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煤炭与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煤炭与化工
河北省化学工业研究院
煤炭与化工

河北省化学工业研究院

刘志明

月刊

2095-5979

hgbjb@163.com hbhgbjb@163.com hbhgzz@163.com

0311-85065569 85065572

050031

河北省石家庄市建华南大街18号

煤炭与化工/Journal Co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河北化工》办刊宗旨: 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引导行业、指导全局。《河北化工》面向读者群: 以国内外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经销单位、行业管理、政府职能部门以及与石油和化学工业相关联的边缘产业单位为主要读者群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龙华煤矿浅埋煤层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齐晓华王力王冬冬李彦云...
    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少煤炭资源浪费,保障工作面开采期间巷道的稳定性,本文采用现场监测、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龙华煤矿30203工作面区段煤柱的合理留设宽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0203工作面区段煤柱塑性区宽度为1.8m,运输顺槽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为25m;辅运顺槽侧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为20m,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回采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为50mm,两帮位移量为5mm.理论计算得出区段煤柱合理宽度为14.86~15.26 m;采用数值模拟验证了优化后的15 m宽区段煤柱能够满足工作面安全生产的要求,区段煤柱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研究成果为类似条件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借鉴.

    浅埋煤层区段煤柱塑性区合理宽度超前支承压力

    缓倾斜煤层综采工作面覆岩"两带"高度研究

    于青慧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矿井开采向深部发展,矿井水害风险逐渐增加,准确掌握工作面采空区覆岩"两带"即垮落带、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对矿井顶板水害防治、合理留设防隔水煤(岩)柱意义较大.本文采用理论计算、UDEC数值模拟、压水测试3种方法,对青云煤矿020202综采工作面覆岩"两带"发育高度进行了研究,3种方法相互验证,最终得出该工作面垮落带最大高度为10.3 m,冒采比为4.12;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为41.6 m,裂采比为16.64,该结果可以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垮落带导水裂隙带倾斜钻孔注水漏失量数值模拟

    基于FLAC3D的钻孔扩孔前后应力分布特征研究

    崔卫峰
    10-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层的钻孔成孔技术一直是煤矿瓦斯抽采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新景矿井下钻孔为研究对象,利用FLAC3D技术模拟分析钻孔扩孔前后钻孔周边的应力分布特征,分析了顺层钻孔和穿层钻孔扩孔前后应力分布的规律和钻孔有效卸压的影响范围.结果表明,随着钻孔的施工,钻孔周边应力释放形成明显的应力区,钻孔扩孔后,顺层钻孔的有效卸压范围由0.8m扩大至4m,穿层钻孔的有效卸压范围由0.6m扩大至3.8 m,有效提高了煤层的抽采效果.

    卸压半径数值模拟围岩应力分布FLAC3D

    特厚煤层短壁综放大断面切眼巷道围岩控制研究

    王志根汪国安本亚敏·哈里克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山阴金海洋南阳坡煤矿特厚煤层短壁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针对跨度达8.7 m的综放大断面切眼支护设计,既要满足有效控制切眼巷道围岩变形,又要尽可能减少支护材料浪费和支护成本偏高的问题,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研究了不同支护方案下顶板预应力场分布特征,确定了大跨度切眼的支护形式为锚杆、金属菱形网、锚索+W钢带以及单体支柱等的联合支护形式,通过校核支护参数,支护设计均能够满足要求,最后对围岩变形量进行了现场观测,浅部、深部基点离层值分别为9mm、12mm,巷道顶板下沉量约为140mm,煤壁侧巷道变形量约为105 mm,老塘侧巷道变形量约为98mm,围岩变形量小,说明大断面切眼巷道得到了有效控制,能够满足安全生产使用要求,为其他类似工程条件的大断面切眼支护问题提供了借鉴.

    大断面切眼数值模拟理论计算顶板控制现场实测

    深部巷道大断面交叉点联合支护技术研究

    王琪刘建庄王盛川贺健宇...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深部大断面巷道支护易发生失稳的难题,以唐山矿-1100中央轨道山下车场大断面交叉点为工程背景,开展工程地质调查及巷道变形情况分析,提出锚喷+锚注联合支护方案,并运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支护方案改进前、后巷道变形情况.结果表明,常规锚网喷支护下大断面巷道顶板下沉和帮部位移量较大,巷道不能实现自稳;锚喷+锚注联合支护下巷道变形量大幅降低,巷道基本实现自稳.将该方案应用于工程实践,锚喷+锚注联合支护技术能够有效控制深部大断面巷道变形,顶板下沉量较原支护降低了 78.8%,帮部位移量降低了54.8%,为同类工程背景提供可靠的技术参考.

    大断面巷道巷道失稳深部高应力注浆支护联合支护

    深部岩巷钻孔卸压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杜龙龙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庞矿11采区轨道巷位于2号煤层底板,巷道变形严重,经历多次整修,维护成本高.为控制巷道变形,开展了深部岩巷支护技术的研究.现场调研表明,11采区轨道巷变形大,锚杆索等支护体损坏严重.对巷道砂岩进行力学参数测试,其单轴抗压强度为23.7 MPa.围岩强度低、2号煤工作面的回采以及支护参数不合理等是造成巷道变形大的主要原因.分析表明,在煤岩体中施工钻孔后,可促进应力集中向深部转移,同时为巷道变形提供-定的缓冲,有利于巷道的稳定.由此,确定采用强力锚杆索+卸压钻孔+二次注浆的联合控制方案.矿压观测表明,采用该方案返修后,11采区轨道大巷剧烈变形时间短,变形值小,可为类似条件下巷道支护提供参考.

    深部岩巷剧烈变形卸压钻孔矿压观测支护参数

    锚喷注联合支护技术在沿空掘巷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赵晶
    29-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邢东矿近千米采深,且1222工作面为单侧临空工作面,其运输巷为沿空掘巷,受高地应力及采空区叠加影响,后路巷道快速失稳,掘进期间巷道后路产生了持续大变形等支护难题,通过钻孔窥视分析围岩结构失稳后的状态特征,井对锚网支护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原有支护基础上,变挂网为挂绳,分层喷注与巷帮锚索梁桁架相结合补强煤柱侧原岩强度,进而维持锚网联合体稳定结构的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邢东矿1222运输巷的支护.实践表明,新支护方案使得沿空掘巷后路巷道围岩松散结构得到补强,有效缓解了沿空巷道掘进过程中后路频繁整修的现象,提高了进尺效率.

    沿空掘巷锚喷注多层次锚注

    巷道掘进横穿小断层构造带顶板支护优化研究

    张虎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曹家滩煤矿20322工作面掘巷工序为工程研究背景,通过现场调研监测了巷道横穿小断层地质构造带时发生冒顶来压事故前后的顶板变形破坏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顶板强度值和刚度值对于顶板垮冒的影响特征.通过采取3根锚索和钢筋组合圈梁支护系统来对顶板进行控制,并对顶板内两侧锚索角度进行调整,通过桁架连接器构成锚索桁架系统来提升顶板内煤岩体的强度值和刚度值.结合现场实际地质条件,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顶板优化后的支护方案,现场应用后巷道掘进过小断层构造带期间顶板整体性较好且下沉变形控制效果显著.该技术为后续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奠定了基础.

    厚煤层顶板破碎冒顶来压数值模拟矿压观测

    大断面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及支护设计应用

    石新禹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煤矿快速掘进下大断面巷道支护难题,以黄陵矿业一号煤矿1010回风平巷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研究手段,探究大断面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给出了巷道支护方案并进行了稳定性验证.结果表明:大断面巷道未支护条件下,围岩发生大变形区域较大,肩角、底角处剪切应力集中,塑性破坏范围较大.根据极限平衡理论结合数值模拟结果,采用左旋螺纹钢锚杆+金属网+金属梁+锚索支护方式,支护后巷道锚杆、锚索有效防治了岩层变形破坏,控制了顶板下沉,限制了两帮变形,制止了底鼓发生,为矿井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保障.

    大断面巷道支护设计锚杆(索)FLAC3D数值计算

    深井岩巷空顶区失稳及安全空顶距研究

    张涛涛刘建庄王盛川闫闯...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深井岩巷掘进过程中空顶区冒顶、片帮的安全问题,以吕家坨矿-950四采区回风道为工程背景,综合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运用卡斯特纳公式计算了巷道开挖之后塑性区半径为3.19m,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端简支一端固支的空顶区岩梁力学模型,推导出了最大空顶距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950四采区回风道的安全空顶距为2.6m;运用GDEM模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围岩的应力和损伤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前方岩壁的支撑作用要明显高于后路锚杆对顶板的支撑作用,Ⅲ型工况下围岩的应力和损伤情况与Ⅱ型工况相差不大,考虑炮孔深度受限,空顶距为2.4m时较为合适.

    空顶区空顶距塑性区顶板失稳岩梁模型GDEM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