越符合社会规范.在引入第三方对社会规范的认知后,合同双方的合作行为显著增加,双方更多地选择亲社会的行为,可以有效减少推诿行为.本文分析了各种社会偏好和社会规范对合同双方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合同双方的行为与第三方的社会规范适宜性评分具有正向相关性,内疚厌恶影响双方的选择.本文为关系合同的实践提供了实验依据,社会规范可以作为指导原则被整合到关系合同中,能够有效促进合同双方的合作.

    关系合同不完全合同社会规范社会偏好

    本刊启事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封3页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度重点选题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