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煤炭与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煤炭与化工
河北省化学工业研究院
煤炭与化工

河北省化学工业研究院

刘志明

月刊

2095-5979

hgbjb@163.com hbhgbjb@163.com hbhgzz@163.com

0311-85065569 85065572

050031

河北省石家庄市建华南大街18号

煤炭与化工/Journal Co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河北化工》办刊宗旨: 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引导行业、指导全局。《河北化工》面向读者群: 以国内外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经销单位、行业管理、政府职能部门以及与石油和化学工业相关联的边缘产业单位为主要读者群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集二矿承压水上开采底板破坏深度研究

    李迎富曾凡刚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新集二矿1煤回采上限以及为水害防治提供依据,对新集二矿地质资料充分分析,采用UDEC 7.0进行数值模拟试验,模拟工作面推进时底板发育情况,得出工作面推进至120m,底板达到最大破坏深度19.3m.采用并行电法对煤层地板岩层破裂过程进行现场监测,通过观察电阻率变化趋势,判断岩体的形变过程,确定煤层采动破坏带深度为19.6 m.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电法测试结果基本一致,底板破坏带以下为底板岩层保护带,保护带以下岩层完整性较好,可以起到一定的隔水作用.研究成果对相似地质条件下的承压水上开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底板破坏承压水上开采UDEC7.0网络并行电法

    基于微震监测的重复采动煤层潜在导水通道形成规律研究

    刘睿杨波尚斌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避免煤矿深部煤层开采突水事故发生,探索重复采动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底板潜在导水通道形成规律,以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矿己17-33200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在两巷采取"梅花"式布置20个检波器,组成全包围式监测阵列,对工作面进行连续、实时、动态监测,利用微震技术对下层煤重复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塑性区破坏变化规律及底板深部微震事件进行分析,并结合理论计算探究潜在导水通道的形成规律.

    重复采动煤层工作面导水通道微震监测矿井防治水

    地空电磁技术在山西寿阳段王煤矿中的应用

    马志强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矿井安全生产环境,进一步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水害防治工作,根据煤矿生产建设和安全的需要,利用地空电磁法勘探技术探测效率高、成本低、对良导电解质响应敏感等优势,对山西寿阳段王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八采区内的主要可采煤层采空区积水情况进行探查.通过前期室内勘探设计,中期现场数据采集,后期数据处理、成果分析等过程,较好的完成了此次地空电磁探测任务.根据探测结果,共圈定5处疑似采空积水区.经过对其中3号、4号两处异常区打钻验证,结果表明2处异常区均为8+9号煤层采空积水区域,且平面投影形态及影响范围与地面探测成果圈定的情况一致度较高,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地空电磁勘探技术在段王矿采空积水区探测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八采区后期掘进、回采过程中所面临的水文地质方面的风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技术价值.

    地空电磁勘探主要可采煤层采空区积水

    地表水体下大采高工作面重复采动安全性评价

    续亚利赵宝峰
    67-71,7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确定地表水体下大采高工作面重复采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采用FLAC3D数值模型,对宁东煤田红石湾煤矿五煤和八煤重复采动后的覆岩破坏规律进行研究,五煤和八煤工作面均为大采高工作面,采高分别为4.6m和4.8m,根据数值模拟结果,五煤和八煤工作面回采后的冒落带高度分别为13.8m和15.0m,八煤工作面的导水裂隙带高度为242.0m,保护带厚度为56.4m,八煤工作面最浅处距离地表水体353.0 m,大于需要留设的防隔水煤(岩)柱高度(298.4m),结合研究区的构造发育条件和隔水层隔水性能特征,确定地表水体下五煤和八煤的大采高工作面重复开采的安全性较高.结果表明,可以采用数值模型对大采高工作面重复开采后的覆岩破坏规律进行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地表水体下大采高工作面重复采动安全性评价符合实际情况,可以作为井田未来评价工作面受地表水体威胁程度的依据.

    地表水体大采高工作面导水裂隙带数值模拟重复采动

    上分层回采工作面片帮微震时空演化规律研究

    周金艳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壁片帮的发生可能影响工作面安全回采.基于赵固一矿16111工作面煤壁片帮微震监测数据,研究片帮发生过程的微震事件时空演化规律,得出以下结论:厚煤层上分层回采时,顶板微震事件频次发育较高,除受采动影响外,频次发育受到断层构造、片帮、回采速度等因素影响显著;片帮发生时顶板事件频次增幅大,影响了工作面周期性变化,对顶板影响大,能量释放剧烈,易引发冒顶事故;片帮期间超前影响范围增大,最大值达到152m,相比其他时段回采范围骤增;可以适当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减少超前集中应力与煤壁间的作用时间,减弱上覆岩层对煤壁的破坏作用,减小片帮发生概率.

    片帮微震顶板事件超前影响区滞后影响区

    章村矿主要水害与防治水"三区"划分研究

    王进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高矿井防治水工作水平和水害治理能力,利用章村矿以往地质、水文地质勘查及生产中积累的资料,在系统分析矿井的含水层、隔水层及充水通道基础上,明确矿井开采主要受地表水、老空水及构造水威胁.结合章村矿生产规划,根据防治水"三区"划分标准,在系统分析矿井受5类水害影响程度基础上,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将章村矿2号煤共划分为4个可采区、7个缓采区、3个禁采区.最后,分析了"三区"划分在防治水工作中的意义,为下一步的防治水工作的开展、矿井安全开采及生产衔接提供了依据.

    水文地质条件矿井水害水害防治"三区"划分

    瞬变电磁法探测马家岩煤矿充水采空区技术应用研究

    阎伟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全空间模型,研究了井下瞬变电磁法的数据处理方法,依据实测煤层资料建立全空间地电模型,并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充水采空区全空间瞬变电磁响应.结果表明,视电阻率等值线的低阻区能准确反映采空区的富水情况,利用井下瞬变电磁法对马家岩煤矿采空区富水性进行了探测,探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

    矿井瞬变电磁法数值模拟充水采空区

    水峪煤矿掘进面智能化改造方案研究

    耿凯
    87-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峪煤矿智能化掘进面控制要求,提出一种煤矿智能化掘进面智能化改造方案.以水峪煤矿81103工作面运输巷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智能悬臂式掘进机与智能化掘进面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实践表明,相对于水峪煤矿原有传统煤矿掘进面管理模式,智能化掘进面管理模式应用效果良好,可提升13%左右的掘进效率,保证了水峪煤矿安全高效开采.

    智能化掘进面智能化改造智能悬臂式掘进机控制系统

    通风系统变频器散热结构设计研究

    韩新明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矿用变频器散热系统面积大,无法满足局部通风机安装调试空间狭小的问题,以山西霍宝干河煤矿2-3061工作面中FBD№7.1型局部通风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款嵌入式风冷变频器,将变频器发热元件嵌入至钢质风筒结构内,利用风流将热量吹出,并对变频器散热片形制进行计算模拟选型.实践表明,设计的嵌入式风冷变频器可以满足局部通风机安装空间狭小的要求,应用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保障了山西霍宝干河煤矿井下通风安全.

    通风系统嵌入式变频器散热结构

    掘锚一体机截割装置滑移架的拓扑优化研究

    樊瑞
    94-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掘锚一体机是煤矿装备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以宝欣煤业JM340型掘锚一体机截割装置中的滑移架为研究对象,基于拓扑优化技术和HYPERWORKS有限元软件对滑移架进行优化改进.拓扑优化结果表明,滑移架的拓扑数值存在很大差异,说明工作时不同区域的受力表现出不均匀性的特点.通过在立板两侧设置加强筋、掏槽油缸连接座箱体区域设置加强筋、去除导轨套筒连接箱体中间区域材料的方式进行结构优化,优化后的滑移架重量降低3%.经过累计约1a的实践应用,发现滑移架具有良好的运行稳定性,可提升其使用寿命.

    掘锚一体机滑移架拓扑优化截割装置