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煤炭与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煤炭与化工
河北省化学工业研究院
煤炭与化工

河北省化学工业研究院

刘志明

月刊

2095-5979

hgbjb@163.com hbhgbjb@163.com hbhgzz@163.com

0311-85065569 85065572

050031

河北省石家庄市建华南大街18号

煤炭与化工/Journal Co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河北化工》办刊宗旨: 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引导行业、指导全局。《河北化工》面向读者群: 以国内外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经销单位、行业管理、政府职能部门以及与石油和化学工业相关联的边缘产业单位为主要读者群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软岩地质条件下巷道过断层支护技术研究

    刘涛姜成达梁敏
    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软岩巷道断层越来越严重的问题,王楼煤矿采用"锚杆+注浆"的二次支护形式进行软岩地质条件下巷道过断层的支护.首先在巷道过断层位置布置锚杆进行支护,然后注入浆液以增强支护效果.通过实例结果可以看出,采用设计支护技术施工后,巷道过断层左帮围岩变形36.8 mm,右帮围岩变形39.3 mm,达到了预期的支护效果.研究软岩地质条件下巷道过断层支护技术对于确保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软岩地质条件巷道过断层支护技术

    水力压裂前后工作面微震事件发育规律研究

    杨波周金艳王国举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加大、瓦斯含量大等情况的出现,巷道布置及围岩地质条件日趋复杂,易发生变形,安全问题较为突出,此时可采用水力压裂等方式切断、弱化悬顶结构,降低采场压力.对巷道水力压裂前后进行对比分析,将工作面内微震事件发育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压裂后顶板事件活动性增强,底板活动性减弱,且平面分布上,压裂后更加分散,分布范围更广.压裂后上覆围岩破裂范围增大,压力传导通畅,近煤层卸压明显.煤层底板下0~5m近煤层事件占比增大了 53.5%,底板最大扰动深度减小16.7%,无本溪灰岩以深事件发育.结合微震数据及现场反馈,压裂后工作面来压周期变短,步距变小,压裂后能量值大于5 000J的事件占比减小,且垂向分布由集中式向分散式转变,采场内应力释放舒缓,动压危害减小,巷道变形有效缓解,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了保障.

    压裂微震事件活动性扰动深度周期来压能量

    近距离多煤层回采巷道层位选择与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张建红
    9-13,1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在上覆采空区及遗留保护煤柱下采用下行开采布置放顶煤工作面时,下分层煤层掘进巷道严重变形和回采过程中导致下部煤层工作面发生冒顶、压架等问题,本文以芦子沟煤业为例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对遗留煤柱下巷道稳定性进行研究,得出下层煤巷道与煤柱外错35m时所处应力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采用合理的巷道布置方案和高预应力强力支护方案后,矿压监测结果显示,回采期间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为90mm,两帮移近量为179mm,巷道断面收缩率仅为3.9%,保证了下部5号煤层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回收.

    近距离煤层动压巷道巷道位置参数优化

    切顶卸压及复合支护体系在沿空留巷中的应用

    刘春记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伊田煤业W3305综采工作面厚层坚硬顶板和塑性底板组合造成的沿空留巷矿压显现和巷道变形严重问题,对工作面地质条件进行分析,采用双向聚能定向爆破方法切断留巷临空侧顶板悬臂梁结构,降低顶板关键层回转应力;通过浇筑柔模墙和对其底板进行注浆加固,对沿空侧巷道顶底板施加稳定支撑;通过新型锚索综合支护,解决端头支架破坏锚索以及破碎顶板锚索失效问题.结果表明:采取双向聚能爆破切顶卸压+柔模墙支护+新型锚索支护+底板软岩加固策略能够有效解决巷道变形失稳问题,约节省费用超500万元.

    切顶卸压聚能爆破沿空留巷柔模墙注浆锚索

    赵庄煤业深埋软顶巷道合理支护参数研究

    王向军
    19-21,2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赵庄煤业1313工作面回风顺槽巷埋深较大,且巷道顶板为软岩,需对其合理的支护参数进行研究.通过围岩钻孔窥视得出,1313回风顺槽浅部围岩较为破碎,其围岩松动圈范围为2m;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确定出合理的锚杆长度为2.4m、锚杆直径为24mm、锚杆间排距为0.9m.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支护参数后,巷道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95 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63 mm,整体变形量较小,满足矿井安全高效生产需求.

    深埋巷道支护参数数值模拟

    特厚煤层动压巷道锚注一体高强注浆加固技术研究

    王龙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孙家沟13315回风巷在掘进期间受动压影响巷道变形严重的问题,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通过数值模拟对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和破坏特征进行分析,掘进160m时,巷道顶板最大破坏深度达到5.5m,巷道两帮最大破坏深度均达到4.5m.确定了掘进动压巷道破坏范围,提出采用锚注一体高强注浆加固技术支护体系,通过矿压数据监测可知,锚注一体高强注浆加固技术可以保障多重扰动巷道的安全开采.

    动压巷道注浆支护矿压监测数值模拟

    大埋深综采工作面高水充填沿空留巷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牛清海孙少龙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大埋深综采工作面高水充填沿空留巷矿压显现规律,以梧桐庄矿182605下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方案设计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根据现场巷道围岩变形量及速率变化规律分析可知,沿空留巷采用加强支护+超前切顶卸压+高水充填联合支护后,累计变形量和变形速率先缓慢增大再显著增大之后保持稳定,其中变形速率呈"几"型状.依据规律将沿空巷道的围岩变形划分成3个区域,分别是缓慢变形区、显著变形区和稳定变形区.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为35~40m,对巷道围岩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矿井现场试验表明,充填体完好,强度满足实际需求,巷道变化较小,达到预期目标.

    大埋深高水充填沿空留巷矿压显现

    担水沟煤矿特厚煤层开采底板导水破坏带深度实测研究

    毛怀勇韩磊左红飞苏文...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特厚煤层开采对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的影响,通过在担水沟煤矿9204工作面底板2个观测钻孔,运用直流电法观测分析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底板岩体视电阻率的变化特征,结合工作面与测点的空间位置关系,得出采动影响下的底板破坏深度,并将其与未考虑煤厚因素影响的统计公式和理论公式的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实测底板破坏深度为17.3 m和18.3m;实测底板最大破坏深度小于统计公式值7.81%~12.90%,大于理论公式值24.81%.探讨其机理认为,相对于工作面斜长、采深等因素,煤厚因素对底板破坏深度影响较低;且工作面底板下17m赋存有一厚层隔水砂质泥岩,不易产生导水裂缝,降低了底板导水破坏深度.

    特厚煤层直流电法观测钻孔视电阻率对比分析底板破坏深度

    桑树坪矿3307-2工作面底板水精准防治技术研究

    王名贺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桑树坪矿煤层底板承压含水层富水性和透水性极不均一,为了实现3307-2工作面的安全开采,通过实施音频电透视,探查出了3个异常区,对异常区进行探查的钻孔均有不同程度的出水现象,经过疏放后所有钻孔的单孔涌水量均小于0.5m3/h,疏放结束后实施了注浆加固工程,共计注入水泥159袋,最终实现了 3307-2工作面的安全开采,证明音频电透视与钻探和注浆相结合的精准防治水技术有效,为矿井后续防治水工作提供了技术借鉴.

    承压含水层音频电透视钻探注浆水害防治

    高强度开采条件下安全回采地质保障技术研究

    李杰席义苗曹楠楠马越...
    43-4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小保当一号煤矿矿井涌水问题及地表生态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等方法对矿井涌水预测、裂隙发育高度展开研究.研究表明,小保当一号煤矿矿井涌水量整体呈增加趋势,且与地表降水、工作面开采范围及生产能力有关;理论计算得矿井最大涌水量875 m3/h,裂隙发育高度为127.6~162.4m,与上煤层采空区贯通,存在突水危险.针对该矿井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地质保障措施,确保煤矿生产安全.

    矿井涌水裂隙发育高度大井法廊道法比拟法水害防治地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