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东理工大学

刘洪来

双月刊

1006-3080

ecustxbb@ecust.edu.cn

021-64252666

200237

上海市梅陇路130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为双月刊,主要刊登化学工程、生物化学、制药、材料、机械、信息与计算机、环境与能源等学科有创新意义的科学论文,并辟有研究简报栏目。本刊为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CSA)等10余种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卤代甲基转移酶的发现与应用研究进展

    陈琦张诗雨高春玉郑高伟...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甲基化反应在有机合成和生物合成领域中逐渐引起重视.通过甲基转移酶(MT)引入甲基基团,可以调控分子的生物活性和物理化学性质,为精准设计目标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新的途径.卤代甲基转移酶(HMT)是一类特殊的MT,它不仅可以催化产生各种卤代烃,还可以在碘甲烷等廉价非天然甲基供体的存在下实现昂贵辅因子S-腺苷甲硫氨酸(SAM)的酶促原位再生.通过 HMT的分子改造和同系酶的基因挖掘,可以高效地催化合成或再生SAM及其类似物,为甲基及其他烷基的转移提供更简单的路线.本文主要介绍了HMT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突破性工作:通过引入HMT-MT双酶级联反应,创建简单通用的SAM循环再生系统,提高了反应的原子经济性;挖掘到来源于硫嘌呤甲基转移酶家族的新酶(TPMT),很好地解决了甲基供体的环保问题;利用定向进化技术获得HMT优势突变体,能成功实现更长链烷基的转移.这些创新研究为高效生物烷基化提供了新策略,为绿色生物制造带来潜在的技术变革.

    卤代甲基转移酶辅因子原位再生S-腺苷甲硫氨酸蛋白质工程酶促级联反应

    膜阻垢剂及其阻垢机理研究新进展

    张子钰何国锋王杰李平...
    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反渗透膜处理技术发展迅速.膜阻垢剂因能减缓膜组件的结垢、提高水净化效率,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反渗透膜处理技术.常见的膜阻垢剂有磷酸盐类、阴离子聚合物类、阳离子聚合物类以及绿色阻垢剂等,一般认为它们可以通过螯合、分散、晶格畸变等作用或阈值效应阻碍或缓解垢的形成.树枝状聚合物膜阻垢剂具有优异的阻垢性能,与其结构相似的球形聚电解质刷作为一种刷状聚合物膜阻垢剂也在膜处理领域中崭露头角.深入研究新型膜阻垢剂的阻垢机理可为设计开发针对性强、经济环保的高效阻垢产品奠定理论基础.

    反渗透膜处理技术膜阻垢剂膜阻垢机理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水处理

    负性光敏聚酰亚胺的种类及研究进展

    孙孟冉罗雄科陶克文王义明...
    1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优异的综合性能,负性光敏聚酰亚胺已成为微电子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根据负性光敏聚酰亚胺结构和合成工艺的不同,总结了其主要种类和研究进展.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高度集成化和扇出型晶圆级封装技术的发展,对负性光敏聚酰亚胺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低的介电常数、更低的热膨胀系数和更低的固化温度等.本文进一步介绍了负性光敏聚酰亚胺材料的不同改性方法及其微观作用机制,并对比分析了各类改性方法的优缺点,为高性能负性光敏聚酰亚胺材料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负性光敏聚酰亚胺改性介电常数热膨胀系数低温固化

    低介质损耗乙烯基树脂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张坤邹静周友唐安斌...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双酚A(BPA)和 4-乙烯基苄氯(VBC)为原料合成一种双酚A型乙烯基苄基醚(VLBPA)树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方法,确定了产物结构,探究了产物的最优合成条件.在 145℃/1.5 h+175℃/2 h+210℃/4 h固化条件下制备VLBPA固化物,并测试了其热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产物的最优合成条件为:n(BPA)∶n(VBC)∶n(NaOH)=1.0∶2.8∶2.4,反应时间7h,该条件下产物产率可达到92.76%.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结果表明,VLBPA在 117.7℃时存在融化的吸热峰,在 156.3℃时存在乙烯基的交联放热峰.树脂固化物在N2 气氛下 5%热失重温度(T5%)达到了 400.5℃,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在频率10 GHz下,介电常数(Dk)为2.79,介质损耗(Df)为0.0065.

    乙烯基树脂合成条件热固化热学性能介电性能

    聚丙烯腈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赵振杰杨雪红马坤朱志华...
    3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羧基化聚丙烯腈(CPAN)为原料,通过复合改性和接枝改性的方式,制备β-环糊精(β-CD)/CPAN-g-聚乙烯亚胺(PEI)复合纳米纤维膜,为体系引入亲水的β-CD和吸附性能优异的PEI.通过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场发射扫描电镜等仪器对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结构及性能表征,使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探究复合纳米纤维膜对Cd2+和Pb2+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改性得到的β-CD/CPAN-g-PEI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同时保留了纤维膜原有的力学性能,其对Cd2+和Pb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 176.67 mg/g和 240.83 mg/g,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且循环使用5次后仍保持80%以上的吸附性能.

    聚丙烯腈环糊精静电纺丝吸附金属离子

    石墨烯介导铁还原菌耦合针铁矿体系降解四氯化碳

    刘乔丹李辉刘勇弟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及双氧水改性还原氧化石墨烯(rGO(H2O2))3种石墨烯介导铁还原菌耦合针铁矿体系的铁还原过程以及该体系强化降解四氯化碳的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石墨烯均能有效促进铁还原菌还原针铁矿和铁还原菌耦合针铁矿体系对四氯化碳的降解,其中rGO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其机理主要与石墨烯表面的醌类等基团具有更强的电子传递能力、吸附态Fe(Ⅱ)浓度高及能生成还原能力强的次生铁矿蓝铁矿等因素有关.

    针铁矿石墨烯铁还原菌电子穿梭体还原脱氯

    甘蔗糖蜜促进类球红细菌辅酶Q10的糖转化效率

    葛燕栗波刘爱军肖慈英...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察了甘蔗糖蜜对类球红细菌发酵生产辅酶Q10 生物合成的影响,优化得到最佳的甘蔗糖蜜添加工艺,提升了糖转化率,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不同碳源底物对辅酶Q10 产物合成有较大的影响,其中葡萄糖为最适碳源,利于类球红细菌菌体的生长和辅酶Q10 的合成.通过正交试验对辅酶Q10 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当甘蔗糖蜜质量浓度为 20 g/L、葡萄糖质量浓度为 30 g/L、KH2PO4 质量浓度为 1 g/L时,对类球红细菌生长和辅酶Q10 合成均有利,且辅酶Q10 发酵效价达到了 380.1 mg/L,糖转化率 12.71 mg/g.在 30L发酵罐上进行发酵放大,结果辅酶Q10 产量最高达到 3311 mg/L,较对照组提高了 15.4%,糖转化率提高了 13.9%,这些发酵过程的生理参数进一步验证了甘蔗糖蜜有利于菌体代谢活力的维持以及辅酶Q10 的合成.

    类球红细菌甘蔗糖蜜辅酶Q10发酵优化糖转化效率

    新型PCV2衣壳融合蛋白在HEK293F细胞瞬时表达研究

    罗清平彭妍ALI Mohsin庄英萍...
    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猪圆环病毒 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衣壳(Capsid)蛋白是制备抗猪圆环 2型病毒亚单位疫苗的有效免疫抗原,能在大肠杆菌及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中获得表达,然而在哺乳细胞中的表达研究仍然缺乏.瞬时表达条件考察结果显示,采用宿主HEK293F细胞及PEI-40kDa转染试剂能获得 35%病毒PCV2 Capsid基因细胞转染效率.转染试剂PEI(Polyethylenimine)与DNA比例差异会影响复合物形成大小及形态,复合物形成15~80 nm颗粒有利于转染效率的提高.实验以免疫逃逸型猪圆环病毒 2b型NDSU41513病毒株,设计了新型PCV2 Capsid(△1-41aa)-Fc(pig)protein(PCFP)分子.在 3L反应器中成功实现了HEK293F细胞瞬时表达PCFP,表达水平达到 3.8 mg/L.PCFP蛋白能够自主装形成约为41 nm类病毒颗粒,诱导小鼠机体内产生强烈的体液免疫反应,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

    猪圆环病毒2型瞬时表达HEK293F类病毒颗粒疫苗

    大肠杆菌表达高性能融合鱿鱼环齿-类弹性蛋白的发酵优化

    姜正日殷仁凯王泽建钱江潮...
    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重组蛋白SRT-ELP36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利用携带重组蛋白SRT-ELP36基因的pET-25b(+)表达载体,分别在摇瓶和 5L发酵罐上进行了发酵条件优化,并在50L发酵罐中进行放大验证.经转化表达质粒后,宿主菌BL21(DE3)的菌体生长和蛋白体积产量均高于 BLR(DE3),可用于蛋白 SRT-ELP36表达.摇瓶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TB(Terrific Broth)培养基、装液比(装液量与摇瓶体积之比)为 5%、诱导温度为 37℃、对数生长结束期添加 0.5 mmol/L的IPTG(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剂,菌体最高OD600(波长 600 nm处的吸光值)达到 22.3,最高蛋白体积产量达 0.60 g/L.在 5L发酵罐中进行补料分批培养条件优化,在OD600 为 35时添加终浓度为 0.5 mmol/L的IPTG启动诱导,并控制过程菌体氧消耗速率(OUR)为(180±5)mmol/(L·h),菌体的最高OD600 和蛋白体积产量分别达到了88、1.85 g/L,单位菌体蛋白产量为70 mg/g.在50L发酵罐中,参照5L工艺控制条件进行发酵过程放大,菌体最高OD600 达到 103,重组蛋白SRT-ELP36的体积产量和单位菌体产量进一步提高到了 2.22 g/L和 90 mg/g,是目前文献报道SRT蛋白表达的最高水平,为高性能融合鱿鱼环齿-类弹性蛋白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基础.

    大肠杆菌鱿鱼环齿蛋白类弹性蛋白力学性能发酵优化

    不同碳源对E.adhaerens产维生素B12发酵代谢动力学分析

    陈欣怡栗波赵杜娟汪博伦...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察了Ensifer adhaerens(E.adhaerens)在不同碳源(麦芽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条件下的生理代谢特性,并利用Logistic和Luedeking-Piret模型分析了黏着剑菌发酵过程生长动力学及产物合成动力学特性变化.结果表明,蔗糖能够显著促进E.adhaerens的生长和合成代谢,补料批培养条件下发酵单位分别比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组高出 53%、40%、103%;发酵代谢动力学分析表明,不同碳源条件下,E.adhaerens生产维生素B12(VB12)呈现部分生长偶联型;蔗糖为最优碳源,最大比生长速率和最高发酵单位分别为 0.054 h-1 和 115 mg/L.E.adhaerens发酵过程中,蔗糖能够被逐渐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维持合适的葡萄糖生成速率,用于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前体用于菌体生长和VB12 合成,有效缓解了高质量浓度葡萄糖对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抑制.

    E.adhaerensVB12碳源发酵代谢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